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3)
在私有制和階級社會條件下,剝削階級中的反動統治集團為了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總是挑起民族糾紛,唆使各民族互相殘殺,以實行其民族壓迫剝削政策,這就造成了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不平等、不團結的關係。而在面臨外敵入侵的況下,京、漢兩族人民往往團結起來共同戰鬥。如19世紀末法帝入侵,京族人民和漢族人民一起參加了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轉戰邊疆,在共同的戰鬥中是不分京族漢族壯族的。在國民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人倡議並實行民族平等、反對大漢族主義的政策,深得民心,不少漢族、壯族、京族人民直接參加了防城(今廣西防城港市境內)起義、鎮南關(今廣西憑祥市友誼關)起義、欽廉(欽州和廉州,現廣西北海市境內)起義等,很多人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領導各族群眾在防城、江平一帶進行革命鬥爭,京族人民與**游擊隊、工作組密切配合,反抗官僚惡霸,從而與**政府、漢族同胞種下合作諒解的種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於消滅了剝削階級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度,剷除了產生民族壓迫的物質基礎,民族間的關係基本上變為各民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在我國,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已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形成了團結、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但是,民族特點導致民族差異,民族與民族差異的存在產生出不同的民族問題。而且,民族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存在,民族差異的持久性也將使民族問題長期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與時代背景下,民族問題的表現形態和內容不盡相同而已。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民族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並成為其他民族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由於京族的社會經濟比較落後,加之歷史積怨、生活習俗差異等原因,因此解放後有一段時間漢族、京族之間的關係還是有一定隔閡。當時有漢族民謠“千其千,有女莫嫁安南千;一日三餐不得食,皮黃骨瘦真可憐”。據京族老人回憶,在整個尾村,解放前他所知道的漢族女子嫁給京族的僅有兩人。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大多是京族女子外嫁,漢族女子嫁給京族的非常罕見。據當地人回憶,在六七十年代,如果一個京族男子與漢族女子談戀愛,走在路上人們都要朝他扔小石子,由此可見這裏邊的歧視態度。
七十年代后,由於京族經濟地位的改善、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民族平等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等原因,京族人擺脫了自卑心理,漢族對京族的歧視消失,京族、漢族之間才實現了真正的平等。
總的來說,京漢關係的展的大致脈絡是由不平等到平等,由對抗到聯合,由失衡到平衡,由差異到趨一。[韋家朝:簡論京漢民族關係,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
和壯族的往來
在竹山等地,京族人與壯族是雜居的,因為都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因此京族與漢族的關係較為緩和,在法軍入侵時也都團結一致同仇敵愾。19世紀七八十年代,劉永福曾率領壯、漢、京等族邊民組成的黑旗軍開赴越南,與法國殖民者展開殊死搏鬥,在戰爭中結下了深厚的兄弟誼。
京族人為了換取糧食,經常肩挑海產品到山區叫賣。然而由於路途遙遠,山區的人家又多窮困,京族人以魚換米的期待時常因為沒有穩固的保障而難以兌現,更由於賣魚的人又多以小孩、婦女為主,出於安全上的考慮,多數人家往往願意選擇自己熟悉的村寨作為以魚換米的地方。由於交易地點相對較為穩定,一些京族人家為了方便來往,便與山區農村的壯族村民結成“親戚”,當地人稱之為“認親戚”。這種以“親戚”為媒介、以以貨易貨為主要形式的“貿易聯盟”使得魚和米的互換往往也就有了着落,大家都不愁賣也不愁買,心裏踏實了許多。
1970年代京族三島“圍海造田”成功以後,京族地區的糧食生產基本實現了自給,由於國家同時還給予京族人的一些民族優待政策,京族人的糧食問題逐漸得到解決,往來山區農村賣魚的京族人不斷減少,“認親戚”的人家也不如以前。不過,那些曾經認過的“親戚”,有不少人家直到如今仍有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