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artⅠ互聯網時代讀書的方法(2)

2.PartⅠ互聯網時代讀書的方法(2)

那時候做學問是可以這樣的,因為知識的總量還沒那麼大,如果一個人目不窺園幾十年,他是可以把他學的這個專業的門類全部拿下的。可是在現在這個社會你覺得還有可能嗎?那麼龐大的知識總量你怎麼去攀爬?如果再用過去的傳播手段和學習手段,它會把人壓垮的。古人老說一句話“君子格物致知”,就是說要窮盡物理,所有的事的原理我都得知道,所有的物體裏面的性狀我都得知道。你看王陽明“格”竹子,“格”一根竹子都吐了血。現在你弄一個ipad格格試試,那還不得格死了去。

用傳統的治學方式來吸收如此龐大的知識總量已經不可能了,那怎麼辦?這就回到我們前面講的,從自己的應用場景出來重新構建你的知識世界,這是讀書的不二法門。工業社會強行地把知識大卸八塊后給我們灌下去的,可是實際上在知識的積累過程中,難道不應該根據應用場景,根據當事人的具體困惑和困難,一點一點堆積出來嗎?

我還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學高數和微積分,從導數開始學起。文科生學高數真是造孽,一學期下來一腦子霧水和漿糊,最後我生拉活拽總算是考了一個及格。但是說實話,我真的理解什麼是高數和微積分是很多年之後業餘學了一點經濟學,才明白原來數學的微積分是解決變量和趨勢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翻開經濟學的書裏面有那麼多微積分的公式,因為經濟就是解決未來展趨勢的。可是這對於明微積分的牛頓、萊布尼茨來說,這不是問題呀。這就是傳統的知識結構和我們的應用場景之間的脫節。

傳統的知識建構還有個毛病:所有的這裏面培養出來的精英和知識都只告訴你結果,而故意隱去他為什麼關心這個問題以及得出這個結果之前艱難而有趣的過程。比如著名的數學大師高斯,同時代的人評價他說,高斯就像是一隻狡猾的狐狸,他用尾巴把所有他得到這個結果的痕迹掃得乾乾淨淨,最後就給你一個非常完美而漂亮的知識結果。這就是傳統的知識體系。

現在我們主張怎麼做?主張根據每個人的應用況,用你的興趣把自己的心當作一顆種子,在你的環境裏種下去,然後尋找你最需要的東西,一點一點的生長,而不要囿於傳統工業社會裏一個一個的學科分類。

羅胖是怎麼讀書的?

我小時候讀《岳飛傳》時心裏就存了一個疑惑,覺得宋代的皇帝也太傻了,怎麼定都汴梁呢?這個地方叫四戰之地,一片大平原周圍沒有任何屏障,金軍的快馬只要渡過黃河,幾天之內就能殺到城下。只要稍微把都城往西挪一點,挪到洛陽,四周就有山河之險固可以據守。這兩個地方現在都在河南省,能有多遠呢?當時我就覺得不能理解,然後去找史料看,現原來是因為漕糧的關係。

宋代的汴梁統計下來大概有一百五十萬人,這還不包括軍隊,實際上當時全國最主要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汴梁。《水滸傳》裏說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麼多人每年要消耗多少糧草呢?據史料記載,在宋真宗時期一年運到汴梁的糧草最高峰達到七百萬石,一般年份均衡在六百萬到六百五十萬石之間。這麼多糧草要運到沒有運河的洛陽,自然是不行的,所以只好把京師定在汴梁。

接着我又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宋代要集中那麼多軍隊在汴梁呢?找答案又找到了,原來是宋代皇帝在立國之初就定下國策,叫“守內虛外,強幹弱枝”。宋太祖有鑒於五代時軍閥戰亂、地方割據,把所有軍隊和國家的所有精華全部聚集在都城,這樣地方那些枝幹上就無法產生逆反之心,從而形成對中央的挑戰。

等我讀到宋代的政治史,看到了很多歷史典故。比如說因為宋太祖的家是洛陽的,他就喜歡洛陽,老想着把都城遷到洛陽*。有一次他跑到洛陽,有一點不想回去了,就跟大臣們說:我就在這兒辦公了,你們都跟過來吧。他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當時的晉王趙光義,就跟他講這樣不行的,定都汴梁這是基本國策。宋太祖說,定都洛陽我都覺得不好,乾脆咱挪到長安算了,這就叫“去冗兵以安天下”。我到長安之後,就沒必要養這麼多破兵了,這樣不就給天下的財政減輕很多負擔嗎?但晉王說,“強幹弱枝,守內虛外*”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們就會重蹈五代時期地方、藩鎮割據的戰亂局面。後來宋太祖想了想,最後下定決心還是定都在汴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羅輯思維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羅輯思維2
上一章下一章

2.PartⅠ互聯網時代讀書的方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