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厚土行氣訣
比斗結束后,古宗遺迹尚需幾日方可開啟。張元敬一心揣摩厚土行氣訣,這日翻看《厚土修行札記》,看到一則軼事,漸漸起了興趣。
書中說道,曾有一名水火土三靈根弟子,因為水火強而土弱,修鍊厚土行氣訣進境緩慢,所以突發奇想,認為可以從靈植之中汲取一些木氣,再以木氣旺火氣,而火又生土,如此形成一個內循環,則生生不息,事半功倍。既功法進度加快,而且培植靈藥效果更佳。此弟子將之名為“增木法”,取其靈根屬性不減火則增木之意。關於具體運功法門,只錄入一句總綱:“汲木,壯火,生土,輔水,循環乃成。”但是,對於具體修行的情況,卻隻字不提。
張元敬百思不解,又把此書前前後後翻了幾遍,尤其對此前頗多忽略的修行軼事認真細讀一遍,卻沒有再發現“增木法”的內容。
功法最忌主觀臆測,若無師父指點,一字之差,往往謬以千里。比如,這句總綱,何為“汲”、何為“壯”、何為“生”,“壯”與“生”有何區別,“輔水”又是輔何以水,都沒講清楚。這話看一看、聽一聽無所謂,照着練就問題大了。
張元敬既弄不明白,便只好求教於劉鎮雄。劉鎮雄自己不修習此功法,自然也答不上來,便找了門中一位浸淫此道百餘年的築基後期修士為之解惑。
此修士名巫鎮山,已經二百三十餘歲,臉容黯淡,身形傴僂,顯然沒有幾年可活了。巫鎮山對於張元敬詢問“增木法”頗為驚訝,在他看來,此法艱險,極易出現意外。一個上宗修士,多的是選擇,何必趟這個險溝。不過掌門有命,他自是儘力解答。
“張道友,你對靈根之說了解多少?”巫鎮山沒有太多顧忌,說話直來直去。
張元敬被這個作為修仙界最基本常識的問題問得一愣,遲疑了幾息,方才有些慚愧地說道:“這個,除了知道修士要靈根才能修鍊,靈根分金木水火土五屬性,靈根越純越好之外,其他就不了解了。”
巫鎮山詫異於他的坦誠,倒是高看他一眼,笑道:“大多數修士對靈根的了解都止步於此。我為何問靈根?因為《厚土修行札記》關於‘增木法’的記載,暗含了對靈根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須身具土火水靈根,且土火水三者之間有一個獨特的比例,才能確保火土與靈植中的木形成內循環,又不會影響水靈力的獲取和運行。但是對於這個比例究竟是怎樣,寫札記的前輩應當也並不清楚。到我厚土宗,也沒有高階修士專門研究過此法,畢竟這不過只是一門築基以下的功法。”
巫鎮山見張元敬聽得認真,話匣子漸漸打開:“靈根是修士身上最神秘的東西,修真界無數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對此進行過研究,但沒有人能真正講清楚。任何人的身體部位都有對應的五行,比如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肝屬木,但這種五行屬性,是從功能講的,與靈力契合度毫無關係。故靈根不是某種身體器官,也不是在五行上有特殊功用。它的本質是對天地靈力的親和性,具有某一種或幾種靈力親和性的,凡人中萬中無一。而這些具備靈力親和性的人,能夠修行的,又百中無一。”
說到此處,巫鎮山笑了笑:“所以,我輩修士,能夠修行,已經是百萬之一了。靈根到底是什麼?貧道搜羅數萬種典籍材料,得到三種經久不衰的看法:一是指人之神魂。所謂神與氣交感,故能引氣入體。無靈根者,不能神氣相交,故不能主動引導靈力。二是指人之丹田。此種觀點認為,即使不能神氣交感,也能讓靈氣入體,不過是主動與被動之區別。關鍵是靈力入體后能否存儲、煉化、運用,而這就要靠丹田。靈根是丹田的某個部分,有靈根的丹田才是能修鍊的丹田。三是指經脈。此種觀點與第二種相似,無非是說靈力在經脈中運行時,被有靈根的經脈改造,故可存入丹田。但是,無論是哪種觀點,都沒有具體找到靈根在哪裏,到底是什麼。
“因此,對於靈根如何發揮作用,也不能真正講清楚。所能確定的就是,人只有具備某屬性靈根,才能在導入天地靈力時,將對應屬性的靈力煉化為己用,否則,便會如同一個漏斗,很快泄漏一空。靈根越強,煉化越快,所得越多,反之,則慢而少。如果有兩種相剋的靈根,則所煉化的靈力會相互抵消。這其中分兩種情況,一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火克金這種情況,前者對後者佔據優勢,但自身也會有一定比例損耗。二是水克火、火克水,這是最特殊的情況,兩種靈力等量時,會抵消得乾乾淨淨。因此,單屬性靈根向來被認為是最強修仙資質,簡直是天地寵兒,修鍊對應功法往往如履平地、一日千里。”
張元敬頻頻點頭,拱手致敬:“道友一席話,勝過閉關三十年啊。今日才知靈根之中有如此多的奧秘。受教了!”
