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暹羅與霉國(二)
霉國對暹羅的關注於2戰後轉成善意的主因,源自於蔣光頭在華夏大6的全面失敗。冷戰的初始階段突然變成令人擔心的1陣強風,因為在意識形態曾米娜,紅蘇紅的擁有5億人口的亞洲巨人加入。美中雙方在2戰期間曾為盟友,而且都是聯合國新成立的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從1949年至1957年,美泰動態關係的特徵是1項共同信念,即結盟為明智之舉,不過並未迫切到任何1方必須跨出所謂的第1步,然而互利的關係1經確立,承諾升級的憂慮就油然而生:既有的政*治資本(暹羅)和物質資源(霉國)投資,是否過分影響了未來的投資?這1股張力將延續未來4分之1個世紀!
霉國和暹羅就是需要雙方所能提供的,而且不可能在別處尋得。2戰結束后,作為暹羅軍隊統帥的披汶欠缺士氣與軍需品,他需要加強‘原先打造他之人’的支持,作為暹羅行政長官之首,披汶又欠缺正治正當性,因此他需要擊退平民對手(帕儂榮)。於是披汶謀求武器、援助物資與戰時搜刮或上繳資產的使用權,霉國人愈來愈需要1個東南亞的軍政盟友,最好是1個既受信念且由盤算驅使的友邦。此外,披汶與眾多後繼者相仿,既不真正擁護或反對任何政*治意識形態,他與他的對手皆滿足此項條件。1949年美國歸還戰時資產,且於次年對暹羅發出3度要求,披汶視為機會並善加利用。
霉國極力要求披汶統治集團承認安南國的保大政權,且於韓國半島戰爭爆發后,要求暹羅回應聯合國請求的“所有可能支援”。披汶無視己方外交官員的意見,承認保大政權並允諾派遣4千人的部隊協助南韓國抵禦北韓國的攻伐。接着在1950年,霉國cia策劃着在華夏西南地區發起新的1輪動亂,這同樣需要泰方的默許、支援,甚至是直接參与。披汶再次無視了己方外交官員的反對,不僅同意為行動保密,且將在行動曝光時宣稱是泰方主動發起。
披汶的新決斷堪稱“物超所值”,立即獲取長久謀求的霉國軍武。霉國的國防部門在暹羅成立霉軍顧問團,展望以西點軍校的方針建立6萬多人的軍隊。1951年美國投入450萬美元的軍援,往後兩年裏投入軍援超過6千7百萬美元,且另行設立技術與經濟特別代表團管理經濟援助。然而1如白紙行動所證明,最重要的資金掩護在cia於1950年開發管理的計劃之下。與其他機構不同,霉國國會並未介入。在前世,有眾多霉國前戰略情報局人員派駐暹羅當地,霉國cia得以迅速行動,且有人際關係作為基礎。這包括與曼谷的精英家族聯姻,數量相當顯著。連霉國外交官都對白紙計劃1無所知,直至氣氛的英格蘭大使告知他們:“霉國人是暹羅政壇里看不見的手,而且cia的探員非常、非常有影響力。”
霉國cia主要施力於鮑和他手下的治安隊5,不過監督委員會的成員也包括沙立,這樣導致了暹羅治安隊5很快就成為比暹羅軍隊更加龐大的勢力,隨之而來的是正治對立。
1951年的1椿事件,彰顯了霉國人未經整合、且前後不1在暹羅建立分裂防衛勢力的致命後果。鮑企圖將海岸巡防人物交給自己控制的暹羅警方后,海軍利用1艘霉國疏浚船(曼哈頓號)的移交典禮,發動另1起未完成的政變。期間披汶被短暫押上曼哈頓號當人質3天的交戰導致3千多人傷亡。霉國cia支持暹羅警方而海軍打了敗仗,但是霉國大使向華府抱怨cia的私下行動與相互衝突的資助。
來自安南國的供產勢力逼近臨近的寮國,迫使霉國擴張防衛方針,聚焦於暹羅東北部。東南亞最早的‘贏取民心’政策自此上演:發展規劃、情報專案、醫療援助、基礎建設。1953年初,當霉國要求披汶同意聯合國支援寮國的請求,披汶無意讓霉國官府失望。
霉國cia與霉軍在利益和目標上的聯手,於隔年1位前戰略情報局人員就任大使時達成。此人是【野比爾】威廉·唐納文——唐納文是帕儂榮的支持者,也是唯1獲頒4種軍事徽章的人,他的任命克服了霉國國務院的強烈反對。
