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3章 西部的車輿(2)

9.第3章 西部的車輿(2)

我第一次見到青海高車,是在整整三十年前。***列車向西走着,在快要到達嘉峪關的那一塊大戈壁上時,右側的方向,緩緩地駛過一輛青海高車。這是牛拉車。那輪子好大好大喲!因為輪子很大,將車身托得很高,所以這也許就是“高車”這個稱謂的由來吧。那時血紅的落日,正停在嘉峪關的樓頭,我們是透過高車那緩緩轉動的車輪的縫隙,看那落曰西沉的。我後來還許多次地看到過高車,但是沒有一次能夠走近它。這是不是因為緣分未到,正如你可以抬頭望見草原上空那高高飛翔的鷹,但是永遠無法走近它一樣。只有一次,是在寧夏張賢亮先生辦的那座影視城裏,我看到一輛高車的輪子。那輪子被孤零零地掛在牆上,承受着遊人的指指點點,回味着自己曾經在路上的日子。蒙古草原上的勒勒車,和青海高車相似,只是由於草原較之戈壁灘平坦一些,所以這車輪造得小一些。而車廂則要大一些,好裝東西。青海高車給人一種暴戾的感覺,勒勒車則很平和。它也不要那麼堅固,造車的木質也相對的普通一點,楊木即可。在濕漉漉的草原上,一個蒙古漢子,趕着勒勒車行走。他坐在車轅與車廂相接的那個部位,兩隻腳垂下來,不時地拍打着地面。草原如墨,他多喝了兩口酒,於是有一些醉意半醉的他詞不清地哼着那蒙古古歌。哈薩克人在漫長的歷史時間中,大約沒有“車”這個概念。因為他們生活的這個地面,有着起伏不定的沙丘,有着一望無垠的戈壁灘,有着足以阻止任何車輪通過的條條河流。雖然這裏也被叫做草原,例如伊犁草原、塔城草原、阿勒泰草原但是草場一般都很小,是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的。或者換之,哪裏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草塊,如此而已。哈薩克人靠什麼來運載東西呢?靠耿牛。他們每戶人家都養着幾頭到幾十頭馱牛,在向高山牧場轉場的時候,整整的一個家,就在這馱牛背上。牛背上有帳篷的支架、鍋、手搖縫紉機、麵粉等等。哈薩克人如果說要有“車”的話,那也是那種沒有輪子的車,人們叫它“爬犁子”0爬犁子分兩種,一神叫“旱爬犁”,一種叫“雪爬犁”。旱爬犁實際上是兩桿直直的木棒,這木棒的一頭用軛駕在馱牛的脖子上,另一頭的支點則在地上。木棒的中間再橫着釘幾根木頭,就是一個旱爬犁了。這物什通常被用來拉馬草和拉柴禾。這項苦差使往往是健碩的馱牛擔當的。雪爬犁則輕巧得多了。雪爬犁完全地貼在地上靠在雪地上滑行而走。拉它的往往是馬。馬拉着雪爬犁,在雪地上和冰面上健步如飛。

我曾經許多次坐過這種雪爬犁。我不暈車,但是暈爬犁子。坐在上面,離地面太近了,像傳說中的那種縮地法一樣,雪地倒退着往後走,一會你就頭暈目眩就會嘔吐起來。在哈薩克古老的民間傳說中,就有一個關於雪爬犁的故事。一個哈薩克牧人乘着爬犁子,從陡峭的阿爾泰山往家裏拉木頭。雪爬犁在雪道上行駛得飛快,簡直不是馬拉,而是爬犁子推着馬在走了。突然,馬失前蹄,牧人從馬頭上栽了下來。這裏要說明一句,哈薩克人在駕馭爬犁子時,是騎在馬上的。駕馭旱爬犁也是這樣地騎在牛背上的。甚至駕馭馬車時,馭手最初也是騎在稍馬上的,只是後來才站在了車上。這樣,馬失前蹄時,這個雪爬犁的駕馭者便順理成章地從馬頭上栽了下來。眼看着整整一爬犁子沉重的樹木將要從這牧人的身上輾過。就在這時,馬努力地站起來,然後,就在爬犁子就要壓上主人的那一刻,它伸出嘴,將主人的一隻胳膊呵住。爬犁子一直滑到了谷底,才停下來。爬犁子翻了,牧人的一隻胳膊斷了,而那匹忠誠而勇敢的馬,它全身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噴血,最後倒斃在路旁,累死了。哈薩克牧人在阿爾泰山腳下,為這匹忠誠而高貴的馬,建立了一座墳墓。記得我在中篇小說《伊犁馬》裏,曾經誇張地寫過這個故事。說哈薩克人不用車,那是老話,現在在哈薩克牧區,你可以經常碰到一種馬車了。去年我去喀納斯湖的途中,在阿爾泰山高高的山頂,就見過一位哈薩克人趕着馬車。馬車是膠皮軲轆的,較內地的馬車要小一號,一匹轅馬拉着。車廂只是平鋪的一塊大板。車廂的前頭,交叉着豎兩根木棍,馭手就是這樣的站在車上,手拄木棍,駕馭車輛的。那一次,我來了興緻,跳上這輛哈薩克人的馬車,駕馭了一陣子。在果戈里的《死魂靈》中,曾經寫過一個叫乞乞科夫的外省地主駕着俄羅斯式的三駕馬車,在廣袤的原野上奔馳的景。果戈里那天才的句子這樣說:“哪一個俄國人不喜歡疾走呢?他的靈魂,無時無地不神往於懵懂和顛倒,而且時常要高喊出管他媽的來。“我的三駕馬車,是誰明的呢?真地,你不是用鐵攀來鉤連起來地,乖巧地弄成的車子。卻是迅速地、隨隨便便地,單單用了斧鑿,一個敏捷的耶羅斯拉夫的農人做成的。……馬就像旋風一樣飛跑。車軸閃成-枚圓圓的平板。道路隆隆鳴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地平線(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地平線(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第3章 西部的車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