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諸葛亮的“隆中策”(3)

7.諸葛亮的“隆中策”(3)

當曹操敗退,原本是主要矛盾的曹與孫、劉的矛盾,隨着北方壓力的減輕退而成為次要矛盾。***戰略要地荊州的歸屬問題,使得孫、劉之間的矛盾逐漸上升。如何處理孫、劉關係,是否繼續維持聯盟,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也是一個戰略原則問題,將是能否真正建立和維持“鼎足”格局的關鍵所在。戰後諸葛亮趁周瑜和曹仁廝殺之際,派兵巧妙地從曹軍手中襲取南郡、荊州、襄陽,為劉備謀取了安身立足之地;而周瑜空費兵馬錢糧卻一無所獲,必不會善罷甘休。在這個問題上,既不能放棄荊州這塊根據地,也不能由此引起孫、劉自相殺伐。諸葛亮從維護聯盟大局出,靈活處理矛盾。他勸劉備“立紙文書,暫借荊州為本,待我主別圖得城池之時,便交付還東吳”、“今只要兩家和氣,休教曹賊笑話”。當劉備要求都督荊州全境、孫劉聯姻之事傳到曹操之耳時,他正在寫字,竟“手慌腳亂,投筆於地”,可見曹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劉備向西展佔領益州入川,關羽鎮守荊州。諸葛亮鄭重叮囑關羽牢記“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八字方針,關羽沒有真正領會其重要意義,而是兩個拳頭打人。當曹操誘使孫權聯攻荊州時,孫權派諸葛瑾上門找關羽“求結兩家之好,并力破曹”,關羽卻口出狂拒絕聯姻,觸怒了東吳,使得孫劉聯盟破裂,給孫權以可乘之機。因此就在關羽北拒曹操節節勝利之際,急功近利的孫權乘機“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造成荊州失守、關羽敗亡的慘劇。劉備的版圖頓時削減了一半,給蜀漢統一大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這種況下,諸葛亮仍以大局為重,不主張東征伐吳;而劉備不理解伐吳與蜀漢存亡利害相關,怒衝冠為義弟報仇,聽不進諸葛亮、趙雲的勸阻,將十幾年辛苦經營的局面置之不顧,定下先滅吳后滅魏的錯誤決策,傾舉國之兵討伐東吳。這場戰爭極大地損傷了蜀漢的元氣,蜀漢政權從巔峰一落千丈,往日興盛景象一去不復返,劉備也走上覆滅之路。雖說關、張、劉三人之死各有原因,或驕傲自大,或粗暴寡恩,或義字當頭,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貫徹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以致孫劉聯盟破裂。諸葛亮隆中擬定的從荊、益兩路北伐的鉗形攻勢計劃,也成為永遠無法實現的空想,從而使後世同蜀漢事業的人們,面對滔滔東逝之水,抒“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感嘆。

劉備創業未半,飲恨白帝城而終,將風雨飄搖中的蜀國和懦弱無能的幼子託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丞相獨立支撐起蜀漢江山,這就為調整政策,重修東吳舊盟提供了可能。吳、蜀化干戈為玉帛,一洗前朝舊怨,從此斷絕同曹魏的關係,重新貫徹了“隆中策”的外交路線。吳、蜀重修舊盟,令曹丕大驚,親征伐吳。諸葛亮派趙雲領兵出陽平關直取長安,從而協助了東吳戰勝魏軍。

孫權稱帝,引起蜀漢朝臣不滿。諸葛亮卻派陳震為使前往祝賀,並寫下“絕盟好議”說服群臣認識此乃抗曹的需要,亦可免除蜀漢北伐時的東顧之憂。因此,在劉備死後的幾十年裏,蜀國和東吳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盟邦關係。不僅未生衝突、戰爭,東吳還曾出兵配合諸葛亮的北伐。吳、蜀兩國成掎角之勢牽制着魏,誰也消滅不了誰,使弱小偏僻的蜀國能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維持近半個世紀之久。這是由於正確貫徹執行了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顯示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恢復孫劉舊盟,平定南方叛亂,解除了後顧之憂,諸葛亮便進一步“治戎講武”。他親率大軍六齣祁山,以一州之地與力量超過自己數倍的魏國抗衡,將一生的最後歲月全部投身於北伐事業。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同時也包含着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息,直到以身殉職的可貴品質。如果不是劉備而是劉禪,別說三顧茅廬,就是八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佐,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超越了單純的“愚忠”的範圍,這樣的“知遇之恩,死而後已”有很大的愛國愛民的思想成分。正因為愛國愛民,諸葛亮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完成理想事業,也極為符合當時人民群眾的某些願望和要求。杜甫在《蜀相》中對諸葛亮為國家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的精神給以崇敬,並抒了對一個未完成事業的賢相惋惜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史上的二把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歷史上的二把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諸葛亮的“隆中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