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二節先秦華北族群概況(6)

14.第二節先秦華北族群概況(6)

由於社會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着原始社會“無定處”9“不常厥邑”10的流動生活,見於記載的遷徙就有13次之多。但是,生產力的不斷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11)的記載就是一個信息。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而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

在商民族的崛起中,湯起了重大的作用,史載:“湯證諸侯”(12)“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1,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夏王桀敗逃而亡,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由於戰爭的需要,本來已是各氏族部落雜居在一起的,被商部落稱之為“邑”的城垣,由於保衛氏族貴族的安全和私有財產,更加展起來,因而各氏族部落間的雜居更加厲害。這樣,氏族部落的完整性受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氏族成員之間的血緣聯繫越來越淡薄。“邑”完全成了不同血緣的氏族部落成員雜居的古代都市。於是,到湯時,支持湯滅夏的“萬邦”2“萬方”3,就都是按地域劃分的人了。所以湯滅伐夏桀時動員說:“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爾無不信,朕不食。爾不誓,予則孥戮汝,罔有攸敕。”4表示只要積極伐夏桀,不管哪一個氏族部落的人,都可以受到酬勞;反之,則要受到處罰。故後來司馬遷說:商人“其後分封,以國為姓”5,而不是以氏族、部落的籍別為根據了,盤庚都殷以後,殷人就穩定地屹立於先秦族群之林。主要分佈在今華北的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以及華北周圍一些省的部分地區。

殷人是一個人文特徵十分鮮明的族群,他所用語的讀音雖已不可考,但他們創造的甲骨文已是一個體系完整精密的成熟文字,並初步具備了漢語語法的基本形式,句子的組成,主要是主語———謂語———賓語。他的經濟形成了以灌溉農業為主,農牧相結合的經濟類型,並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青銅彝器文化(簡稱青銅文化)。在殷人中盛行對祖宗一元神的崇拜,認為鬼神世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被稱為“帝”或“上帝”。事無大小,均用占卜,求告於祖先。把占卜當作溝通人神的工具,視占卜的吉凶為體現神和祖先的旨意。此即《禮記·表記》所云:“殷人尊神,率民從事神,先鬼而後禮。”與此同時還流行人祭,甲骨文中稱為“人禱”。人祭的況在考古現上令人怵目驚心,反映和表現了殷人“尊而不親。其民之敞,盪而不靜,勝而無恥”6的放蕩、兇狠、好勝的性格。在風俗習慣上尚白,重玉,喜用饕餮紋、夔紋和雲雷紋,用柏木為牌祭“社”,穿交頸、右衽、短衣、短裙,以農曆十二月為歲。稱年為紀。

三、華夏民族在華北橫空出世

平王東遷后,被稱為東周的周王朝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大趨勢之中,華夏民族在華北橫空出世。

華北,是夏、商、周三族活動的中心地區,尤其是河南及其附近地區,古稱“中原”1,又稱“中土”2、“中州”3、“中夏”4、“中華”。5而春秋時橫空出世的華夏民族的主要族群多建都於黃河中下游南北岸。戰國夏、商、周三族在中原這個民族大熔爐里融合、認同,並席捲了越、楚及部分蠻、夷、戎、狄,所以華北中原就成了華夏民族的搖籃。

春秋時期在中華大地上橫空出世的華夏民族,先秦的歷史文獻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尚書·虞書·舜典》有“蠻夷猾夏”的說法,《左傳》閔公元年又有“諸夏親昵”的記載。6有的又稱之為“華”或“諸華”。《左傳》襄公十四年中有“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的說法,又有“諸華必叛”7的記載。可見,古人時而以“夏”和“蠻夷”對稱,時而又以“華”與“夷”對稱,所以孔子乾脆視“夏”與“華”為同義詞,他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8最早把“華”“夏”連用的也是《左傳》,即《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云:“楚失華夏。”這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雖然春秋之時文獻中仍多以“夏”或“諸夏”,“華”或“諸華”稱呼在民族大融合的潮流中橫空出世的新民族,但隨着歷史的推移,“華夏”一詞遂成為這個新民族的族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4.第二節先秦華北族群概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