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娛樂八卦(8)
整個《三國志注》裏還有許多這樣的八卦,由於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舉出。***我們不否認《三國志注》對歷史的貢獻,同樣也不否認裴松之在保存歷史資料上的貢獻。但是,《三國志注》的徵引過於龐雜,雖然有了一定的考據、註解,但也留下了很多根本就是八卦或者說會影響研究的文字。另外,裴松之本人的封建史觀要比陳壽還嚴重,陳壽處於司馬氏當政之際,行文多回護是一種權宜之計,但他還能夠不為統治者文過飾非,委婉地反映了司馬氏篡權的史實。裴松之卻在徵引文字時,有意無意地做了一些不符合原文的文字改動,這些細微的改動,看似為了與陳壽的文字相照應,但卻在根本上反映了裴松之在歷史觀上的一些糟粕之處。
裴松之的大嘴行為,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是個人歷史觀和當時的現實環境所決定了的。晉和劉宋的立國都一樣屬於“竊國”,毀曹魏貶劉備有助於維護司馬氏和劉宋的皇權正統地位,是否大嘴八卦,世人不會過多計較。裴松之受命於劉宋王朝對《三國志》進行補註,端的是劉宋的飯碗,做的是劉宋的官,現實政治環境或多或少影響了他的歷史觀,是存在着可能的。但是,作為一名史官,不以歷史真實為依據,大量引用稗官野史來毀譽前人迎合權貴,如果不是氣節上有瑕疵,那麼,只能說裴松之的“不朽”是大嘴成就的了。
花邊新聞毀了一代名將
中國人都喜歡搞些花邊新聞出點爆料,不求流芳百世就要遺臭萬年。羅貫中深知國人秉性也是炒作高手,他在塑造魏延這個人物的時候,感覺魏延的知名度不算出類拔萃,擔心將來可能被歷史遺忘,就爆料說魏延“腦後長反骨”。這則花邊新聞立刻被狗仔隊(評書、戲劇、小說)四處傳播,輿論的力量讓魏延一時間名聲大振,就如同小瀋陽每次說話都要做作地拖下一個“嚎”的調調一樣,“腦後長反骨”也成了魏延的專有標籤。讀關漢卿的《竇娥冤》,感覺竇娥確實冤枉,張驢兒也夠驢氣。其實,魏延比竇娥還要冤三分,他被羅貫中製造的花邊新聞傷害得體無完膚,可見老羅比張驢兒更要驢氣。
為了讓自己的爆料具有權威性,羅貫中拉來諸葛亮做幫手。羅貫中知道老百姓是迷信權威的,只有通過諸葛亮為魏延定性,方可增加爆料的可信度,讓當事人永遠不能脫離人們的視野。
歷史上的魏延是以部曲的身份隨劉備入川的,部曲是什麼玩意兒呢?實質上就是家兵。老羅卻在演藝里安排魏延做劉表的部下投奔劉備,還讓當時名流近神似妖的諸葛亮為魏延看相,終於現了魏延的與眾不同之處,“腦後長反骨”,將來必定會造反。就在魏延死後有人對造反一事的性質提出質疑的時候,朝廷輿論還在宣稱,諸葛丞相早就說過魏延必反的。權威人士的話一九鼎,魏延休想得到平反。其實,老羅的爆料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魏延是劉備的家兵親信,劉備一直對魏延青眼有加,常破格提拔魏延。諸葛亮是權威人士,那麼劉備算不算權威呢?如果諸葛亮的定性屬實,那麼,乾脆在生前給他一刀算了,為何還一再地對魏延委以重任而又加以防範?這不是脫褲子放屁找麻煩嘛。
花邊新聞里再摻和些時弊會更真實。羅貫中利用《三國志》裏記載的:“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當中的這個“驚”字,在《三國演義》裏大做文章,給魏延製造爭議,還差點連累了劉備。魏延陞官了,大家都很吃驚,為什麼吃驚呢?時弊紅眼病唄,見不了同級的人高升,更容不了下級的人躍居自己之上。魏延當漢中太守那幾年,關羽失荊州,張飛死閬中,劉備敗夷陵,唯一的亮點就是魏延在漢中幹得有聲有色。他根據漢中的地形,據險而守,創製“重門”之法,深得防守之道。魏延不僅保住了蜀漢北方的安全,也為孔明平南,消除後顧之憂創造了條件,更為後任者留下了一個可行的戰略。羅貫中大概也有紅眼病,總認為魏延是個小人物,幹不了什麼大事,他明知魏延在漢中幹得不錯,卻在《三國演義》裏一筆帶過,存心不讓老百姓了解魏延的歷史功績,也不讓狗仔隊了解花邊新聞背後的真相,老羅用心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