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節華北概述(7)

7.第一節華北概述(7)

二、華北漢族歷史展的基本線索

華北是漢族形成和崛起的中心地方,自春秋戰國華夏民族在民族融合中橫空出世,秦始皇統一中國並統一華夏民族后,漢承秦制,華夏民族在“大一統”中以華北為中心“舞台”展,轉化為漢民族。***

漢族形成后,華北的漢族在西漢以後的歷史展中經歷了兩次大換血,即一方面是華北漢族在中國大分裂的戰亂中紛紛向四處流徙,另一方面是北方和東北的少數民族族群不斷內遷華北,入主中原而紛紛漢化,使華北漢族像滾雪球一樣呈滾動式的展。

(一)兩晉南北朝時期華北漢族的南遷和展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在大分裂、大混戰中,華北漢族紛紛向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桓紛紛入主華北,在華北形成漢族與少數民族族群交錯雜居的局面。

史載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將洛陽200里內數百萬漢族強行西遷,此為華北漢族大規模外遷之始。而三國時從華北南遷的漢族大多在蜀國、吳國定居下來。從此華北漢族南遷的浪潮久興不止,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華北青、兗、冀州兩萬家漢族南遷入宋。

在華北漢族向四處流徙,紛紛南遷之時,北方少數民族族群大規模內遷進入華北,最典型的一次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將匈奴“聽其部落,散居六郡”1,並將居住在汾晉的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與此同時烏桓、鮮卑也紛紛內遷入華北,正如西晉初年郭欽上書所說:魏初人寡,西北諸郡皆為戎居,北地、西河、大原、馮翊、安定、上郡盡為狄庭矣。2

在華北漢族與內遷入主中原的匈奴、鮮卑、烏桓等族群交錯雜居的態勢下,在漢族與匈奴、鮮卑、烏桓等族群的互動中,華北漢族第一次大換血,像滾雪球一樣地滾動展了。

(二)宋元時期華北漢族的南遷和展

華北真是中國的多事之地。宋元時期宋與遼、夏、金、元的鼎立和對峙,使得華北又成了戰場,在大分裂、大動蕩中,一方面是華北漢族的紛紛南遷,另一方面則是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紛紛內遷華北,入主中原。

自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金軍佔領開封,徽宗和欽宗淪為俘虜,並挾在京宗室、大批工匠北歸的“靖康之難”始,華北漢族紛紛南遷,掀起了規模浩大的移民潮,據有的學者研究,估計在紹興和約簽訂前有500萬左右的北方移民遷入並定居在南方3,其中華北漢族應在一半以上。

就在華北漢族南遷的移民潮風起雲湧之時,東北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族群先是契丹人內遷華北的燕雲十六州,據有的學者研究,遼時定居在燕雲的契丹人的數量僅為11萬人4,而金時內遷華北的女真人和奚、渤海等其他東北少數民族族群有300餘萬人1,今京、津、河北、豫北是女真移民最多的地區。

這些入主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奚、渤海等東北少數民族族群在與華北漢族的互動中都走向了漢化的道路,到元統一中國時統統被蒙古統治者稱之為“漢人”,使得華北漢族完成了第二次大換血,又得到了滾動式的新展。

華北漢族經過了這二次大融合后,吸納了大批少數民族族群,混血而成為一個與秦漢時華北漢族的內涵完全不同的宋元華北漢族,但這時的華北漢族還不是現代意義的華北漢族,因為明滅元后,華北又生了歷史上有名的洪武大移民中的山西填河南、河北和山東的移民潮。

在這個移民潮中,遷入河南的移民大約有93。4萬人,其中山西移民佔了絕大多數,從山西遷入山東的移民大約有121。4萬人,從山西遷入河北的移民大約有32萬人,這次洪武大移民,山西填河南、山東和河北,初步奠定了現代華北人的基礎。但是明代洪武時期的華北漢族還不完全是現代意義的華北人,只是經過了永樂“靖難之役”后,北京成了明代的政治中心,大約有87。5萬南京人遷入北京城,有39。5萬人遷入順天府,華北漢族才真正走上了穩定和展的道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第一節華北概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