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二節華南秦漢時期族群概況(2)

8.第二節華南秦漢時期族群概況(2)

其主要分佈在廣東潮州市及澄海一帶,以潮州楓溪鎮陳橋村和池湖風地遺址為代表。***各貝丘遺址是魚骨、貝殼、獸骨和人們生活遺物的堆積,說明當時在這裏的居民是以漁獵、捕撈為主的氏族和部落。

2。珠江三角洲貝丘遺址

其分為兩類:河岸型,分佈在南海、佛山、三水、高要及東莞、增城、博羅等地,以南海觀音廟口和高要夏江村的遺址為代表;海灣型,分佈在江門、新會、高明、鶴山等地。兩類均是以漁獵捕撈為主的氏族和部落,以新會羅山咀遺址為代表。只是河岸型的以捕撈和採集淡水或半鹹水貝類魚類為主,海灣型的以捕撈半鹹水以及廣鹽性貝類魚類為主。

3。沿海及島嶼沙丘遺址

其主要分佈於東起汕尾西至台山和雷州半島沿海,南達香港、澳門等島嶼,以環珠江口岸地區的深圳、珠海、中山、香港、澳門、新會及汕尾較為廣泛。當時的居民以漁獵和採集為生,以汕尾北沙坑,珠海淇澳島后沙灣及三灶島草堂灣,深圳鹽田為梅沙、大格沙,香港大灣、深灣、銅鼓洲、龍鼓灣,澳門黑沙灣等遺址為代表。

4。粵北山區遺址

其分佈在馬壩獅子岩山腰的石峽遺址下層和始興縣城南墨江沿岸中鎮村遺址下層,以農業為主1

5。八桂洞穴遺址

其主要分佈在廣西的桂北、桂東北、桂中、桂西南一帶,洞內堆積主要是螺螄殼,出土遺物雖仍以打制石器為主,但已有磨製石器和粗陶片出現,居民生活以漁獵為主。以桂林的甑皮岩、柳州的鯉魚嘴、那坡的感馱岩、大新的歌壽岩、平南的石腳山等遺址為代表。

6。邕江貝丘遺址

其主要分佈在左江、右江及其下游邕江、西江和柳江兩岸。由於這類遺址的地表常常暴露出大片的粉白色的蚌殼和螺螄殼,當地群眾俗稱之為“螺螄山”、“螺螄地”。由於這些遺址出土的磨製石器較多,表明當時的居民除以漁獵和採集為主外,已開始兼營農業。以橫縣西津、邕寧長塘、南寧豹子頭等遺址為代表。

7。北部灣海邊貝丘遺址

其分佈在防城港市和欽州一帶,以海生的斧足類、腹足類和軟體動物的硬殼堆積為特徵,並出土了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器、蚌器和陶片,當時居民以采蚝、捕魚為主,也上山狩獵和兼營農業。以東興亞菩山、馬蘭咀、杯較山和欽州的獨料等遺址為代表。

8。桂邕山坡遺址

其在廣西分佈很廣,桂北主要密集地分佈在全州、灌陽、興安等縣沿湘江及其支流兩岸,約有50處遺址,以全州的盧家橋、灌陽的五馬山遺址為代表,居民以原始農業和狩獵為主;桂中主要分佈在融水、鹿寨、柳江、象州、武宣、桂平等地,約有70處遺址,範圍各達1萬平方米,為廣西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最。桂東、桂東南和桂西南主要分佈地東從與廣東相連接的各縣往西,直達左、右江河谷地區,西與貴州、雲南出有肩石器的地區相銜接,北到柳州地區,以南寧地區最為密集,以大石鏟為特徵,以隆安縣大龍潭遺址為代表1。

9。閩江下游貝丘遺址

其分佈在福建閩江下游一帶,石器以錛為最多,陶器以幾何紋陶和繪紅色條帶、卵點的彩陶為文化特徵,當時居民經營農業並有達的漁獵經濟。以閩侯縣恆心鄉的曇石山遺址為代表。

10。台灣貝丘遺址

其分佈在台北、台南、高雄、澎湖等地,出土有打制石器、磨製石斧、石錛、石鏃等,骨角器與貝器主要是尖器和飾物,以及粗砂陶片,飾以粗繩印紋以及之字或條形畫紋,還有彩繪紋和貝印紋,以漁獵為主,兼以種植根莖植物,台灣學者稱之為“原始根栽農業”,以台北八里鄉的大坌坑和高雄林國鄉的風鼻頭等遺址為代表2。

這些考古材料向我們展示了華南的原始社會從舊石器時代中期到新石器時代的展軌跡,作為黃種人先祖之一的馬壩人、麒麟山人、柳江人、白蓮洞人、左鎮人等也就成了華南漢族的始祖,今天華南漢族的體質特徵與北方漢族之不同,其源蓋出於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二節華南秦漢時期族群概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