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為何孫中山要讓位給袁世凱(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楚望台的槍聲一響,革命的烽火很快燃遍全國,形成燎原之勢。統治中國268年的清政府在熊熊烈火中迅速地倒塌下去,“中華民國”在一片欣喜若狂的歡呼聲中誕生。
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從國外歸來,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誰也沒有料到,1912年4月1日,任臨時大總統才3個月的孫中山卻被解除了職務,把政權交給了袁世凱。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領袖、共和國的創始人孫中山讓位於清王朝舊臣、帝國主義走狗袁世凱,這是關係辛亥革命成敗的重大事件。當歷史的幕帳徐徐落下的時候,絕大多數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和立憲派都在為他們的這一選擇而歡欣鼓舞,只有當袁世凱稱帝的野心逐步昭然的時候,他們才現自己的選擇是如此的錯誤。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進行反思:為什麼當時會把民國的政權拱手讓給袁世凱呢?對這一問題許多歷史學家都曾作過解釋,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以為,孫中山先生讓位給袁世凱,不是某一個人的主觀意願,有其複雜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是歷史合力作用的結果。
先,南京政府的腰桿不硬,對袁世凱的個人誠信產生了幻想。辛亥革命剛開始取得勝利,革命營壘內部便已呈現出一派分崩離析的景象。當時,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產階級還沒有得到充分展,十分軟弱無力,它的核心力量——同盟會政治理論上非常幼稚,組織上也鬆散龐雜;他們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都缺乏深刻的本質認識;他們同廣大下層勞動群眾的嚴重脫離,使他們在異常強大的反動勢力面前感到自身缺乏力量;而地主階級反動勢力以及反對派的力量卻非常強大,虛偽狡猾、擁有實權的袁世凱成了反動勢力的核心力量。孫中山的“讓位”就是在這樣的階級力量對比下釀成的。
武昌起義時,孫中山正在美國北部科羅拉多州進行籌募革命經費的工作。他經過再三考慮,認為自己當前的主要工作,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樽俎(盛酒和裝肉的器具,代指宴席)之間”,他希望通過外交活動,斷絕清政府的後援,來一個釜底抽薪。結果,他沒有立即回國。這一着棋孫中山沒有走好,他沒有及時給革命黨人以具體領導,也沒有考慮革命政權如何建設。他在國外時,就已經聽到一種輿論,即如果爭取到袁世凱擁護共和制度,可以讓袁出任民國總統。孫中山原來對袁世凱的印象並不怎麼好,覺得此人“狡猾善變”,不太靠得住。但他又希望避免流血,儘早實現革命目標,只要推翻清政府,廢除帝制,即使是袁世凱出來當總統,也未嘗不可。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從國外歸來,面對着第一次各省都督代表會議通過的“若袁世凱反正,當公舉為臨時大總統”這樣的決議,他不得不承認這個既定事實。孫中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后,主張“讓位”的氣氛仍然籠罩着革命黨人,包括孫中山身邊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黃興、汪精衛、胡漢民等人。汪精衛曾行刺攝政王被捕而沒有砍頭,袁世凱在暗中進行了一些活動,所以汪精衛從清朝監獄出來后,立即主張“南北議和”,並派人到武漢說服黎元洪和黃興擁戴袁世凱為大總統。汪精衛甚至諷刺孫中山說:“你不贊成議和,難道是捨不得總統的職位嗎?”革命黨人的二號人物、擔任臨時政府陸軍總長的黃興,對袁既有顧慮,又存幻想。黃興說,袁世凱是一個姦猾狡詐、膽大妄為的人,如能滿足他的**,他可以幫助我們推翻清朝;否則,他也可以像曾國藩替清朝出力搞垮太平天國一樣來搞垮革命。只要他肯推翻清朝,我們給他一個民選的總統,任期不過幾年,可以使戰爭早停,人民早過太平日子,不好嗎?黃興的這種看法,在當時革命黨人中是很有代表性的,也完全符合當時孫中山的思想。孫中山認為清政府統治的結束就是革命的成功,而隨着革命的成功就會到來一個政治民主和工商業繁榮的好時代。他只求民國的招牌早早掛起,革命的形勢早早結束,好讓他在“安定的秩序”下完成自己的實業救國理想。因此,應該說,“讓位”是包括孫中山本人在內的大多數革命黨人的意見。“讓位”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歸咎於孫中山個人的失策是不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