巫鎮山輕輕擺了擺手:“道友過譽,都是拾前人遺慧而已。”
接着,他又繼續說道:“這單屬性靈根畢竟太過罕見,因此,所有的修鍊功法都會在靈根利用上作文章,以使之更適合雙靈根、三靈根修習。拿厚土行氣訣來說,關鍵是要練出含水之土,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有此二者,方可滋養天地萬物。但是,就依靠靈根煉化天地靈氣的修士來說,修鍊出含水之土,則極其困難,這幾乎就是與靈根發揮作用的原理抵觸,土克水嘛!一個修士為土水靈根,且土很強水很弱,汲取天地靈力時,一經煉化,剩下的就只有土靈力了,哪還有水?但厚土行氣訣高明之處正在這裏。否則,就只能像一般的土屬性功法,厚是厚了、重是重了,絕不能培植靈草。”
張元敬心癢難耐,明知巫鎮山必定會講出其中道理,還是忍不住催問道:“那麼,敢問巫道友,厚土行氣訣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巫鎮山伸出兩根指頭,緩緩道:“兩個字,一個分,一個合。利用身體器官的五行屬性,構建一條親水而抑土的靈力運行路線,把從天地間吸收的土靈力和水靈力分離開來,然後通過特殊的操控和煉化方法,使土靈力融合而非消耗水靈力,最後形成含水之土靈力,並納入丹田之中。此功法最難的地方,其實就是融合土與水,具體要看修士的悟性和操控力,而且,功法層級越高、靈力越磅礴,難度越大。”
張元敬連忙追問:“如果是土水火三靈根,又該怎麼辦?”
巫鎮山嘿嘿一笑道:“這就是‘增木法’被創出來的原因了。想來創立此法的前輩,必定是土水火三靈根。厚土行氣訣最關鍵之處,是土融水。因此,水不能過強,強則土不能融水,只會克水,變成相互抵消;水也不能太弱,弱則水少,不能培植靈草。水之強弱,又與土、火有關。如果只有一個土,不過是土水比例的問題;多出一個火,則關係複雜好幾倍,真到練功時,難度甚至增加幾十倍。水土火之間相互具有相生相剋關係。水火相剋是一種;土克水是一種,但同時,在土弱水強的情況下,水對土的反作用力也會增強;火生土又是一種。因此,靈根間的關係,不僅是屬性相剋的問題,還存在量變質變問題,在量差巨大時,被克者亦能反克之。”
張元敬有些悲觀地問道:“如此複雜,那麼土水火三靈根之精確比例,只有創立此功的前輩知道嗎?”
巫鎮山搖搖頭,說道:“那倒不是。如果要說能夠成功應用‘增木法’的修士,其靈根結構究竟怎樣,創立此功的前輩肯定是知道的,但不一定只有他一人知道。”
張元敬奇道:“哦,巫道友也知道嗎?”
