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兩難困境(1)
德國統一后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裏就成為歐洲屈一指的工業強國,並建立了國內統一大市場,但是繁榮起來的德國卻也面臨工業時代的巨大矛盾:工業生產能力迅速增強,國內市場趨於飽和。***這就需要海外擴張,開拓海外市場,但德國海軍弱小,無法承擔這一重任。於是,德國面臨兩難困境:要麼放棄俾斯麥時期不與英國對抗的原則,要麼冒險展海軍,為德國謀取海外市場。
對任何一個工業化國家來說,海外貿易都是必須要展的空間,這對工業國家的生存和展是不可或缺的。在機器化生產的時代,產品生產速度是以往的幾十倍、上百倍,但市場空間相對不變,因此任何一個工業化國家都需要拓展市場。這時,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就等於擁有廣闊的市場,因為殖民地是宗主國自然的、不存在貿易壁壘的最好的海外市場,因此,誰擁有多少殖民地就擁有多少海外市場,在這方面,德國遠遠落後於英、法等國。
在海外貿易中,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產品、運輸和市場,海上運輸又是聯繫產地和市場的紐帶。在貿易大競爭的年代,純粹的商業競爭是基於生產效率和經營能力,但是拓展海外市場是需要海軍擴展殖民地和保護貿易航線的。自大航海時代以來,貿易競爭從來就不是善良、純潔的商業活動,而是充滿血腥的國家戰爭。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與擁有更廣闊的殖民地和其他海外市場是兩碼事,而後者更為重要,因為掌握市場的永遠優於掌握產品的。
德國只擁有豐富的產品,海外殖民地相對較少,更缺少海軍——當德國揚起風帆的時候,他們現,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幾乎已經將世界瓜分完畢,等待他們去佔有的殖民地所剩無幾,無論是原料產地還是銷售市場,控制權都在這些傳統的殖民大國手中。而且,出於貿易競爭的原因,各國都在自己國內和所控制的殖民地以及勢力範圍內儘可能建立貿易保護,在這種狀態中,德國產品的海外銷售難乎其難。即便能得到些邊邊角角的殖民地,對龐大的德國工業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實際上,俾斯麥執政的後期已經開始面對市場窘境,俾斯麥作為相,是各方利益的調解人和國家利益的領導者,他很清楚德國的狀態,但是既不能放任擴張主義者,更不能過分壓制國內的資本家。在大國環伺的環境中,任何擴張主義行動都可能遭到其他大國的聯合反對,但還必須要為德國謀取海外通道。
俾斯麥的策略,是暗中積蓄力量,而不是貿然地展海軍。他先支持德國展航運業,以德國的工業能力和經營能力,可以建造優良的貨船、客輪,也能良好地經營起航運業,在有了良好的造船業和航運業后,德國商品可以順勢而為。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質量,德國造船廠很快贏得了眾多的訂單,工商業巨頭們迅速組織成立了北德意志-勞埃德和漢堡-美洲等航運公司,這些航運公司已經展示出與英國的白星、卡納德等老牌海運企業爭雄的能力。
這時,英國對德國的海外展並沒感到擔憂,因為儘管德國航運業展迅猛,但總體上與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傳統的航運大國相比還很弱小;另外,德國在展海運的時候,海軍並沒有同步展,仍保持低姿態和近岸防禦,所以,德國的這一展沒有引起英國的任何反對。
俾斯麥的這一策略一如既往地成功——這既讓德國初步奠定了海外展的基礎,也保證了德國資本的盈利,同時也未引起英國、法國的敵意。另外,德國寶貴的資本也沒有過早地分散投入到海軍擴張之中,這對德國來說可以是有利的——建造海軍,是需要非常巨大的資本投入的,這既會減少資本的商業投入,也會影響陸軍的建設。
除了在暗中展造船業和航運業外,俾斯麥還利用其強勢和睿智的外交手段,為德國海外擴張鋪路。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德國主持召開了有歐洲14國參加的“柏林會議”,會議議題是討論非洲剛果地區的利益分配和勢力範圍。剛果處於中非腹地,盛產木材、鑽石、銅、錳等許多重要物資。在俾斯麥的主導和努力之下,這次會議德國獲得了滿意的成果。而且,俾斯麥成功促使列強修改了傳統的“現即佔有”的殖民地規則,他提出了“必須有效佔領”的新標準。這實際上否定了很多佔有規則,為日後德國佔有殖民地打開了規則之門——如果說德國走向海外擴張,那麼應該從這次會議開始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