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8)

24.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8)

早在曹魏之時,為“天下名騎”的三郡烏丸,其家屬住在指定的郡縣內,到魏文帝時,又將與漢人雜居的烏丸改成向政府交租調的編戶。4後來,隨着歷史的進步,到鮮卑拓跋部建立北魏之時,遷入內地的北方少數民族族群,其原有的氏族軍事組織不能再維持下去而漸趨於解體,遂與內地漢人民戶一樣同為“編民”了。《魏書·官氏志》云:“四方諸部,歲時朝貢,登國初,太祖(拓跋矽)散諸部落,始同編民。”《北史·賀納傳》亦云:“納從道武平中原,其後分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有的還“悉令造籍”1。這樣,“散諸部落”的結果,使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族群原來的氏族制度被粉碎了;而“分土定居”“悉令造籍”“同為編民”的結果,又使得遷入華北的少數民族族群各歸里甲組織,與漢族人民糅雜在一起了。

這樣,東漢末年以來,南匈奴入居塞內,並逐步南遷居於并州汾水流域;鮮卑慕容部和拓跋部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前燕、後燕、南燕、西秦及北魏等政權,大量遷居黃河流域;羯胡則徙居上黨武鄉一帶;原居湘、鄂一帶的部分蠻族也進入黃河流域,北魏宣武帝時,大陽蠻28000戶內附,李崇還將魯陽蠻10000多家遷至河北諸州及6鎮。在長城以內及黃河流域的廣大華北地區,造成了北方各族群大混雜的形勢,組成了一幅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族群交錯雜居的歷史圖畫。

(四)北方少數民族族群的漢化和漢族的展

民族大遷移造成了民族大混雜的態勢,民族大混雜又促成了民族大同化的風起雲湧。

所謂民族同化,即一個民族喪失本民族特徵,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不外乎有暴力和非暴力,或稱為強迫同化和自然同化兩種,但民族同化的途徑卻是多種多樣的。魏晉南北朝時北方各族人民大同化的內涵,就是漢民族同化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和部族,這個同化過程大致是經過下面三條途徑進行的。1。漢民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的影響

前述匈奴人遷入八郡之地,特別是曹操分匈奴為五部之後,在漢民族先進的農業經濟的影響下,世代以游牧為生的匈奴人逐漸定居務農了。《三國志·魏志·梁習傳》在敘述了匈奴壯丁經過改編調之後,“部曲服事供職,同於編戶”,“百姓布野,勤勸農桑”。匈奴人與漢人雜居愈久,則接受漢文化也愈深。魏晉以後,匈奴人都改用漢姓,用漢語了。如前趙稱漢王的劉淵,就以上黨儒生崔游為師,學習《易》《詩》《書》三經,尤好《春秋左氏傳》及孫、吳兵法,並博覽《史記》《漢書》漢民族文化史籍經典。劉淵子劉聰、侄劉曜都是精通漢文化的匈奴人。氐人也是這樣,魏晉時,氐人散居扶風、始平、京兆等地,在漢民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的影響下,漢語成了氐人通用的語。苻堅8歲從師學經,對經學造詣很深。他即位后,提倡儒學,很快漢化,“姓如中國之姓矣”1。鮮卑慕容部在建立前燕過程中,在漢族士大夫指導下,仿照魏晉制度,建立學校,自編漢語課本,“考試優劣”2。而顯赫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更是雅好讀書,手不釋卷,通五經百家文學,能文章詞賦。這些況,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所說:“在長時期的征服中間,文明較低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的場合上,也不得不和那個國度被征服以後所保有較高的‘經濟況’相適應;他們為被征服的人民所同化。”3所以《晉書·慕容廆載記》云:“遷邑於遼東北,於是漸慕諸夏之風矣。”可見漢民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對當時文明程度還比較低的北方少數民族和部族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的。正因為如此,慕容廆才坦然明:“吾先公以來,也奉中國,且華裔理殊,強弱固別,豈能與晉競乎?”4漢民族的這種吸引力,既是其內聚力的表現,又是其同化力的反映。這樣,文明程度較低的北方少數民族和部族,進入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后,如同進入大熔爐,在越燒越旺的漢民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的烈火中,無一例外地被漢民族同化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