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十八章風雨天一閣(6)

93.第十八章風雨天一閣(6)

點評二:

本文“秋雨注”提到《抱愧山西》的巨大影響,《山莊裏的背影》文後注也提到彼文的影響。***也許還可以為作者增加一條影響:作者的系列歷史散文,甚至也是如今方興未艾的從電視業到出版業的“重述歷史”的通俗文化景觀之濫觴。

中國有號稱五千年悠久漫長的歷史文明、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為文學“重述歷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資源。這是中國最大的財富,也是中國話語之幸。當歷史進入文學話語,要麼是重新闡釋歷史,提供新的史識,從而現歷史;要麼是重構歷史現場,以新的故事形態想像性地呈現歷史。余先生重在闡釋,輕於呈現。融文學呈現與新史識於一體的《萬曆十五年》,依然是“重述歷史”的現代樣本。(馬策)

點評三:

目光遠大、講究信義、嚴於管理,這些共性與個性兼備的商業人格逐漸形成、會聚與輻射,讓當年走西口的人迎來了生命中的一片晴空,他們撣一撣身上的塵土,堂堂正正地躋身“海內最富”;而又由於缺少皈依,精神貧乏,商業人格出現自相矛盾而分裂,加上時局連續不斷的動蕩,這種種內因與外因齊在,使這些“海內最富”作別歷史的前台,消失於歷史的蒼茫之中。

文章着意呈現中華文明的一個分支、一個斷面——山西商業文明的盛衰。這個斷面,乍看是一段群體命運的晴雨變遷,細讀則歷史憂患感、民族使命感赫然在目,充盈於胸,折射出作者對構建現代文明的渴望。本文的邏輯結論從鮮活的故事中來,文章由感性中見知性,充滿質感。(傅應湘)

點評三:

《風雨天一閣》是在追敘天一閣的悲愴歷史。面對歷史陳跡,作者運用其最擅長的悲喜劇表達方式進行表述,變乾癟的說教為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演繹。開篇便是在自然風雨中上天一閣,然後沿天一閣的演繹歷史,寫歲月風雨中天一閣的文化滄桑與范欽及其後人的文化良知。由此而推展,使天一閣變成了民族古老文化這樣一個含義更加深廣的意象。

文章“散”,作者宕開筆墨,把腦海中聯想到與天一閣有關的人和事——道來,旁徵博引;文章“美”,散文化的筆調,優美的文句,豐富的內涵;文章“活”,感表達得體,表達方式多樣。

(廖國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摩挲大地(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摩挲大地(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3.第十八章風雨天一閣(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