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二節先秦華北族群概況(7)

15.第二節先秦華北族群概況(7)

華夏民族橫空出世之時,其民族的自我意識也開始產生。***它的表現就是春秋時期民族關係朝着民族大融合的大趨勢展的,同時,民族關係的另一個趨勢也得到了展,這就是隨着華夏民族的形成,其與周邊這些“夷、蠻、戎、狄”的民族界限更加明顯。先是地域界限自此明確固定下來,所謂“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觀念,正是這個時期形成的。春秋初期被稱為“諸夏”的國家,主要包括姬姓的魯、蔡、曹、衛、晉、鄭、燕,姜姓的齊、許、申、呂,子姓的宋,姒姓的陳等國。至於與“諸夏”對稱的所謂“夷、蠻、戎、狄”,則基本上不再指中原地區內的夷、蠻、戎、狄,而專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夷、蠻、戎、狄”了。其次,不同的民族語也明顯表現出來,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往都需“重譯而至”1,經過翻譯方能了解。其三,在風俗習慣方面的區別也更為突出。例如服飾,華夏民族是頭著冠,著笄2;而戎狄是“被”3、百越是“斷”4或“劐”5,西南諸少數民族則是“盤”6或“編”、“辮”7。華夏民族的衣服為右衽,夷、蠻、戎、狄則多為左衽。華夏民族行土葬,夷、蠻、戎、狄則或行火葬,或行岩葬,或行懸棺葬等。因此,所謂“尊王攘夷”口號的提出,從華夏民族形成的意義上來說,正是民族自我意識開始產生的集中反映。

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的結果,是華夏民族的橫空出世。但是,由於華夏民族是由夏、商、周、楚、越諸族,以及部分夷、蠻、戎、狄諸族共同體融合而形成的,而夏、商、周、楚、越諸族或源於炎黃集團,或源於東夷集團,或源於苗蠻集團,或源於百越集團,或源於戎、狄。因此,就造成不同地區的華夏民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展的不平衡。特別是諸侯國的林立,春秋爭霸的結果,使得華夏民族分成為許多族群,而成為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共同體。民族的不統一,反映到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語、文化以及地域上,是“田疇異晦,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語異聲,文字異形”8。這樣,經過春秋時期的諸侯混戰,到戰國初期的形勢是,在北起遼東,南抵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形成了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秦在西,齊在東,韓、魏兩國夾在中間的七大國,史稱“戰國七雄”。七國四周,還有宋、魯、衛、中山、越、巴、蜀等十幾個不同族群的中、小國。9在七雄鼎立的形勢下,華夏民族按地域分成了齊、燕、趙、楚、秦5大族群,在華北地區主要有以下族群。

(一)齊人

齊人是華夏民族在東方的一個主要族群,分佈在今山東。齊人建立的齊國在春秋前期,已是東方的大國,其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今山東臨朐),北至於無棣(今山東無棣)”1,背山面海,有魚鹽之利,但在齊襄公時由於政治黑暗,剝削殘酷,階級矛盾十分尖銳。齊桓公繼位后,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使國勢日益強盛。在春秋諸國中,齊國素以仁義著稱。齊桓公曾率軍北伐山戎,保衛了燕國。狄人侵邢,齊桓公又救邢國,並把邢人遷到夷儀(今山東聊城),另築新城以安置之。齊桓公救衛國,將衛的部分人口遷到楚丘(今河南滑縣)。史稱“邢遷如歸,衛國忘亡”。齊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為使他在諸侯國中的威信大增。難怪司馬遷稱讚齊國:“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2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東)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齊桓公並國三十,啟地三千里”3,成為中原諸侯的霸主,史稱齊桓公始霸。戰國時期,齊國為“七雄”之一,佔有今山東北部、河北東南部。齊泯王時,齊對外動了一系列戰爭,齊聯合三晉等國“合縱”攻秦,之後齊又與燕戰於桓之曲。但不久,齊因連年征戰,造成“民憔悴,士罷弊”的局面,公元前284年,燕聯合三晉、秦、楚大舉伐齊,齊大敗,從此,齊國一蹶不振。秦統一全國后,齊人也成了統一的華夏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第二節先秦華北族群概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