第552章 壯觀
在材料滿足的情況下,
在理論設計完成,技術難題突破了的情況下,
將這新型電推進系統從理論設計變為實際造物,建造出來,
在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下,反倒已經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哪怕直到此刻,受限於多種原因,第四材料的合成,成本相當高昂,合成效率也實在是不高。
哪怕受限目前技術的極限和材料的極限,此刻完成理論設計的新型電推進系統不再那麼‘小’,而是一個事實上的龐然大物。
但也不影響,智能時代的這個遍佈太陽系的,由遂古智能控制下的強大工業體系稍微全面一點的開動起來,
就讓建造新型電推進系統這件事情本身,變得輕而易舉。
莫道在這個新型電推進系統建造的過程中,也沒有嘗試再進入人體冬眠,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
只是在稍微關注電推進系統建造的進度的同時,更多精力已經放到了另一個問題,更進一步的能源技術的研究上。
……
75年的初夏,六月,
在完成新型電推進系統理論設計在計算層面的理論模擬過後,
這份電推進系統的理論設計,就交給了遂古。
由遂古在求索研究院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輔助下,依照電推進系統的理論設計,
向此刻智能時代,人類龐大的工業體系,分發了新型電推進系統的建造任務。
整個電推進系統下各子系統各部分的製造任務,在第一時間被遂古進行了拆分,
依照各地工業分工不同,同時調動了各地不同的智能工業集群,立刻就開始了生產。
地面工業集群和月面工業集群構成的地月工業中心,
以及環火星工業中心,共同參與了這項製造工作,
在遂古龐大的算力協調調動下,整個人類龐大的工業體系緊密而精密運轉着,就像是一個整體的機器,
從各行星各衛星同樣由智能設備開採出來的資源,在這個龐大的工業機器開動起來的同時,就已經調配到位,
在最快的時間內,就從最基礎的資源,經過一系列的工業環節,變成了新型電推進系統中的一個部件。
而實際上,生產這個龐然大物調動的生產力也就僅僅佔據了工業生產力總量中很少的一部分,
或許放在幾十年前,整個人類文明都無法完成的建造任務,
在此刻,甚至對於整個人類工業體系中,正在進行着的其他生產,建造,運輸任務都沒有產生什麼明顯的影響。
就只是像日常的地外探索計劃,日常的生產活動中一個尋常的製造任務一樣。
如果以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俯瞰此刻遂古調動人類工業體系生產建造新型電推進系統的過程,
則更加壯觀。
航行於太陽系內的繁忙星際飛船,
就如同一個遍及太陽系內圈的龐然機器內的傳送帶,能源供給帶,
又像是人類文明這個此刻已經算得上是行星星際文明伸出來的手臂,
它們將太陽系內,此刻人類文明,求索研究院所開發的所有行星連接了起來,構成了一個整體,
然後這個龐然的整體,就在‘身前’被提前選定,將建造新型電推進系統的地點,
也就是地球軌道不遠,距離近地空間平台大概十萬公里位置,‘搭建’着這個新型電推進系統。
將‘搭建’的整個過程的時間拉快。
就彷彿忽略掉了電推進系統各部分各子系統的建造過程,
從最開始的整體框架,
當建造的需求,進行到那一步時,在遂古對於整個工業體系的完美掌握下,
留有一些時間冗餘,又精準的,就有對應的部件或者相關設備從地面,月面工業中心,或者火星工業中心完成生產,
然後以行星間的星際飛船,
就將相關對應的部件和設備,‘拿’到了指定的位置,‘恰好’趕上新型電推進系統建造的進度需求。
於是,新型電推進系統的整體建造過程,是極度流暢的。
在遂古的協調下,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什麼時間被浪費。
如果將新型電推進系統的建造過程完全錄下來,就會看到建造中的新型電推進系統每天都在變化,從未哪天完全停滯過。
就在這宏觀下,相當壯觀的過程中,
整個新型電推進系統最後建造完成的時間,
並沒有越過75年。
……
當年,11月。
距離求索研究院向遂古下達新型電推進系統建造的命名僅過去四個多月,不到五個月的時間,
遂古就已經反饋,新型電推進系統已經在指定位置完成建造,並已經通過一次整體的檢測。
求索研究院也沒有浪費時間,
就在當月,便進行了新型電推進系統的首次試車試驗。
莫道,求索研究院內電推進項目相關研究團隊的一眾核心研究員,研究員,悉數在距離較近的近地空間平台,
主持和見證了這次試車試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雖然十萬公里的距離在太空中,足以算得上是近在咫尺,
但想要以肉眼直接觀測到電推進系統的試車試驗,還是有些艱難的。
試車試驗的指揮大廳里,投影的虛擬畫面是由一艘無人的智能飛船,抵進傳回的。
莫道此刻,也同其他研究員一起,望着那太空畫面中的新型電推進系統。
此刻的電推進系統試車試驗,已經在莫道的指令下開始,
電推進系統後方的等離子體正在以一個誇張的速度噴射,
雖然因為太空之中,畫面缺乏對比,似乎顯得有些單調,
但僅這電推進系統本身的龐大和其噴射出的等離子體流,就已經足夠讓在場的研究員們感受到震撼。
此刻的電推進系統,以兩座氦3反應堆為其提供能源,
在新型電推進系統的設計中,其需要消耗的工質極大程度降低,
但能量需求卻也相對的提高了不少,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由更先進的重核聚變為它提供能源供給。
此刻的試車試驗,主要就是電推進發動機加上兩座氦3聚變反應堆套了個外殼,
也沒有考慮為它建造一個配套的飛船。
但即便是這樣,此刻這單個新型電推進發動機加上能源供給系統,就已經足夠龐大的,
和之前加裝了數十個,上百個電推進發動機的星際飛船,在體量上也不相上下了。
體型的龐大倒不是技術進步的體現了,
反倒是因為材料技術的限制,哪怕是有第四材料,但最終還是只能造得這麼大。
“關掉反推部分吧。”
在實驗開始的階段,還開啟了新型電推進系統外殼上相反方向的一個原本的電推進系統,讓其短暫地待在原地進行一些觀測。
此刻,隨着新型電推進系統逐漸越大程度的啟動,也沒有必要了,同時也避免電推進系統材料承受不住直接損壞了,
而在反推部分關閉之後,
就見畫面中,新型電推進系統開始朝前移動了起來,
在一開始,新型電推進系統移動的速度並不快,
但很快,就彰顯出其誇張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