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15)

31.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15)

《元文類》卷四一《屯戍》載元統一后的駐兵制度,“及天下平,命宗王將兵鎮邊徼襟喉之地(如和林、雲南、回回、輝和爾、河西、遼東、揚州之類),而以蒙古軍屯河洛、山東,據天下腹心,漢軍、特默齊軍戍淮江之南以盡南海,而新附軍亦間側焉。蒙古軍即營以家,余軍歲時踐更,皆有成法。”這樣華北大地駐紮了不少蒙古軍人,他們世代駐守一地而不得變更便在華北定居了下來。

在內遷華北的蒙古人中還有因任官而內遷的,元朝法律規定只有蒙古人或色目人可以任達魯花赤,而到各地任達魯花赤的蒙古人往往攜家眷赴任,選擇較早並且環境尚可的任官地為定居地。如蒙古人塔本默色任衛輝路(治汲縣,今河南衛輝市)監郡,遂家汲縣。4

除內蒙古在元代已成為蒙古人居住的主要地方以外,元代將今北京市和晉冀兩省的北部,划屬中書省轄地。並定都大都城,因為以今北京區為中心的大都路是蒙古皇室、達官貴人和軍人最為集中的地方,蒙古移民較多。自世祖時起,在大都周圍先後設置左翊蒙古侍衛、右翊蒙古侍衛、隆福宮左右都威衛使司等蒙古衛軍機構,文宗時有百戶288員,統軍14000~20000人。1此外,在大都周圍的驛站也有很多蒙古族站戶,至元十八年(1281年)以這些站戶實行屯田。2

大都西面的大同路(治山西大同市,原稱西京,又稱雲州)和朔州由於鄰近塞北草原,是元代漠北蒙古人的主要遷入地之一。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隨阿里不哥南遷的一部分蒙古移民遷入兩地。3海都叛亂時,南遷的70餘萬人民大多散居兩地之間;至大元年(1308年)漠北貧民大量南遷,朝廷又將其安排在大同、隆興(今河北張北縣)屯田;延祐七年(1320年)又有一批蒙古人遷入大同一帶墾種。大同為朝廷安置此次南遷漠北人民的地區之一4,難免有許多人會定居在這一帶。

大都之南的河間路(治今河間縣)和真定路(治今正定縣)是蒙古軍的重要駐地。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朝廷曾賑濟兩路的蒙古軍人。此外,河間路轄下的清州(治今青縣)和滄州及靖海(今天津靜海縣)還是元朝重要的軍屯地區,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蒙古軍3000人在此屯田。5

大都以東的永平路(治今盧龍縣)是元後期蒙古人的一個重要聚居地。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朝廷於此置營,收養被賣到各地的蒙古人子女共3000戶,並立宗仁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統之。6

今華北的河南和山東兩省境內,在元代分別屬河南行省和中書省東南部。這個地區是金朝覆滅前的統治中心,在元統一全國之前又是宋元交界地帶,故屯駐的蒙古軍隊特別多。泰定四年(1327年)前後元朝在此屯駐11萬戶蒙古軍,其中河南省(治今開封市)以西3萬戶,以南1萬戶,以北2萬戶,山東一帶5萬戶。7這個地區又是元代屯田的重點地區,蒙古軍是屯田生產者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朝廷下令將黃河南、北的荒田分給蒙古軍耕種。8有時,還有一些蒙古平民自外地遷入河南,僅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一次遷入益都(今山東青州市)耕田的拔都兒部畸零戶便有347戶。1

4。內遷少數民族族群的漢化和華北漢族的展

少數民族族群的漢化是中國族群關係中一個十分突出的歷史現象,前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在中國歷史上生了一次波瀾壯闊的入主中原的匈奴、鮮卑、烏桓等北方少數民族族群漢化的運動。宋元之時,這種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族群再一次掀起了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漢化運動。

在中國這個封建中央集權制根深蒂固的國家中,少數民族族群的漢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必然受到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者所執行的政策的影響和規定。在中國歷史上,一則由於漢民族人口眾多,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在漢族人口的汪洋大海中,從鞏固統治地位出,就不得不同戰國時期楚將庄入滇“變服以其俗以長之”2一樣,實行漢化政策。二則由於漢民族的經濟和文化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所以按照“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即“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3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為漢民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所吸引,“在絕大多數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徵服后存在的比較高的‘經濟況’;他們為被征服者所同化”4。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1.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