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諸葛亮的“隆中策”(2)

6.諸葛亮的“隆中策”(2)

三顧茅廬時,諸葛亮二十七歲,他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大勢,提出鼎足三分,聯孫抗曹,進而統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策”。《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家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隆中策”中,諸葛亮先以極高的戰略眼光系統地分析了當時形勢:“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當時曹操佔據中原,控制着中央政權,有絕對的政治、軍事優勢,因此應排除向曹操控制地區展的可能,暫時把他放在一邊。而劉備要“興漢室”、“伸大義於天下”的對象是曹操,現在雖不能與之抗衡,卻是爭奪天下的最終對手。那麼,聯合孫權就是不容忽視的策略手段。“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孫權集團的勢力僅次於曹操,根基較深,地勢險要,欲成霸業就要爭取他的協力合作,是戰略性的聯盟對象。諸葛亮不管曹操視為退,主動與孫權謀和視為進。

那麼,劉備應往何處圖謀展呢?第一步是奪取劉表的“用武之地”荊州,第二步再往巴蜀取劉璋的“天府之國”益州。佔據荊、益兩州作為根據地,建立基業,穩定後方;同時“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孤立曹操。諸葛亮就此提出了建立聯吳抗曹統一戰線的設想,這樣就可守可攻,能與曹操、孫權形成鼎足而立的局勢。

最後,待到時機成熟就可圖謀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分兩路動北定中原的強大攻勢,收復長安、洛陽,擊滅“漢賊”曹氏集團。到那時,東吳也只有納土歸降的出路了,實現最終政治目標,成就統一帝業了。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統率八十萬大軍飲馬長江,席捲荊襄,直逼江南。想乘勢一舉殲滅佔據江東的孫權及正待展地盤的劉備,從而吞併天下。當時劉備僅一萬兵力,孫權也只有五萬精兵。曹操的一紙討伐檄文傳到東吳,令孫權集團一片震驚,主戰與主和兩派爭鬥激烈。主和派佔上風,孫權則動搖難定。在這種危急複雜的況下,諸葛亮肩負起聯吳抗曹的重大使命,作為劉備一方的代表,隻身出使江東,與東吳上下各方進行斡旋、說服和鬥爭。

諸葛亮的出現引起了投降派的敵意,面對以張昭為的文官集團的挑戰和責難,他義正詞嚴、口若懸河,從容不迫地運用多種語技巧“舌戰群儒”,將投降派的觀點一一駁倒,使群儒“滿面羞慚”、“盡皆失色”,基本上掃清了東吳集團內的降曹論調。

面對東吳主戰派將領周瑜的擺架子、賣關子的態度,諸葛亮又用激將法,正話反說,“曹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為敵。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又從其痛切之處着手,巧妙改動《銅雀台賦》,提議只要獻出“二喬”送與曹操,如范蠡獻西施之計,保證能讓曹操百萬雄師卸甲卷旗而退。年輕氣盛的周瑜果然勃然大怒,出“吾與老賊勢不兩立”的宣,並求孔明助他一臂之力,激勵周瑜協力抗曹的目的達到了。

再說諸葛亮在曹兵敗潰的亡命途中,令關羽把守最後一道防線。曹操被捉,“義重如山”的關公卻動故舊之而放虎歸山,這就是後人評說不一的“華容放曹”。惋惜之餘,掩卷思之,並不是諸葛亮用人失誤,使曹操得了逃逸的機會;而是諸葛亮以大政治家的眼光把握全局,看清了孫劉聯軍打敗曹操后的形勢。此時劉備力量還很弱小,若殺曹操,其子必置東吳於不顧而傾力復仇,劉備將腹背受敵,北方將重陷軍閥混戰的局面。況且曹操戰敗,已無南下進攻、消滅孫劉聯軍之力,而弱小的劉備就能在曹、孫之間並立,在互相牽制的間隙中爭取時間、積聚力量,進而展地盤。權衡利弊,諸葛亮寧願暫且放掉曹操,以便統一北方,形成鼎足之勢,才能有機會圖謀天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史上的二把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歷史上的二把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諸葛亮的“隆中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