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與性的難說史(2)

3.我與性的難說史(2)

後來的形便有些可疑了。那時還不懂炒作,都是新聞媒體來找我採訪,也不會找話題。後來粗粗地統計了一下,那年大概有200多家媒體(包括80家電視台和一些門戶網站以及一些流行雜誌)報道了此事。中國新聞社題為“性心理變態問題成為蘭州大學校園裏面的熱門話題”成了當時政府注意的焦點問題,蘭州大學也成為“被告”和“批評對象”,省里幾個領導對此事非常關注。批評和檢查開始了。這給我的單位西北師大帶來了麻煩。現在想起來,我要感謝西北師大當時在任的幾位領導,是他們對我的小說有一個理性的認識,認為這是藝術,就應該以藝術規律來處理。他們的意見使我脫離了逆境,小說也在修改之後得以出版。雖然當時有很多政府領導在四處批評我,被我牽扯進去的蘭大也對我“恨之入骨”,但只要能出版,我已心滿意足。現在回過頭來看,我還要感謝他們的宣傳。

一本書就這樣被一個新聞無意中炒起來了。

我的小說中的性描寫

搜狐邀我做客時,編輯彭穎問我,你的作品裏總是有一些性描寫,你認為你的性描寫與別人的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這也恰恰是我寫這些東西時所考慮的。在我看來,不同的人在性面前定然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對性的態度都是不同的,而這恰恰可能是性真正需要去現和解讀的。凡是看過色電影或成人錄相的人都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剛開始還覺得好奇,可後來便於篇一律了,不過就是那麼幾個動作而已。所以,單純地強調性行為、方式甚至技巧,都是沒有出路的。那麼,作家如何來面對性呢?是虛假地去“創造”,還是應該真正地進入人物的內心,真實地袒露他們在性面前的尷尬、無助、放蕩、保守、自卑、自信等?

也許弗洛伊德早已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他認為,人的心理上的種種不適都與性有關。這種泛性化的理論顯然是有問題的,但它可以反過來說,性可以導致人的種種心理問題。如童年性別教育的不當可以導致同性戀,少年時家庭混亂的性道德將導致一個人一生的性混亂,甚至會產生家庭暴力,青年時靈與肉的痛苦會導致一個人性心理產生畸形,等等。性是關乎一個人終極的問題。從一個人一生下來就面臨的是男是女的自然性別問題到社會男女心理的塑造,從社會性心理的生成到青年時對兩性問題的認識,從對愛的認識到婚姻和家庭,從夫妻間的兩性認識再到社會普遍的性問題的認識,直到晚年時性能力喪失后性心理的延續,性始終是一個隨時隨地提醒我們的鐘錶。我們的孤獨,痛苦,歡樂、愛都與性有關。道德更是如此。有很多人說,性與道德無關,此觀點真是大謬。我本來對性的研究也只是淺嘗輒止,但看到此說漸成真理,便想應該有一個較為準確和系統的解釋,所以我認為自己應該做做這方面的工作。也許我此後的工作便是要向人們論述性與道德的關係,不知能否勝任。

但在我的體驗中,性與道德是有關係的,且這種認識常常與人們的童年和少年經驗以及世界觀有很大的聯繫。性雖然不是信仰本身,但它是生活中的重要內容,甚至可以說是一半的生活。古人白天去狩獵,夜裏從事性活動,而且狩獵的部分目的也與性有關。性幾乎佔了古人生活的一半內容。文明人如何呢?文明人的生活雖然不能用多少量來衡量,但愛生活幾乎都與性有關。羅馬帝國的皇帝大都是性心理變態者,他們在童年與少年時便在性道德上失貞,他們此後的夢想與事業便始終都與這種失貞的性心理相關。他們的殘暴與好鬥、好色與變態以及同性戀傾向都是最好的證明。

弗洛伊德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觀點,即他的力比多一學說。他認為,一個人的“力比多”即性力的多少,構成了他生命力的旺盛與衰微。這種唯物質基礎的性觀念對於我們認識自身是很有幫助的。這種學說與我們的中醫上的一些觀念是相同的。中醫認為,腎是人的命脈所在,腎水的固與竭決定了人生命的旺盛與衰亡。但這種學說都忽視了人的心理。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喪失性能力的況下,性心理仍然非常旺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我與性的難說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