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族稱族源(1)

1.第一節族稱族源(1)

一、族稱

黎族的族稱,有其展演變的過程。***在周秦時期的古籍中已有關於黎族先民的零星記載,先後有“雕題”“儋耳”“離耳”“穿胸民”“貫胸國”,等等。漢代以後,被泛稱為“駱越”“蠻”“蠻夷”“俚”“僚”,或與“俚僚”並稱。到唐代,出現了“黎”這個族名;進入宋代,“黎”這個專用族名才普遍使用,沿襲至今。

(一)“雕題”之稱

雕題,也寫做“雕踶”1,《山海經·海內南經》卷五,其中有“雕題國”之載;西漢戴聖所編的《禮記·王制》卷十二,也有“南方曰蠻,雕題交趾。”的記載;戰國時期楚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亦有“雕題黑齒”之句。這些記載說明,大約在戰國時期,確有“雕題”之人在古代中國的南方活動。

“雕題”地處何方?吳永章在《黎族史》中寫道:“雕題,確系海南黎族先民。理由有二:一是從地望,與交趾相提並論,且屬‘交州’‘南裔’。上古時代的交趾,系指嶺南一帶地;漢代的交州,也轄嶺南境。故與海南地域相符。一是從習俗,黎族長期流行綉面、文身。從唐宋以後,記載不斷,所謂唐代崖州(治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人皆彫(雕)蹄(題)鑿齒,綉面鼻飲,是其異也’可證。”吳永章從地望和文身習俗兩方面證明古代的雕題確處今日的海南島境內且雕題之人正是黎族的古代先民。

文身,黎語稱“tak′ngou”1,即用丹青2刺紋。黎族的文身不只限於額頭,而是包括頭部和身軀。頭部包括面部紋,軀幹包括頸部紋、胸部和背部紋、臂紋和手紋,腿部包括大腿、膝蓋和小腿紋。正如歷代注家所,“雕文,謂刻其肌。”3“雕題國,畫其面及身,刻其肌而青之。或若錦衣,或若魚鱗。4“非惟雕額,亦文身也。故仲雍居吳、越,《左轉》雲‘斷文身’。”5至今,在黎族地區,年長女子的紋身,便是雕題之俗的印記。

(二)“儋耳”或“離耳”之稱

“儋耳”,也寫作“耽耳”“聸耳”或“擔耳”。

“儋耳”作為族名,與兩種習俗有關。一說與文面有關,見於東漢楊孚的《異物志》:“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頭皮尾相連,並鏤其耳匡,為數行,與頰相連,狀如雞腹,下垂肩上。”另一說法與耳飾有關,如《後漢書·南蠻傳》卷七六:“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東西千里,南北五百里。其渠帥貴長耳,皆穿而縋之,垂肩三寸。”

上述有關儋耳之俗,至現代仍能在海南島黎族地區見到其痕迹。如婦女文面的文樣,就有從兩頰連耳廓下垂至頸項及肩胸的;又如樂東等地黎族婦女的耳環,又大又重,把耳垂拉得很長。

“離耳”,《山海經·海內南經》卷五:“泊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晉人郭璞註:“離耳國,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即儋耳也。在珠崖海水中。”可見,《海內南經》所說之離耳即儋耳,而且離耳之名,先於儋耳,是海南地區的早期居民。

儋耳、離耳,由生活習俗而成為族名,指的是生活在海南島的駱越之人。漢武帝置儋耳郡時,儋耳又成為地名。到了唐代,儋耳族人之稱已消失。

(三)“貫胸國”與“穿胸民”之稱

“貫頭”穿衣之說,始於漢人。楊孚在《異物志》中,引《太平御覽》卷七九○記述:“穿胸人,其衣則縫布二尺,幅合二頭、開中央,以頭貫穿胸不突穿。”班固亦說:“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顏師古則釋為“著時從頭而貫之”;《漢書·地理志下》卷二八(下)載“穿中央為貫頭”。可見,“貫胸國”與“穿胸民”是由古代某些民族穿衣習俗而演化來的。至今,仍能在海南島見到身穿“黑色不開襟闊口無領上衣”的以“貫頭”法穿衣的黎族居民。

(四)“駱越”之稱

中國古族名。最早將黎族先民指稱為“駱越”者,當推漢人賈捐之。他在《漢書·賈捐之傳》卷六四直呼珠崖居民為“駱越之人”。後人也把黎族先民歸入“駱越”的範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族稱族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