但是身為cia的共同創辦人,唐納文象徵著霉國情報網絡的進化,以及對於美國外交政策的防衛建制,迅速增加主導力量。類似作為將於接下來的2十年盛行於暹羅。披汶打造1支高效的美泰心理戰團隊,並在國內建立新的情報機構,由鮑擔任首領。cia將《供產宣言》翻譯成泰文,在本地培養對於供產組織滲透的恐怖,並且供應資金給新成立的亞洲基金會,讓他們印製反供教材給華人學校。1年內,邊防警隊、空中巡警隊和志願防衛隊相繼成立,鮑的身影皆於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1954年安南的奠邊府陷落後,霉國和暹羅討論從暹羅領土發動空襲,並且在暹羅土地上部署霉軍——獲得雙方同意卻延後執行。美泰與其他6個國家簽署《馬尼拉條約》,據此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西尼描述那是‘自由泰運動的快樂成果’。班雅拉春被派往東南亞條約組織辦公室,他將於2十年後成為駐美大使,且於近4十年後當上暹羅總理。儘管想要更堅實的條約,披汶無條件同意《馬尼拉條約》且率先簽署,並且確保組織的總部位於曼谷。
披汶希望平衡,甚至打破鮑和沙立的經濟基礎,以及幾近獨佔外資的華夏資金,他致力於新的霉國投資行動。持續的不穩定與貪腐使4人企業逼退,霉國的經濟援助卻突升。
《馬尼拉條約》簽訂前的4年間,暹羅獲得的美援約為每年900萬美元,在簽約隔年增加至超過4800萬美元,直至1950年代終結前未曾低於2600萬美元。披汶和鮑都在1954年赴美,競相爭取支持。雖然正式軍援於當年達到約4000萬美元,鮑延長他在金錢遊戲裏的領先地位,並且獲頒功績勳章。假使霉國國會掌控的霉國資金依舊是主要的挑戰,唐納文也淪為在華府為鮑遊說的大使。到了那種時候,暹羅外交部門已經與霉國國務院相仿。
披汶或鮑在意識形態上都不是真正的反供人士,他們會與供產組織為敵,僅僅是出於正治權宜與個人利益。到了1955年,對披汶而言狀況已大不如前,他的權力基礎迅速縮減。不僅由於美國饋贈的軍事資本大多流向鮑,甚至連較小的1塊都轉移給了沙立。駐泰大使唐納文也嚴重削弱了披汶的正治支持,而暹羅在野的皿煮黨,1如其硬軟實力受到霉國的漠視。
華夏對於挑戰且脆弱的《馬尼拉條約》而言或許過於強大,在此憂慮漸增下,披汶重拾他在2戰期間的模稜兩可態度。作為暹羅正治哲學的當代先鋒,要能超越其他所有國內與國際考量,獲取、維持且於必要時收回權力,披汶向華夏友好表態幾乎是必然的。
披汶曾在1950年拒絕承認新華夏的政權合法性,他原先表示將等待聯合國決定新華夏的地位,卻依舊較快、持否決立場的霉國決策。延續披汶在北韓國對抗新華夏的大膽舉動,隔年披汶唉聯合國加強力道,投票贊成針對新華夏的貿易與軍武禁運令。同1時期,在暹羅協助創建東南亞條約組織之際,新華夏也昭告世界自己願意接受中立的表象,並且縮小目標至新華夏視為敵對的國家。《馬尼拉條約》簽署的兩周后,京師方面斥責暹羅,把暹羅稱為勾搭霉國等帝國主義的東南亞的新‘殖民’勢力。
1955年,霉國與新華夏開放低層級談話,暹羅議會和其他國民意見開始批評披汶使用霉國軍武。披汶愈發感到孤立無援,公開重申將依照可能的聯合國決策承認新華夏的合法性。事實上,幾個月前披汶在印尼萬隆會議開始前曾私下接觸新華夏代表團,並與5豪先生會面。
縱然披汶捍衛東南亞條約組織、且拒絕討論關於如何對待暹羅華人的提議,他仍否認泰方將用不承認供產主義是1種意識形態。在暹羅獲取權力的手段總是開放協商。至於新華夏方面,仍舊堅持和平共處5項原則,擔保帕儂榮並未涉及泰族自治區,拒絕干涉暹羅內政。
披汶的反覆無常或許導致他與霉國的關係更加落居鮑之後,除此之外,霉國仍舊視兩人為1枚銅板的兩面、而非競爭對手。鮑無疑企圖利用霉國的不悅,1955尋求協助以反對披汶,卻在曼谷遭受狠狠冷落,赴華府的最後手段也同樣被拒。鮑不得不接受這件實質上的正治大事,並向暹羅國內的供產組織送上罕見的機會:他將尋求新華夏的支持!
當1位既不受歡迎也缺乏成效的霉國大使於那年晚了就任,暹羅的機會主義者可預期地整合協調,全速往東方靠攏。他們的代表在兩個月裏被京師方面接見兩次,第1次屬秘密會晤,第2次則公開且對霉國而言,是違法的。關於帕儂榮的相關事務,新華夏會給予更多保證,且正式邀請披汶出訪京師。而暹羅方面會撤銷部分貿易禁運,且計劃邀請京師回訪。
耐人尋味的是,披汶曾經默許1位心腹顧問私下裏將自己的兩個幼子送往京師居住,這或許是披汶向京師方面透露出自己正在積極尋求與新華夏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