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海外評論選(7)

7.海外評論選(7)

《南京大屠殺》是一部史書式的紀實文學,它記述了五十年前,人類史上一場舉世震驚的民族大災難。***本書是作者為南京三十萬同胞遇難五十周年祭而寫的。他走訪了近百位當年深受苦難至今仍活着的倖存者,並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才寫下了這部充滿血淚的紀實文學作品。

讀者在書內可“看”到當年這座古城,在日寇鐵蹄下的一幅慘不忍睹的地獄圖。那是野性掩蓋人性、野蠻扼殺文明,是人類退化為禽獸的日子,是一場人類毀滅人類的時代大悲劇!作者搜集了大量素材,除當年大屠殺中倖存者、目擊者的申訴,還包括了虐殺者和戰犯的供詞。徐志耕用沉痛的筆觸、大量生動事實,把當年侵華日寇的血腥罪行八是毫不保留地揭露出來,同時,也揭示了造成這一悲劇的種種原因。

南京大屠殺中死難者達三十多萬人。據史料記載,日寇在南京集體屠殺二十八案,計十九萬人;零散屠殺八百五十八案,計十五萬人。

這場大屠殺是鐵鑄的事實,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但近年日本有一少部分人妄圖篡改史實,說什麼“南京大屠殺”是“虛構”的,“日軍殺戮中國人民全是出於自衛”等等。這不能不引起我國人民和全人類的關注。

《南京大屠殺》一書邀得南京市市長張耀華作序,他在序文中對這場大屠殺的罪魁禍——日本帝國主義作了譴責,道出了每個中國人及愛好和平的人的心聲。

《南京大屠殺》書末附有三頁共十三張當年的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圖片。數目雖少,但卻深深顯現出中華民族的苦難,人類的悲劇!(原載1987年12月五期《澳門日報》)

8。兩本《南京大屠殺》

龐狄終於一口氣將徐志耕著的《南京大屠殺》讀完,心久久難於平靜下來。十九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在這個時候出版,至少有這麼幾個方面的意義。第一,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正是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五十周年祭,書的出版是對三十餘萬中國死難者最好的紀念;第二,從七十年代起,日本國內就出現一系列翻案文章,極力否定日軍當年在南京慘無人道的暴行,甚至諸如《“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這類文章還獲得“文藝春秋”的什麼大宅壯一報道文學獎,他們有持無恐的“理由”就是南京大屠殺的真正資料太少,缺乏“同時代的第一手資料”。那麼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殺》可以使他們的理由收回去,書中大量引用了當年目擊者、死難者家屬、集體大屠殺倖存者、收屍人等的證詞,堪稱第一手資料,有力地揭了別有用心者無視歷史、掩蓋抹煞罪行的用心;第三,“南京大屠殺”空前慘烈,被用各種方式屠殺的中國人達三十餘萬人。這是一頁中華民族不能也不該忘記的歷史。事過境遷,五十年過去了,至今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南京大屠殺》無疑是很好的歷史教科書。書中那些資料,不僅有助於我們認識在戰爭中日軍的殘暴的獸性,也有許多值得引起中國人深思的問題,例如一位倖存者說:“那時的人老實,都不敢動,叫跪就跪,叫坐就坐。大貨房裹三千多人只有三個日本人看管,大門開着,都沒有綁,一起鬨,三千人至多死幾百個,兩千多都能逃出,可就是沒有人出頭,都膽小,都怕死!”作者的意見是:“懦弱和膽怯比死亡更可怕。而懦弱一旦成了集團性的通病,成了國民性,便實實在在是一種悲劇。”這確實是慘痛的教訓。

因此,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殺》不失為一本很有價值的好書。無獨有偶,日本一位著名的教授、學者對南京大屠殺真相進行系統研究的一部專著《南京大屠殺》中譯本(二十六萬字)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出版。如果將兩本書一起參讀,則對“南京大屠殺”便會了解得更清楚。

兩本書的資料來源、重點有所不同:洞富雄的《南京大屠殺》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有關史料為中心,結合當時報紙、雜誌的有關報道及戰後出版的有關記錄、回憶錄等第一手資料,進行對照、分析,構成全書的主要內容。它分為兩編,第一編“南京暴行真相”通過各種戰鬥記錄的考證,證明中**隊大部分不是死於戰鬥,而是被俘后根據日本軍司令部出的命令被屠殺的,以確鑿事實證實當時全部被殺害者有三十萬人,其中一半是普通老百姓,包括男女老幼;第二編“駁南京大屠殺是‘無稽之談’論”,有力批駁以鈴木、山本等人為代表的“虛妄”說,此編列舉了當時一些外僑和日軍指揮官、士兵、隨軍作家的大量有關記述,日本軍官的日記、筆記,包括南京大屠殺劊子手鬆井石根的談話和訓詞等。洞富雄的這本《南京大屠殺》理性和分析性很強,有其重要學術價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京大屠殺(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南京大屠殺(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海外評論選(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