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所以,當得知那個在他們家養傷多日,一直以為是東方凌游遠房外甥的人,竟然就是當朝太子殿下后,周致遠三兄妹人都懵了。
周致遠先前便已經知道了紅薯高產的事情。
見一眾官員都是為了紅薯來了,周致遠行過禮后,便同手同腳的隨着季雲舒一起,領着眾人往後院菜地走。
菜地里的紅薯,季雲舒只挖了一點點,自家吃個新鮮。
其餘的全都還長在地里。
對於紅薯的高產,哪怕是說上一百句,都沒有讓人親眼看過,來的更直觀,更真切。
親眼看到紅薯從地里挖出來,當場上稱稱重的情景,這衝擊想必更讓人印象深刻。
所以季雲舒才一直留着後院菜地的那些紅薯。
為的就是這一天。
也不用另外再喊人幫忙,太子祁璟點了幾個官員,先丈量過菜地后,便讓手下的人開始挖紅薯。
先挖出來一些后,官員們湊上前輪番仔細看過後,有人也挽起了衣袖,親自上手去挖。
藤蔓下的紅薯成串結着,個個都比成人的拳頭還要大。
有那精於農事的官員,只這一打眼,便已能在心裏估算出個大致的產量了。
只這麼幾分地,結出來的紅薯就起碼得有三四百斤。
比起稻菽等農作物來說,確實高產。
若是能在整個大興朝都推廣種植,每戶種上個兩三畝,想來荒年也不會餓死人了。
想到一代代人追求的天下無餓餒的理想,很有可能就要實現,眾人心頭便是一陣激動。
待將所有的紅薯全都挖出來,上秤稱重。
記錄的官員看到稱重后,得出來的數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整個人一時間都呆愣在了原地。
祁璟雖然知道這紅薯的產量必定極高,但是卻還沒有正式稱量過。
所以對於欽差們稱量后的結果,他也很重視。
此時見稱量已經結束,下面的人卻遲遲未報畝產是多少,他不由得皺了皺眉,出聲問道:“畝產的結果可算出來了?”
那記錄的官員這才回過神來,結結巴巴答道:“回稟殿下,已經算出來了,畝產是一千三百斤!”
此言一出,不僅一眾官員們驚呆到失態,就連外圍看熱鬧的百姓,聽到“畝產一千三百斤”這幾個字后,都忍不住發出一陣驚呼聲。
只是礙於守在周家的那些官兵們,這才不敢大聲喧嘩,更別說擠進周家院子裏去看看具體情況了。
先前周家院子裏的那陣仗,他們是看見了的。
雖說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看到那麼多的大官在院中跪拜,就連他們東陽縣的縣令老爺也在其中。
百姓們雖沒什麼見識,卻也有自己的智慧。
只這陣仗,便讓他們明白周家這是來了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但是這會兒聽到“畝產一千三百斤”這句話,圍觀百姓們便好似往燒熱的油鍋中澆了水一般,噼里啪啦炸了起來。
農人靠地吃飯,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的耕耘,就是為了秋收時能多收哪怕一捧糧食也好。
然而哪怕是上等的肥田,一季稻穀也就是三百多斤。
所以一聽到畝產一千三百斤這句話,怎麼能不讓他們心緒激動?
對農人來說,什麼貴人不貴人的,都沒有糧食重要。
雖然礙於那些官兵,他們不敢進周家院子裏去打探,但是卻都掂着腳,伸長了脖子往周家院子裏看。
甚至有很多人,已經七嘴八舌小聲的議論了起來。
“周家這是種了什麼東西出來,一畝地竟然有一千三百多斤?”
“連大官都來了,肯定是好東西!”
“我聽我兒子狗子說過,那東西叫紅薯,是季丫頭種出來的,致祥拿給他和大柱吃過,又香又甜特別好吃!”
“真的呀?這麼好的東西,若是我們也能種……”
眾人聽得這話,心思紛紛都動了起來。
畝產一千三百斤呢,哪怕只種上兩畝,家裏也能頓頓吃飽飯了,再不必似從前那般,除了農忙時節,因為要乾重活,必須吃個十成飽。
其他時候,只吃個五成飽,甚至到了冬天,因為少動彈,只吃個兩三成飽就行了。
鄉下人家,一年到頭大半時候,幾乎都在餓肚子。
可是如今有了紅薯這高產良種,興許以後就日子就好起來了!
然而,看着眼前里三層外三層,將整個周家都團團圍住的官兵們,眾人原本激蕩的心情,又忍不住沉寂了下去。
這些官兵是為了周家的紅薯來的。
挖出來的那些紅薯,他們八成是要帶走的。
怎麼可能分給他們這些小老百姓?
只是不知道,季雲舒手裏會不會留下一些來?
若是她手裏有,能不能分給他們一點?
哪怕是讓他們花錢買都行。
實在是畝產一千三百斤這個數字,太過於吸引人了。
若是能弄到這良種,種上一畝地,抵往年種三四畝的收成。
這樣的高產,哪個農人會不瘋狂呢?
一時間,眾人都把心思轉到了季雲舒的身上。
有那平日裏和季雲舒關係好的,便想着回頭該怎麼找季雲舒說話,好讓季雲舒能勻一些種子給自家。
而與季雲舒關係不好,甚至交惡的人家,此時則是悔青了腸子,恨不得抽自己幾巴掌。
得罪誰不好,為什麼非要去得罪季雲舒呢?
一想到先前季雲舒的作坊招工,那麼好的差事,他們沒被選上,就已經夠懊悔的了。
若是這畝產一千三百多斤的高產良種,旁人都能找季雲舒要到,偏偏他們沒有……
一想想種了高產良種的人家,到了秋收的時候,一畝有上千斤的糧食。
而他們一畝卻只能收個二三百斤。
光是想一想這對比和差距,便已經讓他們心疼的直抽抽了。
那幾家與季雲舒關係不好的,當即打定了主意,回頭要尋個機會,與季雲舒將恩怨化解開。
冤家宜解不宜結呀!
這個道理,直到今日,他們方才深刻明白過來!
丈量,挖掘,稱重……
忙碌了一整天,直到日近西山時,一眾官員才離開榕樹村。
太子祁璟並沒有走,仍舊如先前那般住在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