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三節土族研究的相關論著(4)
碩士論文中,楊正君的《青海、甘肅河湟地區民族雜居地土族民歌研究》(華南師範大學,2004年)一文,對土族民歌進行了新的綜合性分類嘗試,並對其“互助”“民和”兩大色彩區的區域性特徵進行比較研究;賈霄鋒的《元明清時期西北與西南土司制度比較研究》(西北師範大學,2004年)一文,基於土司制度的整體性特徵,比較研究了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土司制度的區域性特徵;邢海燕的《土族口頭傳統的確認》(西北民族大學,2005年)一文,運用影視調查的手段,較為系統全面地梳理了土族口頭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並將土族口頭文學形式放回到相應的生活場域中,考察其與民俗生活的關係及變化過程;徐長菊的《以藏傳佛教為主體的土族民間多元宗教信仰》(西北民族大學,2005年)一文,主要對甘青地區土族的原始宗教、藏傳佛教信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李端的《土族“納頓”民俗活動中的舞蹈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一文,運用文化人類學理論和舞蹈生態學的方法,對“納頓”舞蹈進行了系統考察與研究;白錦繡的《青海土族文化資源與文化旅遊開研究》(山東大學,2006年)一文,在對青海土族文化旅遊資源進行全面介紹和分析的基礎上,剖析了青海土族文化旅遊開的現狀和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土族文化旅遊開的思路和策略;胡芳的《儀式與展演——土族納頓節儀式的文化展演研究》(青海師範大學,2007年)一文,從儀式的展演過程和表演藝術入手,較為全面地分析了土族納頓節的儀式過程和表演體系,並對其儀式展演的特性、文化意蘊、功能和現階段的變遷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學理歸納和分析;趙英的《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一文,從李土司家族的婚姻與家庭、宗族管理體制與土司承襲、軍事與經濟制度、喪葬與祭祀、文化與信仰五個方面對該家族制度作了較為全面的宏觀描述與微觀論證;蘇娟的《青海土族婚禮曲的研究》(都師範大學,2008年)一文,採用民族音樂學的理論和分析方法,對互助縣東溝鄉大庄村婚禮曲的音樂形態特徵、音樂文化特徵等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王金霞的《土族民間音樂》(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一文,對甘青地區土族民間音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宋錚的《土族〈格薩爾〉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09年)一文,從傳播、比較、文本程式分析三個角度對土族《格薩爾》的形成與自身特點、傳播現狀等進行分析,探討了史詩這一民族口頭藝術形式在逐步式微現狀下的拯救對策。***
3。研究論文
歷史政治土族族源問題一直是土族研究的熱點,許多學者對此見仁見智,他們的觀點體現在相關論文中。其中主張和支持吐谷渾說的有顧頡剛的《從古籍中探索我國西部的古代民族——羌族》(《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第1期),羋一之的《從李土司族譜談到吐谷渾與土族的關係及土族族源問題》《土族族源再考》,辛存文的《民和土族東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李文實的《霍爾與土族》,馬光星的《從土族的風俗以及口頭文學看土族族源》,呂建福的《關於土族族源諸問題之管見——評土族簡史有關論述》(《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第4期)等;主張和支持蒙古說的有李克郁的《土族族稱辨析》(《青海社會科學》1985年第3期),杜常順的《史籍所見明清西北地區的“土人”與“土達”》(《青海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李生華的《土族絕非吐谷渾後裔——對土族族源研究若干問題的思考》(《青海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楊沛艷的《關於土族族源爭論的幾個焦點問題》(《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等;陶克塔乎的《土族源流新議——兼談土族的歷史鬥爭》(《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土達原敘》(《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二文主張土族來源於明代的土達。此外,關於土族地區政治制度、人物方面的研究論文主要有秦永章、李麗的《明清時期土族地區的流官統治》(《青海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崔永紅的《明代土族名將李英》(《中國土族》2004年第1期),張生寅、崔永紅的《由〈西夏李氏世譜〉看李土司宗族內部的組織管理體制》(《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