巫鎮山哈哈一笑,說道:“不,是任何修鍊此法的修士。”
張元敬頓時有些糊塗,不解地問道:“此話何意?”
巫鎮山道:“‘增木法’如果只能適合一種靈根結構,那就不能稱之為法了。靈根結構只是一個基礎,只要有土水火三屬性靈根,都可以修習此法。關鍵是修士要根據自身情況,去找出最佳的行功方式,依靠行功方式去調節各屬性靈力之比例。”
張元敬精神一振,趕忙問道:“這所謂的行功方式,又作何解?”
巫鎮山道:“這就涉及對‘汲木,壯火,生土,輔水,循環乃成’十二字的理解了。這五句話,撮其要、總其綱,講得看似清楚,實則太過抽象,落到具體功法上,千頭萬緒,不知何前何后,何去何從。數千年來,我厚土宗研習‘增木法’的修士,也有數十,對此略有所得。比如‘汲木’。修士既然沒有木靈根,自然不具有木靈力親和性,無法煉化木靈力。那麼,汲木力怎麼汲?就是先予后取,將含水之土輸入靈草,與靈草的木靈氣進行交互相融,爾後方可將少量木靈氣攜帶而歸。這些木靈氣通過暫時附着於土靈力上,進入修士經脈。此可實現‘汲木’。”
張元敬聽完,初覺有所得,可轉念一想,如果要先有含水之土,自己怎麼修習?自己的火靈根與水靈根勢均力敵,怎麼可能在丹田積累水靈力?遂問:“難道沒有前輩試過直接從靈草中汲取木靈力嗎?”
巫鎮山一愣,隨即連連搖頭:“在沒有木靈根的情況下,只能導入天地靈力,不過,那是五行合一的。若是直接汲取單純的木靈力,一來不可能成功,根本汲取不出來。二來,即使意外成功,也會對經脈造成極大負擔,很容易引發靈力紊亂,導致走火入魔。而且,這樣的行功順序,是與厚土行氣訣相反的。”
張元敬立即反應過來,意識到自己問了一個有些反常識的問題,不覺尷尬一笑:“道友所言甚是,貧道就是隨口一問。”
不過,在他腦海中,這個念頭卻揮之難去,迅速紮下根來。
巫鎮山沒有在意,繼續說道:“至於‘壯火’‘生土’,壯和生兩個字是有區別的。一者是憑藉,一者是轉化。兩句合一起,就是火化木以生土。當然,這些還是推測,實際上我厚土宗修士也沒有找到能夠具體實現此法的行功法門。修士原來就有土水火三種靈力,現在又增加一種木靈力,如何調和這四種靈力,難度何止增加十倍。
“至於‘輔水’則很難理解。輔什麼、怎麼輔?這又與‘循環乃成’聯繫在一起。哪幾種屬性的靈力參與循環?是水、土、火、木四種,還是水除外?水是用來輔‘生土’的,還是用來輔靈植的,抑或者是用來輔火的?厚土行氣訣最難的地方,就是融水,‘輔水’的問題與融水又息息相關。搞不明白‘輔水’,則融水這關就過不了,功法就修不成。但是,具體怎麼‘輔水’,只怕也要在嘗試之中去解決。每個修士靈根結構都是不一樣的,各種條件也是不一樣的。歸根結底,還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巫鎮山說到此處,意猶未盡,又補了一句:“張道友,難得見到一個對厚土行氣訣感興趣的同道中人,而且還發現了‘增木法’這個關竅,所以多說了幾句。我這些都是膚淺的揣測,未必符合創立此功前輩的真意。依我看,要解通這十二字,關鍵是理解‘循環乃成’,把這個所謂的‘循環’搞明白了,很多細節就能迎刃而解。”
張元敬連忙起身施禮,再三表示感謝。雖然巫鎮山對修鍊之法講得比較簡單,更多只是對“增木法”原理的闡釋,有的地方講得也很模糊,張元敬還是感到大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