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德國的戰爭思考(1)

6.德國的戰爭思考(1)

既然決定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改弦更張為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那麼德國就必須要考慮可能會爆戰爭,並做好戰爭準備。

實際上,早在俾斯麥時期,德國陸軍就已經考慮如何進行戰爭了。

在普魯士卓越的陸軍基礎上,俾斯麥時期,在總參謀長赫爾姆特·馮·毛奇(老毛奇)領導下,完成了近現代軍事革命,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陸軍——這是一個十分完善的軍事體系,其軍官團隊伍、後勤補給系統、戰略機動能力等都是世界各國效仿的楷模。同時,毛奇根據大陸政策也制訂了兩線作戰的計劃,但總體而也是防禦性的,即核心目的是為了維持現狀(也就是維持歐洲均勢),用以抵禦德國東西兩線國家的聯合進攻。早在普法戰爭后,德**事家們就開始討論德國兩線作戰問題,毛奇曾寫道:“目前的政治形勢迫使我們預見到,最近的將來……我們將在兩條戰線上進行戰爭。”為此,德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國內鐵路建設,以便快速調動軍隊,“一方面對付隨時準備進攻的敵人,另一方面對付動員遲緩的敵人。我們能否調動我們的大部分作戰兵力先去對付一個敵人,然後再去對付另一個敵人,僅僅取決於定下決心是否及時。”但是,普法戰爭的經驗後來又使老毛奇很快改變了想法,1871年春他就得出了不能在兩條戰線上進行速決戰的結論,他認為德國“不能指望在短時間內以一次迅速而成功的進攻擺脫一個敵人,然後再去進攻另一個敵人。我們剛剛認識到,要勝利結束對法國的鬥爭是何等艱難”。1890年5月,他又一次強調說:“幾個歐洲國家將開始交戰,它們已空前未有地武裝起來了。其中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在一二次進軍中被削弱到認輸的地步。”不過,老毛奇不能同時在兩條戰線上進行速決戰的警告在後來沒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為解決德國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德國總參謀長施里芬制訂的“施里芬計劃”(亦稱“對法戰爭備忘錄”)提出,利用德國位於歐洲中心的地理,可以先將俄法兩國分隔,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計劃認為,德國的主要敵人在西線,所以應該把戰略重點放在西線,並以速決戰和先制人的手段,集中優勢兵力,在4至6周內擊敗法國,然後利用鐵路迅速揮師東進,再擊敗俄國,爭取在2至3個月內贏得戰爭。顯然,“施里芬計劃”是從大決戰的思想出,而且必須在戰前就擬定好各部隊的行軍計劃、作戰任務、攻擊目標,甚至每支部隊的軍官都要清楚每天的行動大致目標,軍隊在經過鐵路轉移后,一下火車就必須毫不遲疑地向戰場開進,並能立即投入戰鬥。而且,不論敵人是否覺德軍部隊的行動,也不論敵方採取何種防禦,都要不惜任何代價執行既定任務,以保證總決戰的勝利。“施里芬計劃”的核心就是不停地進攻,正如其所,“現代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他認為,防禦不僅與德國的戰爭史格格不入,而且也不符合德國士兵的性格;相反,進攻可以揮士氣,激勵每一個士兵勇猛向前。

在海洋方面,在俾斯麥時代為避免刺激英國,一直採取低調、弱勢、近海防禦姿態,不過德國也一直在悄然地謀求向海洋方向展。早在1864年,當普魯士通過普丹戰爭奪取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公國后,就着手開鑿著名的威廉皇帝運河(即基爾運河)。這條運河開鑿成功后,將體現出重大的戰略價值——當時德國海軍認為,由於波羅的海只有一個出海口,很容易受到英國海軍的封鎖,當這條運河鑿通后,德國海軍力量在戰時可以迅速在波羅的海與北海之間安全轉移,而不必受到斯爾格拉克海峽(丹麥與挪威之間)的限制。另外,這條運河還有利於以弱勢的德國海軍應對優勢的英國海軍,因為當英國海軍規模只有不到2倍於德國海軍實力的況下,英國海軍難以同時封鎖海峽和運河兩個出海口。

俾斯麥時期的德國海軍防禦策略雖然是低姿態的,但卻也符合德國的海上安全需要,其海軍依託海岸掩護,能夠有效保護重要出海口和港口。當然,這時的德國海軍還遠不具備公海航行和作戰能力,不能保護其海外殖民地和打擊敵國海上交通線。不過,在海軍建設思想以及戰略思想方面,德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仍沒有形成清晰的、切實可行的海軍指導思想,更沒有制訂出像“施里芬計劃”那樣明確、切實的作戰計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挑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挑戰
上一章下一章

6.德國的戰爭思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