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序(1)
鐵與血的事實——為《南京大屠殺》作序
張耀華(原南京市市長)
這是一部史書式的報告文學,這是我們民族苦難的一個縮影,它記述了五十年前人類歷史上一場舉世震驚的大悲劇——南京大屠殺。***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后,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血腥大屠殺。當時,街巷積屍成壘,江河一片赤紅。據史料記載,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二十八案,計十九萬人;零散屠殺八百五十八案,計十五萬人;共屠殺南京難民和放下了武器的國民黨官兵三十餘萬人!這一中外觸目的暴行,當時就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譴責。一九四六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審判日本戰犯的判決書中指出:“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實行殺人、強姦、搶劫、放火。”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對南京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判處絞刑。另一個“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第六師團長谷壽夫被引渡到南京受審,於一九四七年處以死刑。
這血與鐵鑄成的事實,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近年來,日本有一小部分人妄圖否認他們侵略中國的罪行。說什麼“南京大屠殺”是“虛構”的。他們攻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是“不公正”的、“不是依照國際法進行的”。這不能不引起我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關注。
這部報告文學作品,第一次全面、真實、深刻而形象地描述了“南京大屠殺”的始末,作者用大量生動的事實,揭露了侵華日軍的血腥罪行,揭示了造成這一悲劇的種種原由。溫故知新,讀一讀這部作品,可以引起我們許多值得反思的東西。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中日兩國人民有着數千年的傳統友誼。但是,誰也不應忘記,兩國關係史上曾有過侵略和被侵略的歲月。歷史是不能忘記的。“南京大屠殺”作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之一,它理應公諸於世並讓人們牢牢地記住,記住歷史的教訓。干戈化玉帛。一個民族的自省比一個民族的寬容更重要。因為日本帝國主義在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給日本人民造成了種種的苦難。擴張和掠奪是侵略戰爭的根源。擴張的野心不死,戰爭就不可避免。制止戰爭,是中日兩國人民、也是全世界人民的願望和責任。
時光如水,五十年彈指而去。世界進入了新的文明的里程。生活在同一個地球的人們,都應該相親相愛。我們熱愛和平。我們不乞求和平。哪裏燃起侵略的戰火,正義的人們應該在哪裏把它撲滅。
人類不要自殺!和平萬歲!一九八七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