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節歷史和牌匾、碑刻文獻(3)
(三)“世襲雲騎慰”牌匾。***清同治二年(1863年)春,清朝兩廣巡撫劉坤一增派數省清軍前往廣西慶遠清剿太平軍,慶遠知府張開嵩又下令毛南族團總譚壽儀率所統團練前往慶遠。當時,太平軍大舉進攻懷遠鎮,別的團練都被擊退,譚壽儀率團練獨自力拒,陷入重圍,后乘機殺出重圍,協同清軍收復慶遠府。過了幾天,太平軍重兵圍攻懷遠,張凱嵩傳令譚壽儀率部前往救援。譚壽儀及其手下拼殺勇猛,太平軍難以抵擋,於是夜襲圍殲其營地。雙方日夜混戰,譚壽儀受重傷陣亡,時年29歲。
因殲剿太平天國起義軍有功,慶遠知府張凱嵩被提升為廣西巡撫,並被授予“世襲雲騎尉”牌匾,蔭子一人。這一匾文,是查考清朝毛南地區團練與清廷之間的關係以及毛南團練在殲剿太平天國起義軍過程所起作用的重要文獻。
四、墓誌碑銘
對毛南族族源考究有重要意義的墓志銘主要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三月由譚有章立碑的《譚三孝墓舊碑碑文》和《譚三貴墓碑碑文》。譚三孝是譚三貴的八弟,兩人於明朝嘉靖三年(1525年)幾經輾轉來到思恩。譚三孝主要在下南鄉南昌屯一帶創業、生活,譚三貴主要在下南鄉儀鳳村生活。他們的墓志銘是研究毛南族譚氏始祖生平及創業經歷的重要文獻。都安縣《譚意公墓碑文》、宜州德勝鎮《譚榮建公墓碑文》是研究毛南族譚氏宗族離開毛南山鄉到鄰近縣市艱苦創業、生活史實的重要文獻。由毛南族著名文人譚秉鈞撰寫的《松仁屯譚超英公墓誌》概述了譚超英辦私塾、當團總處理政事的生平事迹,是考察清末到民國年間毛南族團練組織和私塾教育的珍貴史料。《譚冠元墓碑碑文》載:“譚冠元任地方公舉辦理團務二十多年……光緒末年,經理堵截游匪事宜,蒙上賞‘六品頂戴’……”該碑文為研究清代末年毛南族團練組織攔擊游匪的戰鬥史實和清代毛南族知名團總被清廷所授官階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譚上達墓是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鳳騰山古墓群中最有建築藝術價值的一座,探究與宣傳《譚上達墓志銘》對於進一步了解清代毛南族著名富翁譚上達的生平與進一步開毛南族的旅遊事業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五、家乘譜牒史料
家譜又叫宗譜、家乘、譜牒、譜系等,是一種記錄家族起源、遷徙、繁衍、家族事迹、家族人物世系和傳記之書。毛南族有記錄家史、族史的悠久傳統。毛南族的家譜大多保存於民間,其中不乏有着研究價值的家譜。目前,最有權威、最有研究價值的族譜是由縣職業高中退休教師譚宏宇為主編的2004年11月出版的《毛南族譚氏譜牒》。該譜牒分為史志、脈宗世系、文化、人物誌、跋記等編,若干個章節,是研究毛南族譚氏宗族族源、繁衍傳播、脈宗世系、民俗文化、著名人物的重要史料。《宜州市懷遠鎮譚村譚氏宗譜》是一部探究譚氏宗族在毛南族聚居地——三南地區以外創業、繁衍後代史實的珍貴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