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出賣北方
韋昌輝不僅在軍事上反攻倒算,搞去軍事化,在北方的政治和經濟上,也是大行逆天之舉。
他把大量北方官僚都抽到南方去,讓他們帶人去開發相對原始的揚州和荊州等地。又派投降派官僚去北方,搜刮北方的民脂民膏,人力物力。
這個時候,陳長生已經和大梁的代表達成了一些關於共同開發大梁北方地區的協議。
這些協議包括,大涼利用自有資金,替大梁在北部州郡修建兩條鐵路線,用來連接大梁北部的大城市和工廠礦山。
大涼帝國幫助大梁建設兩座鍊鋼廠,並且提供技術和設備,幫助大梁培養相關人才。
大涼帝國每年替大梁培養兩百名留學生。用來接收並學習大涼先進的工業技術。
大涼帝國要借貸給大梁五百萬兩白銀的無息貸款,用來開發大梁南部貧困落後地區。
.......
這些條款表面上都是對大梁朝有着巨大的好處,看起來像是韋昌輝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讓大涼帝國對大梁進行了巨大的讓步。
但其實。
這個協議是大梁朝有史以來最喪權辱國的一個條約。因為大涼帝國為大梁做這些事情,並且提供那麼多錢款,其代價是用北方四州的領土權益來交換的。當然,韋昌輝還不敢公然將北方四州割讓給大涼帝國。
但是,大涼帝國卻變相的取得了很多至關重要的權力。
例如,幫助大梁免費修建鐵路。大涼帝國是要鐵路沿線左右各寬10公里或更多的地方作為鐵路專門用地。這些土地歸大涼鐵路部門所擁有並支配,為了保護鐵路沿線不被破壞,大涼帝國還有權派遣護路隊駐紮在鐵路沿線或者鐵路車站內。
這什麼概念?大涼修的不是鐵路,而是一條進入大梁腹地的戰略通道,大涼不僅能通過鐵路快速把軍隊和重要物資運輸進大梁腹地,甚至還可以直接派兵駐紮在大梁國土內。
什麼是護路隊?大涼甲種兵團換個名稱而已。
而大涼借貸給大梁朝廷的五百萬兩銀子,那不是給,是要還的。怎麼還?分五十年還,一年十萬兩。不多吧?還沒利息。
但錢到了手,再給人拿出去,心疼啊。再說這十萬兩銀子誰出?
按理說,應該戶部出。
但那五百萬兩銀子,韋氏根本就沒打算用在老百姓身上。戶部也不傻,誰用了這筆錢,那誰就換唄?這話說到皇上那裏,皇上都沒啥反駁的。
所以,大涼帝國貼心的設計了一個方案。
不用你朝廷拿現錢來還貸款,你只需要把大梁北方的稅收給我,我收的稅錢,能抵扣我給你的貸款就行。
韋昌輝居然爽快的答應了。
把北方稅收權力給了大涼,也就是把北方各州官吏的飯碗給了大涼帝國。
因為地方稅收就是給當地官員開支,並且用於修建地方公共事業的錢。
韋昌輝之所以答應大涼帝國這個條件,其實也是有其現實的理由為基礎的。
比如,北方各州的經濟一直不好,因為連年戰爭,再加上朝廷南遷,之前人口稠密的郡縣,很多都變成了無人區。想想,北方四州現在總共也只剩下三百萬不到的人口,一個州,數個郡,十幾二十個縣,都平均不到一百萬人。放現在,一個中等城市就得有三四百萬人啊。那可是三分之一個中國大的地方啊。
所以,北方經濟隨着人口向南遷徙急轉直下,入不敷出,雖然按照大梁的制度,各郡縣收入除了上繳國庫的那部分,剩下基本都是自負盈虧。但大梁朝畢竟是個農耕社會。不是工業國。
人沒了,土地大量撂荒,那也就沒了稅收。大梁是按人頭收稅的,不是按地收稅的。如果按地收,那地就更沒人種了。
所以,大梁朝廷從北方收不到什麼錢糧,反倒北方遇到了什麼災年和飢荒,大梁朝廷還得拿出大量的錢去補貼北方。
這就讓南方人不願意了。
本身南方剛成為大梁新的經濟增長點,之前都沒什麼人,屬於蠻荒之地,所以很多基礎建設都要建造,現在,把有限的資金都拿去救濟北方,南方人不幹啊!憑什麼啊,我們白乾,北方人就干擎現成兒的。
另外,北方駐紮着五萬北府兵和十多萬各種屯兵和地方武裝。用來防範趙康的渤海國和大涼帝國的入侵。
大梁朝本來才不到一千萬人口,這幾十年折騰的人口不但沒增長,反倒跑去大涼不少。養活二十萬兵在北方看大門,這時間長了,誰也受不了。
因為這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常年就這樣。大涼帝國有錢,不在乎,在邊境陳兵十數萬,沒事兒就搞搞演習,整的對面的大梁兵神經繃緊緊的。
二十萬兵,就算一人費用一年十兩,那也是二百萬兩銀子啊。再說十兩銀子夠嘎哈的?當兵的不僅需要吃飯,還需要裝備,而那些裝備才是最貴的。
亓無忌活着的時候,那是硬挺。因為他有心結,北方大好河山本來就是他的,他不捨得丟。丟了怕死了沒臉見老祖宗。
而亓澤小時候就在南方長大,對北方根本沒啥概念。
所謂崽賣爺田心不疼,所以,不要北方那片土地,還能換回數百兩銀子,每年還能節省好幾百萬兩軍費。這賬兒,一般人都心動啊。
有這些錢,咱們在南方好好經營不好嗎?南方風光好,女孩兒也漂亮水靈。何必非得去和大涼那個巨無霸硬杠?就算大梁把腰子嘎了,骨頭渣子賣了,搞國防建設,又能咋地?能打過大涼帝國嗎?
既然明知道打不過,那為什麼不好好過幾天逍遙快樂的日子呢?
所以,韋昌輝力排眾議,和大涼帝國簽了這份合約,朝廷上雖然有些死硬分子罵他賣國,但大多數官員還是對這個結果皆大歡喜。
有討好韋昌輝的官員還稱讚韋昌輝高瞻遠矚,把包袱扔給了大涼帝國,以北方那個經濟狀況,一定會把大涼帝國給拖垮,吃窮,甚至以後會央求大梁把北方收回去。他們負擔不起了。
說這話的人都是沒睡醒。
讓他們去經營北方四州,可能會產生這樣的事情。
可是放在陳長生那裏,這點錢根本就不是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