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建築雜錄(33)
山西應縣的遼代木塔,說來容易,聽來似乎也平淡無奇,值不得心多跳一下,眼睛睜大一分。***但是西曆一○五六到現在,算起來是整整的八百七十七年。古代完全木構的建築物高到二百八十五尺,在中國也就剩這一座獨一無二的應縣佛宮寺塔了。比這塔更早的木構專家已經看到,加以認識和研究的,在國內的只不過五處而已。
中國建築的演變史在今日還是個謎,將來如果有一天,我們有相當的把握寫部建築史時,那部建築史也就可以像一部最有趣味的偵探小說,其中主要的人物給偵探以相當方便和線索的,左不是那幾座現存的最古遺物。現在唐代木構在國內還沒找到一個,而宋代所刊營造法式又還有困難不能完全解釋的地方,這距唐不久,離宋全盛時代還早的遼代,居然遺留給我們一些頂呱呱的木塔,高閣,佛殿,經藏,幫我們抓住前後許多重要的關鍵,這在幾個研究建築的死心眼人看來,已是了不起的事了。
我最初對於這應縣木塔似乎並沒有太多的熱心,原因是思成自從知道了有這個塔起,對於這塔的關心,幾乎超過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臉的時候,他會說“上應縣去不應該是太難吧”。吃飯的時候,他會說“山西都修有頂好的汽車路了”。走路的時候,他會忽然間笑着說,“如果我能夠去測繪那應州塔,我想,我一定……”他話常常沒有說完,也許因為太嚴重的事怕語褻瀆了,最難受的一點是他根本還沒有看見過這塔的樣子,連一張模糊的相片,或翻印都沒有見到!
有一天早上,在我們少數信件之中,我現有一個紙包,寄件人的住址卻是山西應縣xx齋照相館!——這才是偵探小說有趣的一頁,——原來他想了這麼一個方法寫封信“探投山西應縣最高等照相館”,弄到一張應州木塔的相片。我只得笑着說阿彌陀佛,他所傾心的幸而不是電影明星!這照相館的索價也很新鮮,他們要一點北平的信紙和信箋作酬金,據說因為應縣沒有南紙店。
時間過去了三年讓我們來誇他一句“有志者事竟成”吧,這位思成先生居然在應縣木塔前邊——何止,竟是上邊,下邊,裏邊,外邊——繞着測繪他素仰的木塔了。
通訊一
……大同工作已完,除了華嚴寺外都頗詳盡,今天是到大同以來最疲倦的一天,然而也就是最近於途應縣的一天了,十分高興。明晨七時由此搭公共汽車赴岱,由彼換轎車“起早”,到即電告。你走後我們大感工作不靈,大家都用愉快的意思回憶和你各處同作的暢順,悔惜你走得太早。我也因為想到我們和應塔特殊的關係,悔不把你硬留下同去瞻仰。家裏放下許久實在不放心,事是絕對沒有辦法,可恨。應縣工作約四五日可完,然後再赴x縣……
通訊二
昨晨七時由同乘汽車出,車還新,路也平坦,有時竟走到每小時五十哩的速度,十時許到岱嶽。岱嶽是山陰縣一個重鎮,可是雇車費了兩個鐘頭才找到,到應縣時已八點。
離縣二十里已見塔,由夕陽返照中見其閃爍,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對於這塔的拜見禮。在路上因車擺動太甚,稍稍覺暈,到后即愈。縣長養有好馬,回程當借匹騎走,可免受暈車苦罪。
今天正式的去拜見佛宮寺塔,絕對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絕,喘不出一口氣來半天!
塔共有五層,但是下層有副階(註:重檐建築之次要一層,宋式謂之副階),上四層,每層有平坐,實算共十層。因梁架斗拱之不同,每層須量俯視,仰視,平面各一;共二十個平面圖要畫!塔平面是八角,每層須做一個正中線和一個斜中線的斷面。斗拱不同者三四十種,工作是意外的繁多,意外的有趣,未來前的“五天”工作預算恐怕不夠太多。
塔身之大,實在驚人,每面開三間,八面完全同樣。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幾體投地的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同向著塑像瞪目咋舌的形,使我愉快得不願忘記那一剎那人生稀有的由審美本能所觸的銳感。尤其是同幾個興趣同樣的人在同一個時候浸在那銳感裏邊。士能忘時那句“如果元明以後有此精品我的劉字倒掛起來了”,我時常還聽得見。這塔比起大同諸殿更加雄偉,單是那高度已可觀,士能很高興他竟聽我們的勸說沒有放棄這一處,同來看看,雖然他要不待測量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