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1)

66.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1)

一、音樂藝術

白族音樂歷史悠久,類型豐富,風格獨特。生活在壯麗的點蒼山麓和浩渺的洱海之濱的白族祖先,在很早時期就創造了自己燦爛的音樂文化。白族民間音樂活動之頻繁,規模之大,都是令人矚目的。例如每年在大理舉行的“繞三靈”,來自四面八方的白族群眾結成數里乃至十幾里長的歌舞行列,在村莊之間遊行,蒼洱之間響徹着嘹亮高亢的《白族調》、詼諧幽默的《花柳曲》、歡快熱鬧的《霸王鞭曲》、悠揚的三弦、激揚的嗩吶。而到了陰曆八月,在劍川石寶山上又是另外一番景:數以萬計的人們在山間林下通宵達旦地彈着三弦,對唱白族調。走進白族地區,人們彷彿置身於歡樂的音樂世界,也深切感受到白族人民對音樂的由衷熱愛。

白族音樂文化豐富多彩。如南詔時有大型樂曲《南詔奉聖樂》,道教“洞經音樂”在白族地區影響深遠,此外,白族民間又有極具民族特色的白族民歌形式“白族調”。“白族調”類型多樣,有大理調、洱源西山調、劍川調、蘭坪山後曲、雲龍漕澗調等多種形式,山歌小曲也很豐富,曲調有鄧川調、蒙化調、賓川調等。除洱海地區外,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勒墨和那馬人還有啃益調等音樂曲調。此外,白族還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說唱和戲曲音樂形式。

按音樂體裁,可以將白族音樂文化分成民歌、器樂、說唱、戲曲等幾大類。

1。白族民歌音樂

在白族地區,無論田間地角還是山頭路尾,到處能聽到白族民歌優美動聽的旋律。幾乎生活中有什麼,歌中就唱什麼,就連罵人的民歌也非常優美。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白族地區逐步形成了相對固定、形式多樣的民歌調。白族唱民歌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生產勞動及閑暇之餘自娛自樂的歌唱;二是盛大節日聚會時的演唱和對歌,即石寶山歌會、花碧湖歌會等。白族民歌地域性較強,因地域原因有不同的特點和風格。

白族民歌音樂主要有白族調、漢調、小調、敘事歌、習俗歌、兒歌六種形式。

(1)白族調音樂。白族民歌最主要的一種叫做“白族調”。“白族調”是對白族風格特別濃郁的白族民歌的總稱,白語稱為berpkv,意為“白曲”,用白語演唱,演唱形式為對唱或獨唱,一般用三弦伴奏,能夠強烈地表現出不同音韻和旋律。

白族調有嚴格的詩律押韻法,一般押一、二、四、六、八句尾字韻,每一韻到底,中間不能轉韻或換韻。不同的押韻,又有獨特的曲名(又稱“韻頭”),故歌詞必須合韻,方能入曲。其“韻頭”既用於定韻,也有起興作用。以“細干叭”為例,白語意為“小心肝”,主要用於歌的起興,同時“叭”在白語中讀pia,二、四句押韻時就要押ia的韻。白族調韻頭有36個,如下:“花上花”“細干叭(小心肝)”“機落堆”“閃女胎(小阿妹)”“四咬恩”“活尼恩(花與柳)”“高書書”“老利老”“賽利賽”“敘利利”“選來來”“街利街”“灼利灼”“刀利刀”“翠茵茵”“就利就”“句乎乎”“古利古”“直綠綠”“直夫夫”“斗利斗”“伍利伍”“細夭夭”“更宵宵”“也利也”“狠毒毒”“四以井”“陝以則”“敵敵打”“色奪奪”(尚缺一韻)等,基本概括了白族語的韻律。在這36韻中,又可分為母韻(即雌韻)和子韻(即雄韻)兩種。一般而,民歌多用母韻,收集到的白族民歌中,每個母韻都超過千;用子韻的民歌較少,每韻都只收集到十來到數十。

白族調有大理和劍川兩個基本流行地區,歌唱形式基本上同樣是“七七七五”(七三句加五一句),只是在音樂風格和音樂形式上有差異。由於流傳地區和曲調結構的不同,常使用地名作為曲調的名稱。如“大理白族調”“劍川白族調”“劍川東山調”“山後曲”“洱源西山調”等,其中以“大理白族調”和“劍川白族調”最具代表性。

大理“白族調”高亢嘹亮,節奏自由,是青年男女在山間田畔互訴衷的一種民歌形式。它有獨特的曲式,以女腔為例,其特點是:第一句和第二句之後都有很長的間歇,第三、四句一氣呵成。大理白族調的旋律中充滿三度、四度、五度、八度的跳進,很少級進,形成高亢跳躍的旋律,一方面是由於白族語的聲調升降幅度比較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白族人民那種開朗、豪邁、樂觀的共同性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6.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