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九阿比吉特·班納吉

第148章 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九阿比吉特·班納吉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Banerjee),出生於印度孟買,美國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同時是AbdulLatifJameel貧困行動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該實驗室是貧困行動創新研究的附屬機構,也是金融系統和貧困聯合會的成員。2019年10月14日,阿比吉特·班納吉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人物經歷

他於1961年出生在加爾各答,長大的地方隔壁就是貧民窟。小時候,他經常羨慕貧民窟的孩子們可以自由玩耍,而他則必須待在家裏學習。當時,他是一個絕對的後進生,學校也抱怨他拖了後腿。

但是他的父母——兩位學術經濟學家——都拒絕接受這一觀點,並堅持認為問題在於學業太簡單了,所以就讓巴納吉跳級。這一操作卻讓巴納吉對學業產生了興趣,在加爾各答大學和尼赫魯大學畢業后,最終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

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二、主要作品

《貧窮經濟學》,還翻譯成中文《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2011年,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同事、妻子埃斯特·迪弗洛(EstherDuflo)合作撰寫的《貧窮經濟學》(《PoorEconomics:ARadicalRethinkingoftheWaytoFightGlobalPoverty》)一書在全球廣受好評,獲得了2011年《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

一部關於扶貧政策的微觀經濟學的書,出人意料地收穫了全球的關注。而班納吉對全球上十億日花費不足一美元人群的關注,也給他帶來了更大的榮譽——諾貝爾獎。

《貧窮經濟學》的寫作非常優美,像是一個柔和的聲音在對你說話,似乎不像是兩個人共同創作的。事實上,最終寫作也是班納吉一人完成的。他解釋說,迪弗洛具有把所有的材料都放在一起呈現的強大能力,而他的工作則是理順句子,讓它成為一體。

班納吉的寫作既不像學究派,也不像反貧困運動家。他對繞口的學術表述敬而遠之,對行動主義也持保留態度,不知是什麼動因促使他從事扶貧研究。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他們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他們是最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困線之下。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為什麼貧窮,為什麼窮人擺脫不了貧窮?這是《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探討的主要問題。

阿比吉特·班納吉夫婦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着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葯?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15年以來,為了弄清為什麼會貧窮,貧窮又會導致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

阿比吉特·班納吉夫妻二人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同時,《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也對關於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就越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出,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用大量實例,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該書用九章大篇幅,從營養、健康、教育、生育、風險管理、貸款、存款、創業、政治參與等九個方面探討窮人的生存、選擇和突圍,以及援助、制度對窮人的意義。窮人進行選擇的困頓以及消除貧困的理論、政策的種種困頓,在這些章節中被充分揭示出來。該書至少給我們充分區分選擇的兩種狀態,一種是窮人的選擇,或者說窮人的非選擇;一種是非窮人的選擇。從該書可知,選擇是需要空間的,這空間至少要大於自身的溫飽條件,否則由於可供選擇項的稀少而使得殘存的選擇毫無意義,或者說不同選擇之間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妻子埃斯特·迪弗洛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Dufl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2010年度約翰·貝茨·克拉克獎,2009年度麥克阿瑟“天才”獎學金,《經濟學人》雜誌“八大傑出經濟學家”之一,《外交政策》雜誌“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財富》雜誌2010年“40位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之一。

2003年,班納吉和迪弗洛聯合創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J-PAL),並一直共同為該實驗室提供指導。J-PAL實驗室的任務是確保扶貧政策的制定基於科學依據,從而減少貧困人口。J-PAL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已贏得國際認可,獲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年度“知識前沿”獎。

四、阿比吉特?班納吉經濟學核心要點

阿比吉特·班納吉把窮人持續貧困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窮人獲得信息渠道有限,知識儲備不足。他們信息來源主要靠信任的人傳遞,不相信專業知識和專業人士。這種錯誤知識和經驗一旦形成偏差,就容易出問題。許多貧困地區的窮人不明白接種疫苗比醫療費用更划算,不理解基礎教育的長期效益,不會正確使用化肥,寧願找民間醫生也不去正規醫院。這些非理性行為的根源是知識儲備的匱乏。知識儲備就是心智容量,決策時可以運用的信息量。貧窮會縮窄人的代寬,影響認知能力和自控力。

