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忍回首的民族記憶――“走西口”的悲情細節(3)

4.不忍回首的民族記憶――“走西口”的悲情細節(3)

這樣簡陋的住所,自然是風雨飄搖。***遇到下雨天,潮濕陰冷;風沙天,則更是危險。如果風沙很大,這個簡陋住所里的人,就有被活埋的危險。

悲細節之九:在當年走西口的浩浩流民大軍中,有許多人會一直走到今天的包頭。但要到包頭,途中必須穿過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的庫布其沙漠。庫布其沙漠荒涼無比,除了一些蒿草外,幾乎沒有其他任何生命跡象存在。走在這裏的人,只能瞅着零星的駱駝糞,憑着感覺與經驗,在沙包與蒿草中摸索着前進。

在山西呂梁山區,曾流傳着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羊倌趕着一群羊,正往前方走。正好遇上一個老熟人,那個熟人問:“夥計啊,準備去哪裏放羊呢?”羊倌回答:“我也不知道。”熟人很驚奇:“你不知道,那讓這群羊去什麼地方吃草呢?”羊倌說:“聽頭羊的,它把羊群帶到哪裏就算哪裏。”

在庫布其沙漠上穿越的那些走西口的流民們,正是和這位羊倌一樣:跟着感覺在走。但與羊倌不同的是,他們跟着感覺走是以生命為代價來冒險的。在沙漠裏一旦迷路,就隨時有送命的危險,所以當時人們把庫布其沙漠稱作“鬼門關”。這些可憐的走西口的人,知道穿越“鬼門關”時性命難以保證,有的出前就在家為自己燒了“離門紙”。

悲細節之十:山西文學院專業作家燕治國1946年生於山西河曲縣,是走西口人的後人。他在散文《河曲風》中這樣深地回憶:“我家裏幾代人都走過口外。我很小的時候,曾經在村口跪迎過爺爺的屍骨。走口外的人若是病死他鄉,棺木便用沙厝在那裏,待到世道好些,棺木也輕了,便用牛車緩緩地送回口裏來。棺頭蒙紅布,棺前裝活公雞,送靈的人一路喊着死者姓名,不斷聲地說:‘回去哇、回去哇……’迎靈的則跪行哭應道:‘回來了、回來了……’”

悲細節之十一:山西省汾陽縣陽泉村的田林茂先生,曾寫過一篇回憶文章《血染晉商之路》,敘述了他祖父走西口后,在庫倫死於非命的悲慘故事:

祖父所在的商號是“林盛元”,總號設在庫倫,在恰克圖、烏梁海、后小河等地都設有分號。“林盛元”的東家是走西口過去的,也是汾陽老鄉,家是田屯村的。祖父在西口外經商二十五年,共回家省親六次。每回一次家,途中就要走一年半。那時在口外工作的晉商企業的員工,一般是好幾年才能回一次家。

祖父所供職的“林盛元”是庫倫實力雄厚的三大商號之一,所謂樹大招風。那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庫倫的地方治安不力,社會秩序相當混亂。一天深夜,二十多個土匪闖進了“林盛元”商號院內,全都荷槍實彈,凶氣十足,狂喊嗷叫,要商號交出五千塊銀元,否則就殺人放火。

當時的形勢很危險,商號的財產與員工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脅。幾個負責的掌柜都嚇破了膽,哆哆嗦嗦地躲藏在後院的地窖里不敢露面。員工們都推說掌柜的外出不在,櫃裏沒有那麼多錢可以拿出來。匪徒們一聽,二話不說就動手打人,並用刀捅傷了幾個夥計,一個傷重者已倒了下去。匪徒揚,如再不拿錢,就放火燒掉“林盛元”。

就在這千鈞一之際,祖父毅然站了出來,自稱是三掌柜,與匪徒面對面談判。祖父靈機一動,提出要到另一家商號“三盛奎”去借錢,匪同意后,派兩匪徒持槍押着祖父去。走到大街的一個巷口時,祖父拚命掙脫,飛跑向對面的府門,準備報案,向官警求救。兩匪徒一看況有變,慌了神,隨手向祖父開槍射擊,祖父倒在了血泊中。槍聲驚動了官警,土匪急匆匆地逃走了……

悲細節之十二:在沒有現代交通運輸工具的明清時期,畜力,特別是騾馬和駱駝便是最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尤其是在晉商當年走西口所經過的北部沙漠地帶,運輸商貨和銀兩的主要是駱駝。於是駝運店也就應運而生了。當時歸化城裏最大的駝運店是“興盛奎”,承攬商貨與鏢銀的長途運送,這家商號重誠信,講信義,很受客戶的信賴,在江湖上一直口碑載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不忍回首的民族記憶――“走西口”的悲情細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