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1)

78.第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1)

一、白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進入21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各界逐漸深化了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並加大了保護力度。白族文化遺產也開始進入規範保護和開的新階段。

2006年5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了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共計147項),大理白族自治州有13項名列其中。戲劇類:白劇,花燈(彌渡縣)。工藝類:白族扎染技藝(大理市)。習俗類:白族繞三靈,三月街(大理市),石寶山歌會(劍川縣)。傳統文化保護區:大營鎮萂村白族傳統文化保護區(賓川縣),周城白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大理市)。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之鄉:彝族打歌之鄉(巍山縣),白族吹吹腔之鄉(雲龍縣),白族大本曲之鄉(大理市),金華鎮梅園白族石雕之鄉(劍川縣)。美術類:白族民居彩繪(大理市)。

在各省公佈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基礎上,國務院先後於2006年5月、2008年6月公佈了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含擴展項目),其中白族文化遺產共有6項:

白族扎染技藝,編號376,分類:8(傳統手工藝類)—26,雲南省大理市;

白族繞三靈,編號489,分類:9(民俗類)—41,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劇,編號738,分類:4(傳統戲劇類)—137,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民居彩繪,編號872,分類:7(傳統美術類)—96,雲南省大理市。

石寶山歌會,編號1012,分類:10(民俗類)—105,雲南省劍川縣。

大理三月街,編號1013,分類:10(民俗類)—106,雲南省大理市。

為鼓勵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2006年以來,先後有兩名白族民間藝人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分別是傳統手工技藝類張仕紳(白族扎染技藝);民俗類趙丕鼎(白族繞三靈)。

2007年6月,雲南省文化廳、省民委共同評審、命名了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被命名的有13位民間藝人,他們分別是工藝美術類:尹德全(木雕工藝),段德坤(石雕工藝)、羅家靖(木雕、建築工藝);音樂類:李懷忠、周國忠、張亞輝、楊元軒、張宗義、姜中德、自義來、毛寶寶(民間音樂);資料保存者:張立澤;戲劇曲藝類:張傑興(吹吹腔表演)。

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簡介

截至2008年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公佈,大理白族自治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6項。

1。白族扎染技藝

扎染,古稱雜花布,又叫絞纈染、撮纈,白族民間稱為“疙瘩染”,是民間傳承的歷史悠久的手工印染工藝。主要方法是根據要染制的花紋圖案,使用撮皺、摺疊、翻卷、擠揪等方法,將布料的圖案部分縫成疙瘩狀,經反覆浸染,晾乾拆線,扎纏縫合的疙瘩部分呈現各種美麗花形和圖案。

據文獻記載,我國中原地區至遲在公元4世紀就已掌握了扎染工藝。約在南詔時,這一工藝傳入洱海地區。今天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縣城、大倉、廟街等地,仍保留有這項傳統技藝。位於蝴蝶泉邊的周城村,村中的白族婦女擅長扎染和刺繡,幾乎“家家有染缸、戶戶出扎染”,有“扎染之鄉”的美譽。

大理民間扎染全靠手工製作,製成一件扎染面料,要經過選料、手工繪圖、扎縫、扎花、浸染、拆線、漂洗、脫水、碾平等複雜工序。

扎染布材料以前主要選用本村或周圍村莊自己生產的土布,現在則多選用純棉白布,手感、透氣性都要比土布更好,柔軟舒適,利於吸汗。傳統使用的天然染料,白族地區稱為“土靛”或“濕靛”,是用天然浸染植物加入板藍根等各種輔料配製而成的,具有吸汗消炎、殺菌護膚的保健作用,有利於人體健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8.第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