第二,窮人易陷入金融陷阱,無法獲得金融槓桿。如果窮人獲得意外收入,就可能翻身。但在大多數國家,窮人得不到銀行貸款,只能取得高利貸,這進一步令他們難以翻身,需要承擔更多不合理借貸。正規銀行不會輕易貸款給無力償還的窮人。窮人需要槓桿,需要的是正規的機會,當然,富人的機會更多,失敗了幾次之後如果有一次成功,之前的損失也能彌補回來,抱着這樣的心態做事也更有可能成功。

第三,窮人傾向於及時滿足,無法延遲享樂。一個例子是24歲的單親媽媽薩拉,她每月可以領取100美元的食品券,一拿到就去買龍蝦、牛排等昂貴食品,一個月的食品券很快就花光了。窮人也需要享受生活,對他們來說,及時滿足是避免生活乏味的重要選擇。心理學中“自我效能”和“延遲滿足”這兩個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釋這種行為。自我效能是對自己能力的判斷,窮人對未來缺乏信心。延遲滿足是犧牲當前利益以換取未來更大收益的能力,窮人難以做到這一點。當然,並不是說這些是錯誤的,僅僅是觀察到的現象做的總結。價值觀方面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你的根本需求。

除此之外,窮人還面臨其他陷阱,如生育陷阱、教育陷阱、認知陷阱等。

生育陷阱:窮人往往會生育更多孩子。對窮人來說,生孩子像買彩票,不知道哪個孩子會“中獎”成功,所以選擇生育更多孩子,增加中獎的概率。這種“養兒防老”的觀念導致惡性循環。與之相比,精英階層會花費各種資源培養孩子。

教育陷阱:窮人家庭由於經濟拮据,無暇顧及孩子教育,甚至負擔不起學費。我的家鄉重男輕女,女孩讀到初中就不再上學,外出打工。這種教育理念非常錯誤。精英階層會投入大量資源培養孩子。

認知陷阱:長期貧困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一項研究顯示,收成前後農民的智商差異達14個點,因為貧困導致的匱乏會限制智力。獲得意外收入或者接受信息輸入,可以擴大認知帶寬,幫助脫離貧困。所以直接給錢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那麼如何擺脫貧困呢?改變貧困狀況的三大途徑是:第一,選擇可以獲取更多信息的工作。第二,確保有穩定現金流,不至影響判斷能力。第三,獲得有效信息,通過學習、閱讀提升自己。關鍵是擴大信息帶寬,或在現金流穩定的基礎上擴大信息帶寬。積極改變環境,努力學習,才能跳出貧困循環。最後,理解窮人的艱辛,而不應簡單歸咎於他們的愚蠢和懶惰;同時反思自己所處階層的各種陷阱,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勤奮創造財富,才能避免貧窮的痛苦。

五、阿比吉特?班納吉的主要名言

1.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的確,我們並不貧窮,受過良好的教育,見多識廣,但我們與窮人的差別其實很小,因為我們的認識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少得多。

2.對於政府工作的特彆強調錶明窮人對於穩定的一種嚮往,因為這類工作雖然不那麼激動人心,但一般都非常穩定,而且,實際上,工作穩定似乎是中產階級與窮人之間的一個界限。

3.我們不願向朋友或鄰居提供無條件的幫助。一方面,我們或許會擔心,保證向某人提供幫助可能會使人們產生一種惰性心理——這就是所謂的道德風險。或者,人們可能會在沒有必要時提出需求。或者,相互幫助的許諾並未真正實現:我幫助了你,但輪到你幫助我時,你卻總是在忙別的。

4.窮人會更加懷疑那些想像中的機會,懷疑其生活產生任何根本改變的可能性。他們的行為常常反映出這樣一種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只關注當前,儘可能把日子過得愉快,在必要的場合參加慶祝活動。

