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華中概述(2)

2.第一節華中概述(2)

華中境內河流除長江幹流外,主要有贛江、湘江和漢水,皆為長江支流。境內湖泊有鄱陽湖平原的鄱陽湖、洞庭湖平原的洞庭湖和江漢平原的湖泊群。鄱陽湖洪水期蓄水面積達5005平方千米,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洪水期蓄水面積為3900多平方千米,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江漢平原上分佈着大小湖泊1000餘個,其中最大的是洪湖和梁子湖。

湖南的地形特點是東、南、西三面環山而向北敞開,形成馬蹄形盆地,地形大致可分為洞庭湖平原、湖中丘陵、南嶺山地、湘東山地和湘西山地五區。洞庭湖平原位於東北部,由長江和湘、資、沅、澧四條河流沖積而成,同湖北的江漢平原連成一片,海拔多在50米以下,港汊縱橫,湖塘眾多,土壤肥沃,耕地連片,號稱魚米之鄉。湘中丘陵,包括雪峰山以東,武功山以西,八面山和陽明山以北,湘陰、益陽以南的廣大地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岡低丘廣布,多有寬闊的盆地和谷地,以衡陽盆地最大。衡山聳立在衡陽盆地的北緣,為我國名山之一。南嶺山地位於湘粵邊界;湘東山地屬湘鄂贛山地的西部,是湘江水系和贛江水系的分水嶺;湘西山地是貴州高原的外緣,區內的武陵源一帶,奇峰林立,洞穴幽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境內河網密佈,大小河流共有4700多條,以湘、資、沅、澧四條河流較大,都匯注於洞庭湖。湘江源出廣西東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長817千米,在湖南境內流域面積約85400平方千米,是湖南最重要的河流。沅江源出貴州東部雲霧山,水量僅次於湘江;資水源出廣西東北部苗兒山,縱貫湖南中部,灘多流急。洞庭湖西、南納湘、資、沅、澧四水,北納長江松滋、太平、藕池三口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岳陽縣城陵磯匯入長江。

湖北的地形特點是三面環山,向南敞開,略成一個不完整的盆地,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可分為江漢平原、鄂西山地、鄂東南低山丘陵和鄂東北低山丘陵4個區域。江漢平原位於本省中南部,由長江及漢水沖積而成,同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相連,合稱兩湖平原。平原上河道曲折,河網交織,湖泊密佈,大多是古代大湖雲夢澤殘留部分。鄂西山地多奇峰異嶺,森林茂密,是重要產林區。鄂東南低山丘陵屬湘鄂贛山地幕阜山脈向北傾斜部分,海拔在700米以下,平行嶺谷相間,沿河谷地為農業區。鄂東北低山丘陵位於鄂、豫、皖邊境,是秦嶺向東的余脈,主要有桐柏山、大別山,呈西北—東南走向,是淮河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經長期侵蝕,地面十分破碎,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下,個別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丘陵和平原都為農業區。

湖北境內大小河流有1100多條,以長江為主幹,支流從兩側彙集,形成單一的長江水系。長江自四川入境,橫貫全省,在枝江至湖南城陵磯之間一段稱為荊江,河道曲折,形成著名的“荊江河曲”,水位高出江漢平原地面。漢水又稱漢江,源於陝西省西南部,流至武漢注入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湖北省湖泊多分佈在江漢平原,共有大小湖泊千餘個,以洪湖、梁子湖為最大,可以調節長江、漢水的水量。

江西的地形特點是三面環山,地勢漸次向鄱陽湖傾斜。山地和丘陵佔全省面積的60%以上,地形大致可分為鄱陽湖平原、贛東北山地、贛中丘陵、贛東南贛南丘陵和贛西山地五區。鄱陽湖平原,亦稱豫章平原或鄱陽盆地,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為鄱陽湖水系贛江、撫河、信江、鄱江、修水等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面積約2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米以下,河渠交織、湖泊眾多,號稱魚米之鄉。贛東北山地包括懷玉山以及黃山的余脈,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0~1000米,個別山峰在1500米以上。贛中丘陵位於本省中部,絕大部分地區為丘陵和紅岩低丘,一般海拔300~600米,丘陵中有許多紅層盆地相間分佈,以吉安盆地為最大,是重要農業區。贛南贛東南山地位處省境東部和南部,屬武夷山地的西部和南嶺山地的北區。贛西山區位於省境西部,屬湘鄂贛山地的東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節華中概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