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亡國男配白切黑(一百三十)
太子眼神真摯,毫無作偽之色,一言一語皆出自肺腑,令孟國皇帝不禁有些動容,為方才那一瞬間的懷疑感到羞愧。
再一看太子眼裏含着的淚光,孟國皇帝忍不住嘆了口氣,站起身,摸摸他的頭,試圖安撫他的情緒。
突如其來的親密舉動叫太子愣了下,意識到自己的聲音有些大了,便順勢半跪在地,如小時候那般任由父皇揉搓他的頭髮。
半晌,孟國皇帝低沉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太子,父皇明白你這麼激動不過是害怕我遇到危險,寧可自個兒頂上,也不要我直面殺機。”
“但父皇等這一天真的等得太久了,久到一度以為此生再無望洗刷恥辱,只得如列祖列宗那般將希望寄托在後繼者身上。”
“豈料上天待我不薄,峰迴路轉,竟讓我等來了孟國一朝翻身得以揚眉吐氣的絕佳時機,如此,我又怎能不去親眼見證?”
太子眨了眨眼,抬頭,想要說些什麼,卻在對上孟國皇帝微紅的眼眶時,自覺的閉了嘴。
將太子扶起,孟國皇帝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道:“這次,且成全父皇,安心在宮裏待着,替父皇守好後方,不要讓任何人阻礙了父皇的腳步。”
“上陣父子兵,我在前方為孟國拼殺出一個嶄新的未來,你在後方作我最堅實的後盾,這是我給予你的最大信任,莫要辜負!”
“父皇,兒臣實在是擔心……”太子清楚這個時候合該順着孟國皇帝的意,不要再去反駁他,或是試圖左右他的決定。
但正如孟國皇帝說的那樣,時機難得,孟國好不容易有了可以凌駕於諸國之上的可能,勝利在望,在這個節骨眼上,若他出了意外,豈不是前功盡棄?
太子自然有能力應對孟國皇帝遭遇不測后的各種危機,可這麼一來,便給了他國撕咬孟國的機會,將大好的局面毀個乾淨。
因此,太子糾結了一瞬之後,仍是請求孟國皇帝坐鎮宮中,由自己替父上陣,若天公垂憐,自是皆大歡喜,若上天不憫,他也死而無憾了。
看着一再堅持的太子,孟國皇帝心裏又是感動又是無奈,這個孩子怎麼在這個時候犟起來了呢?
而夾雜在感動和無奈之間的卻是懷疑,懷疑太子如此迫切的請求奔赴前線,莫不是想藉著這個機會收服軍心,建立更高的威望?
孟國皇帝心知太子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他養大的孩子品質如何,他心裏還是清楚的,但卻無法控制住那一絲懷疑。
憶起過往,孟國皇帝忽然有些想笑,所以,他也沒能倖免,還是和那些逐漸老去的帝王一樣陷入了多疑的深淵中嗎?
待得鬢角斑白,看着能力出眾又備受臣子百姓信服的繼承者,他也會生出嫉妒之心,恨不能親手摧毀?
太子不知孟國皇帝內心的掙扎,想起一直以來藏在心底的疑問,孟國這次的高調舉動,終是問出了口。
“父皇,兒臣斗膽,在大戰將起前夕,請求父皇為兒臣解惑,這幾年,您和任吉等人到底在做些什麼?”
“倘若父皇非要兒臣留在宮裏主理朝政,兒臣自不會推脫,可兒臣想弄清楚孟國如今的形勢,以免在打理政務時忽的瞎了聾了,耽誤大局。”
話落,太子滿臉渴望的看着孟國皇帝,已經到了這個份上,該讓他知道的總該說與他聽了吧?
孟國皇帝卻皺起了眉頭,看着太子的眼睛,心底的懷疑越發的濃了,但不願說出口,免得覆水難收,傷了父子之間的感情。
只得擺擺手,暗示對方若還想做個孝順貼心的兒子便不要多問,只管做好自己委託給他的事便行。
見太子還要再問,孟國皇帝不免有些惱火,大聲的呵斥太子退下,太子咬了咬牙,到底沒說什麼,轉身離開了。
天家父子的一舉一動從來都是眾人所在意的,尤其是帝王與儲君之間的一個微笑,一個爭執。
是以,前腳太子從書房離開,後腳父子二人大吵一架的消息便傳遍了前朝後宮,叫眾人猜測紛紛。
仍然賊心不死的皇子們似乎看到了希望,不由得生出幸災樂禍的情緒。
呵,當上太子又如何,萬千寵愛又怎樣,一日沒能登基為帝,一日便如頭上懸着把大刀一般危險。
看看,這才多長時間啊,太子便惹怒了父皇,再往下,怕是和其他太子一樣走上遭到厭棄,遭到打壓,進而被廢的老路。
支持太子的朝臣不免憂慮,私下尋了他,勸他向皇帝服軟,趁着父子感情仍在的時候,妥善修復了,免得留下隱患。
太子冷靜下來后,也明白自己過於急切了些,哪怕是好意,卻沒有講究方式方法,更忘了他和父皇之間還有個“君臣之分”。
但要他馬上去求和,又怕父皇覺得他毫無堅持,心眼頗多,便想選個合適的時間,心平氣和的與父皇說一說,解開矛盾。
是以,太子沒有馬上行動,而是老老實實的待在東宮裏抄寫道經,日日食素,作反省狀。
孟國皇帝看着太子的表現,心下滿意,為免前朝後宮再起波瀾,便賞了太子,表明自己的態度。
這讓眾人摸不清方向了,或許帝王和儲君只是拌了幾句嘴,並未觸碰到原則,不然,陛下為何轉過臉就賜下珍品?
而在朝野民間猜測紛紛的時候,孟國行動了,兵發瑜國,雖說早有所料,但到了這一刻,仍叫世人震驚了,孟國居然真的舍近而求遠?
難道說孟國曉得了一些世人無法得知的內情,不敢對旻國下手,便選擇沖發展勢頭一片大好的瑜國下手?
那什麼孟國皇帝遇刺事件,大部分人是不信的,瑜國皇室的行事作風一直以來大家都有目共睹,肯定是孟國自導自演,蓄意嫁禍。
但眼下真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繼南部中部之後,西部和北部也將陷入亂戰,平民百姓逃難都不知該往哪個方向逃。
收到前方消息的宣子慶皺緊了眉頭,好在他早有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孟國休想像對付言國那般佔盡優勢。
何況瑜國這些年私下也沒停過研究,便是孟國真有什麼利器,亦絲毫不懼,硬碰硬之下,正好新仇舊恨一起算。
同一時刻,穆令爾換上鎧甲,做好了帶兵出戰的打算,如此背景之下,倒是沒人敢嘰歪一國皇后親上戰場於理不合等屁話。
相反,穆令爾親赴前線更能使人心安,畢竟她在軍營里的地位相當於洪流中的基柱,無可動搖。
而昔日李小寂在新兵營里的同僚,例如顏敏琛、楚世澤等人早已今非昔比,每個拎出來都能獨當一面。
他們已做好準備,只待上頭一聲令下,便能帶名下的隊伍奔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