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節華北概述(5)

5.第一節華北概述(5)

山西的地理特點是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米左右,地表多覆蓋著深厚的黃土,習慣稱山西高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由於深受斷層作用影響及流水切割,整個高原嶺谷交錯。地形可分為晉中盆地、晉東山地和晉西高原山地等三區:晉中盆地縱貫中部,自北向南有大同、忻縣、太原、臨汾、運城等河谷盆地,都因斷層陷落而成。盆地底部由北部的海拔1000米逐漸降到南部的250米,並有桑乾河、滹沱河、汾河、涑水河等流貫其中,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晉東山地主要分佈於省境的東部與東南部,以太行山脈為主,自北往南還有恆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條山;山嶺多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山間有長治、平定、晉城、壽陽等較大的盆地;太行山脈聳峙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山間娘子關、天井關等是山西高原通向華北平原的天然孔道;北部有雁門關、平型關等內長城的險要關隘。晉西高原山地介於黃河谷地與晉中盆地之間,以呂梁山為主體,主峰關帝山位於本區中部,周圍山嶺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南部海拔1500米左右,黃土層厚達10~30米,被切割成無數溝壑,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流經山西省與陝、豫間斷層峽谷較多的地帶,在昕水河以南切穿呂梁山西南端,造成壺口瀑布及龍門等急流。壺口瀑布寬30~50米,落差20米,激流澎湃,聲震數里,十分壯觀。其他河流都為黃河、海河的支流,主要有汾河、涑水河、沁河等。汾河為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流貫中部盆地,全長716千米,含沙量很大。東部河流都屬海河水系,從北到南,依次有桑乾河、滹沱河、清漳河、濁漳河等。運城附近的解池(鹽池),是境內最大湖泊。

內蒙古的地理特點是全區基本上處在一個海拔1000米左右的開闊高原,地形可分6區,包括大興安嶺山地、內蒙古高原、陰山山地、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豐鎮丘陵等。內蒙古北部高原位於陰山山脈以北,包括東部錫林郭勒高原、中部烏蘭察布高原和西部巴彥淖爾高原,約佔全自治區面積的一半以上。地表起伏微緩,多寬廣的淺盆地;局部地方有波狀起伏的風蝕殘丘和流沙分佈;北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處,有一片礫石戈壁;高原上草原遼闊豐美,是我國優良的天然牧場之一。陰山山地橫亘本區中部,大部分海拔在1500~2000米,是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水嶺之一,陰山山脈南麓為斷層陷落的河套平原,相對高差達1000米,北坡較平緩。河套平原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與陰山山脈之間,海拔1000米左右;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叫后套平原,為黃河及其支流烏加河沖積而成;東部叫土默川平原,由黃河及其支流大黑河沖積而成,是著名的“塞上穀倉”。鄂爾多斯高原位於本區南部,東、北、西三面為黃河環繞,南界長城,海拔1000~1300米;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岩裸露,四周低、沙丘很多;桌子山聳立於西部黃河之畔,海拔達2149米;北部有庫布齊沙漠,南部有毛烏素沙漠;高原上鹽、鹼湖群廣布。豐鎮丘陵位於河套平原以東,是陰山山脈的東延部分,海拔多在1300米以上;山間盆地和平緩山丘交錯分佈,相對高差約300米;不少地方有火山熔岩形成的台地,山間盆地是重要的農牧區。內蒙古陰山山脈以北和鄂爾多斯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屬於內流區,河流較少,多為季節河;一些河流在低洼地區瀦水,形成許多大小湖泊。陰山山脈以南大部分屬黃河流域;黃河流經內蒙古西南部,流量大,流勢緩,多灌溉之利。區內較大的湖泊有烏梁素海、岱海、黃旗海、達布蘇鹽池、察汗淖等。

(三)華北的氣候

華北地區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故各地氣溫也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興安嶺山地位於我國最北端,冬季嚴寒而漫長,土壤凍結期長達半年以上。無霜期80~120天。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春季少雨而多風。內蒙古高原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涼爽短促,雨熱同季,但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僅150~400毫米,春旱嚴重,風沙較大。無霜期90~150天,不利於農作物生長。河北平原無霜期在200~22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上下,但年際和年內變化大;多雨年份容易形成洪澇災害,少雨年份往往出現旱災,春季降水過少,容易造成春旱,夏秋降水過多,常形成洪澇災害。山西高原與同緯度河北平原相比,不但氣溫低,而且也比較乾燥,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全年無霜期約150天(雁北地區最短為100天左右,南部盆地則長達200天以上)。全年降水量400~600毫米,由西北向東南遞增。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多暴雨,有時夾有冰雹;春季降水較少,春旱頻繁;由於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燕山南麓興隆、遵化等地,位於夏季風的迎風坡,年降水量超過700毫米。張家口一帶,因受小五台山的阻擋,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無霜期大部分在140~180天。黃淮平原地區因位於中緯度地帶,氣候上處於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區,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為2100~253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達50%~60%;每平方厘米年輻射總量為100~130千卡;年平均氣溫在12。5c~15。0c,比較適中,唯冬、夏氣溫變化較大,冬季寒冷,夏季乾熱,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一般較大,顯示出大陸性氣候的特點;冬季因受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的控制,寒冷乾燥,一月平均氣溫自南向北從2c下降到-2c,極端最低氣溫,大都在-23c~-12c;夏季全區乾熱,七月平均氣溫在27c~28c。全年無霜期為195~240天,春季氣溫上升快,蒸旺盛,土壤水分缺乏,常引起春旱。夏季因受太平洋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帶來豐富的雨量,全年降水量從北到南由550毫米增至1300毫米,以七八月份最多,佔全年降水量的45%~60%,常高溫、多雨同季出現;但是夏季降雨的集中性,又易形成澇災,秋季多晴天,雲量少,日照充足。山東西北平原地區夏季溫度較高,冬季深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全年無霜期為225~240天。年平均雨量六七百毫米,60%以上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常造成洪澇災害。冬雨較小,進入春季,由於氣溫上升快、風力強、蒸盛,又易引起乾旱。可見春季少雨容易乾旱,夏季多暴雨容易澇災是華北地區氣候的共同特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一節華北概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