5.一般來說,童年攝取充足營養的人,都會長得更高大、更聰明。正是因為他們更聰明,所以他們オ會賺到更多的錢。當然,很多不那麼高大的人也很聰明(因為他們已長到應有的高度),但總體來說,個子高的人在生活中更出色,因為他們顯然更可能發揮自身的遺傳潛力。

6.然而,大家庭對孩子無不利影響,這似乎也有些違背常理:如果同樣的資源要由更多的人來分享,最終有些人就會得到更少。如果孩子沒有受委屈,究竟是誰吃虧了呢?一個可能的答案就是,母親。

7.有些人即使能夠獲取良好的存錢機會,也仍然存不住錢,這說明,存錢的障礙並非全都來自外部壓力,部分原因還在於人類的心理因素。

8.人腦會以不同的方式對現在和未來進行處理,本質上,我們似乎可以預見自己將來的行動,但這常常與我們今天的行為方式不一致,這種時間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我們在花錢的同時,也在計劃着將來省錢,換句話說,我們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有耐心。

9.不現實的目標、不必要的悲觀預期,以及不恰當的教師鼓勵機制,導致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體系沒能完成自身的兩大任務——給予每個人一套健全的基本技能以及發掘人才。然而,從某些方面來看,提高高質量的教育變得越來越艱難。

10.我們已經看到,給予女性正式的名下財產權對於其生育選擇十分重要,這並不會改變她關於生幾個孩子的想法,而會使她的想法變得更有分量。

11.最有效的人口政策或許就是,讓人們覺得沒必要生很多孩子(特別是兒子),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如醫療保險或養老金)或金融業的發展使人們能夠受益於退休金,這會導致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或許還會減少歧視女性的現象。

12.這就是窮人和他們所做生意的矛盾之處:他們精力充沛,擁有豐富的資源,而且努力的做着白手起家的生意。但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很小的生意上,而且他們同周圍很多其他人都在做着相同的生意。結果,他們失去了過上一種富裕生活的機會。

13.擁有財富可以激勵人們投入時間,變得更有耐心。其言外之意就是,貧窮會永久性地腐蝕人的耐心。

14.對兒童及孕婦的直接營養投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回報。食品技術領域的首要任務是,在人們喜愛的食物中加入額外的營養素,生產出一些富含營養、美味可口的適於在各類環境中種植的新品種糧食,同時還要提高生產力。

15.人才的發掘不存在捷徑,除非有人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教育體系應該做的事情——給予人們足夠的機會展示自己的長處。

16.要想擺脫貧窮並不容易,但只要抱着一種“萬事皆有可能”的態度,再加上一點兒援助(一條信息、一點兒推動),有時也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17.更豐富的營養可以使某人走上富裕之路,這一想法從歷史角度來看的確至關重要,甚至在今天某些情況下仍然十分重要。

18.我們應該認識到,誰也沒有那麼明智、耐心或博學到能夠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樣,對於那些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來說,他們周圍充滿了無形的助推力,而貧窮國家保健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讓窮人儘可能地容易獲得預防性保健,並規範病人所能享受的醫療服務的質量。

19.男人比女人要自私得多。然而,這或許恰恰體現了那些準則與社會期望,也就是我們認為在家庭決定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因素。或許,人們期望女人能將自己獲得的意外錢財用來貼補家用,而並不期望男人這樣做。

20.存款行為關鍵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對於那些認為自己有機會實現夢想的窮人來說,他們有充分的理由節衣縮食,將省下來的錢用作未來的投資。相反,那些認為自己沒什麼可失去的人,一般會做出反映這一絕望心態的決定。這可以解釋窮人與富人間,甚至是窮人與窮人間的不同。

21.問題並不在於窮人為健康花了多少錢,而是他們的錢究竟花到哪兒去了。他們常常把錢花在昂貴的治療上,而不是廉價的預防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這就是印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這就是印度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8章 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九阿比吉特·班納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