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誠信是本,打造人格品牌(2)

2.誠信是本,打造人格品牌(2)

可是到了這一天,李嘉誠工廠突然來了一位客戶,提出要到他的工廠參觀。***客戶為上,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先陪客戶先參觀工廠。但是李嘉誠沒有忘記他和那名婦女的約定。他瞅准一個時機,對客戶說了聲“對不起”便匆匆走了出去。客人還以為他上洗手間去了,卻不知道此時的李嘉誠已經跑出工廠,正飛車趕往和乞丐婦人約定的地點。一路上李嘉誠飛奔駕駛,差點都出了危險,但好在沒有失約,他見到了那婦女和她賣報紙的同鄉。在問了一些問題后,李嘉誠便把一些錢交給婦人和她同鄉,並要她們勤奮工作,過好生活,不要讓他在香港任何一個地方再看見她還在乞討。

辦完這一切,李嘉誠又飛奔回到工廠,此時的客戶已經等久了,正奇怪李嘉誠去哪了呢。面對客戶“為什麼在洗手間找不到你?”的問題,李嘉誠並沒有說什麼,只是笑了一笑。

人心即財富

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話語: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在經商上也同樣適用,即得人心者得財富。要得人心,必然要使別人相信你,因此“信”是商人的一個金字招牌。只有做人為先,誠信結合,然後通過服務大眾才能獲得人心,最終得大財富。

對於“人心即財富”的道理,日本前相田中角榮運用起來可謂得心應手。回田中角榮的政治生涯,與其說他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不如說他是一個在政界握權、平衡的精明生意人。作為政客,田中懂得如何獲得別人的支持,田中派在鼎盛時期擁有120多名國會議員,被人們稱為“綜合醫院”。不同於其他官僚政客,商人出身的田中善於揣測人心和緒,有細緻的洞察力,也有着難得的平和,他不但不討厭別人來求他辦事,反而喜歡幫助別人。

1962年,田中角榮作為日本歷史上最年輕的藏相(44歲),成為大牌政治家,而池田時代的“收入倍增計劃”,為代表池田內閣經濟“旗手”的田中角榮提供了大展拳腳的好機會。在任的三年中,田中利用一切手段,將一些非常自負的大藏省官僚籠絡到自己手下。

在多年的政治打拚中,田中抓住了官員們的心理。對於官員們來說,不過問工作細節,並為部下承擔責任的大臣才是他們擁護的大臣。因此田中常在大藏省幹部面前說:“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沒有才學的人,諸位都是天下的秀才,所以請大家大膽工作,有什麼責任由我來承擔。”——就是這簡短的一席話,立刻讓田中贏得了眾人心。

另外,田中還像商人一樣,做着各種報收集工作。由於田中熟悉所有進入大藏省工作的官員的入省時間、學歷、生日乃至家庭結構況等信息,因此常在別人意想不到的時候表示祝賀或送禮物。這種將時機掌握恰到好處、一擊即中的籠絡人心手段,絕對是成為一個優秀政治家的必備技巧。

對於人心即財富的道理,李嘉誠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常對兒子講:“做人要留有餘地,不把事做絕。有錢大家賺,利益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

就是這個看似簡單不過的原則,讓李嘉誠結交了無數商界朋友,贏得了廣大股東和職員的信賴和支持,樹立了崇高的形象,同時為他贏來了無數的商機和財富,並一舉登上香港富、世界華人富的寶座。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滿招損,謙受益”,利益共享也是中國式經商的行動準則。如果違反這一遊戲規則,失去的絕不只是合作者這一個對象。口口相傳,失去的將是你的整個商業信譽,繼而危及你的整個商業地位。

如果按照李嘉誠所說的少拿一點,你得到的又絕非僅僅是合作的一方,而且還將包括人們對你的無限信賴和尊敬以及許多的商業機會。而你得到的將是你少拿的1%的百倍,甚至是千倍、萬倍。

很明顯,李嘉誠一生培養和教導兒子的,與其說是經商的知識,還不如說是做人的學問。因為在他的心目中,做人乃是經商之本,乃是做一切事業之本,只有先務這個本,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商人,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用心思考未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用心思考未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誠信是本,打造人格品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