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誠信是本,打造人格品牌(7)
懷着愧疚之離開塑膠公司的李嘉誠,早已看好了香港市場上塑膠行業的前景,於是向親友借來四萬三千港元(因為李嘉誠誠實信用,沒有擔保人也能夠借到錢),再加上母親為他節省下來的七千港元,這五萬港元便是李嘉誠的創業資金。***李嘉誠利用這些創業資金,在一條小溪邊租了幾間破房子,併購買了一台歐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膠設備——壓塑機。就這樣,李嘉誠走上了叱吒風雲的創業道路。
1950年5月1日,沒有鮮花、鞭炮、來賓祝賀,長江塑料廠在西環一個100多平方米的簡陋工廠里開張了,還差三個月才滿22歲的李嘉誠,自信滿滿地對着二十幾名員工演講,宣告正式開張:“我們公司雖小,但我懂得這一行,人家懂的,我們懂更多,我們懂的,人家未必懂。一路一路,我們一定會擴大,會一路變好,你們的收入,也會一路變好!”
李嘉誠從事塑膠行業,正順應了香港經濟展的潮流。當時,在世界範圍來說,塑膠行業也是一種新興產業,因此展前景非常可觀。塑膠製品的原料從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產品加工投資少、見效快,因此,塑膠產品的銷售範圍很快由香港擴展到海外,第一批產品很順利地銷售出去,於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銷量一直不斷增加,他手中還握着厚厚的訂單。與此同時,李嘉誠招聘工人,實行三班倒工作制,機器晝夜不停,進行大批量生產。
這時,也有不少李嘉誠原來在塑膠公司展的客戶轉向與他合作,但李嘉誠無一例外地謝絕了,並且一再強調他原來打工的塑膠公司的實力和對自己的深厚意,希望這些客戶繼續與塑膠公司保持往來關係。李嘉誠的真誠感動了這些客戶,他們還繼續與李嘉誠原來打工的塑膠公司做生意。
李嘉誠就是這樣一個有有義,知恩圖報的人。他這樣的為人處世也使得小小年紀的他取得不錯的口碑,這也奠定了他後來生意興隆的人際基礎。
一個“誠”字贏天下
講信用,夠朋友。這麼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是我引以為榮的事。
——李嘉誠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在海上航行的帆船,要經歷風浪的洗禮;就像沙漠之舟,要經歷乾渴、日晒、雨淋和多變的氣候;就像高山上的森林,要經歷風雪嚴寒的考驗。同樣,事業也會經歷許多不如意、坎坷、打擊和困惑。只要你擁有冷靜的頭腦、誠實的信念以及不放棄的精神,那麼,最終必然闖過難關,贏取屬於你自己的天下。
誠信做人渡危難
正當李嘉誠的事業蒸蒸日上之時,一些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僱用了一些人到長江塑膠廠拍照,企圖用揭短的方式趁機搞垮長江塑膠廠。沒過多久,他們拍攝到的照片就在報紙上刊登出來了,畫面上是長江廠破舊不堪的廠房,他們想以此徹底打消顧客對長江廠產品的信心。由此,李嘉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風浪:客戶退貨、產品積壓。這時的李嘉誠一籌莫展。
其中一家客戶反映他的塑膠製品質量不合格,並要求退貨。但李嘉誠手中還握着一把訂單,客戶一直打電話催貨。李嘉誠進退兩難,延誤交貨就要罰款,甚至連成本都會賠上。為了提高質量,他親自蹲在壓塑機旁監督質量。但是,靠這些已被淘汰的老機器,要保證質量談何容易,於是李嘉誠陷入困境。倉庫里已堆滿了因質量不合格和因延誤交貨而退回的產品。還有一些客戶紛紛前來要求索賠,也有一些新客戶前來考察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但是他們見到這形便轉身就走。
產品積壓,沒有進賬,但原料商依舊按照契約催交原料貨款。掌握企業生殺大權的銀行,得知長江廠陷入這樣的危機,派職員上門催還貸款,於是長江廠面臨倒閉的危險。此時的李嘉誠只有賠笑接待,懇求銀行放寬還款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