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25)

41.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25)

貴州境內和雲南其他地區的況,亦與此大體相似。***如據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一四說:明中葉黔西平壩一帶,“自開建以來,百年於茲,漸被王化,風俗漸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矣”。普定衛則“附郭夷民五種,習尙不同,自立軍衛以控制,衛之熏陶,漸中原衣冠之俗,亦尚禮而重文袁服食器用、婚喪之禮皆可視也”。再如成書於明末萬曆年的《滇略》說:當時雲南境內已是“人文日漸興,其地夷、夏雜處,然亦蒸蒸化洽,淳樸易治,庶幾所謂一變至道者也”。

當然,以上所敘,主要是指靠內地區,在邊境沿線地帶和邊遠偏僻山區則又當別論,如直至清乾隆年間仍頻繁活動在中緬邊界境內外的“大西軍”余部後裔“桂家”,國內外學術界曾對其族屬是漢族還是“桂撣”(傣族,緬甸稱撣族),乃至“桂拉瓦”(佤族)、“倮黑”(拉祜族)爭論頗大。其實,如果從民族融合的角度着眼,自清初順治十五年(1658年)“大西軍”護送南明永曆帝逃緬,至18世紀中葉時被譽為“邊防兩虎”之一的宮裏雁率“桂家”稱雄於滇邊內外之時,其間已相隔100年左右約四代人,故而將其視為已經融入或正在融入當地“撣”(傣)、佤、“倮黑”(拉祜)等土著民族的漢人,似乎是更加符合邏輯的理解。

滇黔漢族的人口數量及其在區內人口總值中的所佔比重,是漢民族展史研究中必不可缺的量化指標。元代雲南行省轄下滇黔地區的總人口,《元史·地理志》失載。據清人馮蘇《滇考》稱,至元十三年(1276年)為128。7萬戶。折算下來可達500餘萬口,顯系偏高而不可信。另據《元世祖平雲南碑》載:為“總府三十七、散府八、州六十、縣五十、甸部寨六十一、見戶二十八萬七千七百五十三,分隸諸道,立中書省於中慶以統之。”這一數字,相對較為合理,但僅為元初雲南建省時的數據,以後當有所增長。據此,元初區內的人口總值大約為120萬,漢族人口以1萬人左右估算,約佔區內總人口的0。8%。

明代分省后雲南境內的人口,據《明史·地理志》記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統計數據為5。96萬戶,25。93萬口。至明中葉據正德《雲南志·賦役志》記載,弘治十五年(1502年)為12。69萬戶,折算下來為50多萬口。再至明末,據天啟《滇志·賦役志》記載為15。12萬戶,146。85萬口,較明初大約增長了5。66倍。以上數據,反映了明代雲南人口展的大致脈絡,但用來作為估算漢族人口的依據卻不可取,因為這些數字中應包括多種民族成分,而其本身又僅為民戶數,故而還需加以修正:先,假設明初民戶中漢族佔60%,約為15。56萬人;其次,按前舉18個軍衛計,屯兵為10。8萬人,加“軍余”(家屬)約為40萬人;合計兩項55。56萬人,扣除其中的回族等非漢民族成分,則修正值為50萬人較為可信。以後,按省內人口增長的同比計算,到明末為280餘萬。此外,還要注意到的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前後調入的約24萬駐屯軍,這些人若加上“軍余”合計可達100萬左右。但據記載可知,其中的大多數主要是用來防範麓川的進犯,大體上相當於今天的野戰部隊而顯然未納入地方戶口統計,同時亦當多未納入雲南都司轄下的衛所建制,故可暫且略而不計。

貴州的況與雲南有所不同,洪武年間因尚未建省而無統計數字,唯據其都司轄下25個軍衛計算加“軍余”約為50萬人,若以屯兵中的回族等非漢民族成分與民戶中的漢族相互沖抵,則亦大約為56萬人。后至弘治四年(1491年)有明確記載為4。34萬戶,25。87萬人。大致與雲南明初的數字相當。明末的人口數據,參照雲南的同比大約也達近300萬人。如此,則明代後期滇黔2省的漢族人口為580萬左右。

清代以後雲南人口統計數據較豐,特點是清初的人口基數較之明末有大幅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明末土司混戰以及“大西軍”擁永曆帝抗清、逃緬和清初以吳三桂為的“三藩之亂”等一系列的戰亂紛爭所致;另一特點是不再有軍戶、民戶的嚴格區分。清代雲南的人口,據清《皇朝文獻通考》記載,順治十八年(1661年)為11。76萬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為15。86萬丁,雍正二年(1724年)為14。52萬丁。而據道光《雲南通志》所載《案冊》的統計數字則為:乾隆十三年(1748年)有“民屯男婦”194。62萬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達308。35萬人,嘉慶元年(1796年)為408。82萬人,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達606。72萬人。再至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為720。99萬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1.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