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章心靈磁場的正向思維(11)

44.第四章心靈磁場的正向思維(11)

稻盛和夫認為,心有多重結構。***他說:“在心的正中間有靈魂,靈魂反覆進行輪迴轉生,載負經歷的過去。佛教把靈魂在過去經驗過的履歷叫做‘業’或者‘因果報應’。我相信在心的正中間有載負這種‘業’的靈魂”,“在靈魂的外側有考慮事物的理性(大腦的前葉),再外側有感和感覺(五感),此外,在最外側有本能。”

他所說的“心的結構”,實際上是人的意識現象和思維現象的不同層次,也就是說,心的結構從內側向外依次是靈魂、理性、感、感覺和本能。稻盛和夫的上述論述是建立在現代心理學基礎上的,“真我”或“靈魂”都居於心的內核部分,“利他之心”和“善”就是自於此處,心的層次由內向外依次降低。

稻盛和夫還用自己的理論來解釋倫理學上的一些問題。比如,長期以來存在着“人性善”與“人性惡”的爭論。

稻盛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他說:“心的外側從理性直到本能都被突破,中心的真我向外側顯現出來。這樣的人就是善的。理性雖然被剝離,但本能卻嚴密地包圍着真我。這些真我不能顯現出來的人就是惡的。”

可以看出,稻盛和夫是主張“人性善”的,“善”自於心的內核部分,是真我的具體化。有人之所以沒有表現出“善”,是因為本能沒有被突破。

稻盛和夫認為,心靈的磨練是人生最重要的內容。磨練心靈的最終目的是“顯現出真我”,即拋卻“利己之心”(並非真正的自我),揮出“利他之心”(真正的自我)。

“稻盛心學”與中國文化也有相似之處。“孟子、莊子、荀子以及以後的禪宗所說的心,是通過一種修養工夫,使心從其他生理活動中擺脫出來,以心的本來面目活動,這時心才能出道德、藝術、純客觀認知的活動。”

所謂其他的生理活動,即儒家所說之私慾。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寡慾”就是減少其他生理作用的干擾,這樣人的心性才能表現出來。道家講求“無知無欲”,“知”指的是成見。擺脫這些成見與私慾,才顯出心的本來作用。

綜合來看,中國文化、稻盛哲學對心的看法有一個共同之處:通過提高修養,最終使心的本性排除層層干擾和蒙蔽而體現出來。可見,稻盛哲學非常具有東方文化的特性。

這種正心修鍊指導稻盛和夫在經營京瓷公司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他在事業展上的遠見卓識和人格魅力,使得許多中小企業家為之傾倒,於是成立了以稻盛和夫為塾長的“盛和塾”。

按照盛和塾窗帘的目標和宗旨,“不僅要學習經營管理的技術和技巧,最為重要的,是要去‘思考、學習一個企業家應有的經營哲學、人生觀、價值觀,並將之化為自己所有,結合到實踐之中’”。這也是一種修鍊。

稻盛和夫除了結合自己的經營實踐講授何為經營、如何經營外,往往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經營中處在的問題,並從自己的經營哲學和經驗出,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基本、最具有創造力的是人,要不斷提高人的心性,以利他之心、關懷之心對待員工,努力提高全體員工的心性,上下一致,形成共同的目標和願景,且始終保持高昂的熱和拼搏的精神,幫助員工追求自己的目標,實現人生的價值,進而實現應有的社會責任。

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靈魂“以心為本”是宗教指導經營的產物。內心的思想是最本質的、最人性的。進而稻盛和夫將佛學的“慈悲為懷、自利利他、普度眾生”融入到企業管理之中,闡述了企業與員工、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形成了獨特的“以心為本”經營哲學。

大道至簡。稻盛和夫認為:無論是在人生中還是在事業上,要產生最佳結果,對事物的思考方法和心態都起着決定性作用,事業和人生成功的秘訣在人心。正如他自己所:“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鍊靈魂,使其再謝幕之前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稻盛和夫:最適合中國人的經營術(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稻盛和夫:最適合中國人的經營術(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4.第四章心靈磁場的正向思維(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