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十六章處處有他們(8)
從這層意義上說,小人最隱秘的土壤,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即便是吃夠了小人苦頭的人,一不留神也會在自己的某個精神角落為小人挪出空地。
五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顯然沒有消解小人的良方。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能做的事很少。
我認為,最根本的是要不斷擴大君子的隊伍,改變君子和小人的數量對比。一定需要有一批人成為比較純粹的君子,而不受任何小人生態的誘惑。
君子的古代標準,也就是他們與小人的原始區別,我們的祖先早有教導,例如“君子懷德”、“君子坦蕩蕩”、“君子求諸己”、“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等等。這些教導,對君子的風範、目標和生態作了經典描述。君子的現代標準,就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系列全人類公認的價值標準,諸如人權、人道、民主、自由、互助、慈善、環保,等等,並由此展現出更加關愛蒼生、犧牲自我、溫和堅毅、光明磊落的風範。
真正的君子行跡,是一種極其美好的人生體驗。只要認真投入,很快就能現,自己什麼也不害怕了。過去想做君子而猶豫,不就是害怕小人嗎?一旦成了真君子,這種擔憂就不再存在。
不再害怕我們害怕過的一切。不再害怕眾口鑠金,不再害怕招腥惹臭,不再害怕群蠅成陣,不再害怕陰溝暗道,不再害怕那種時時企盼着新的整人運動的饑渴眼光,不怕偷聽,不怕恐嚇,不怕獰笑,只以更明確、更響亮的方式,在人格、人品上昭示出高貴和低賤的界限。
此外,有一件具體的事可做。我主張大家一起來認真研究一下從歷史到現實的小人問題,把這個問題集中談下去,總有好處。
想起了寫《吝嗇鬼》的莫里哀。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根治人類身上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吝嗇這個老毛病,但他在劇中把吝嗇解剖得那麼透徹、那麼辛辣、那麼具體,使人們以後再遇到吝嗇,或者自己心底再產生吝嗇的時候,猛然覺得在哪裏見過,於是,劇場的笑聲也會在他們耳邊重新響起。那麼多人的笑聲使他們明白人類良知水平上的是非。他們在笑聲中莞爾了,正常的人性也就悄悄地上升了一小格。
吝嗇的毛病比我所說的小人問題輕微得多。鑒於小人對我們民族昨天和今天的嚴重荼毒,微薄如我們,能不能像莫里哀一樣把小人的行為舉止、心理方式用最普及的方法袒示於世,然後讓人們略有所悟呢?
研究小人是為了看清小人,給他們定位,以免他們繼續以無序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到各處,使人們難以招架。研究僅止於研究,盡量不要與他們爭吵。爭吵使他們加重,研究使他們失重。
雖然小人尚未定義,但我看到了一個與小人有關的定義。一位美國學者說:
所謂偉大的時代,也就是大家都不把小人放在眼裏的時代。
這個定義十分精彩。小人總有,但他們的地位與時代本身的重量成反比。既然**極權和政治亂世造就了小人,既然庸眾意識和恐懼心理助長了小人,那麼,如果出現了一種強大的精神氣壓,使小人在社會上從中心退到旁側,從高位降到低位,從主宰變成贅余,這個時代已經在問鼎偉大。
我們的時代已經出現了一些好的趨勢。快速推進的時代節奏,無限開闊的全球視野,漸漸使很多小人的行為越來越失去效用。前幾年還在鬧騰的事件,現在一看全變成了笑話。尤其是那些以折騰人著稱的“大批判專家”,連名字也完全被人們淡忘。
但是,我們的時代與偉大顯然還有距離。大家已經現,主要距離在於精神文化方面;大家沒有現的是,精神文化的創造者其實不少,卻仍然被小人啃噬着。中國民眾固然已經厭煩小人了,但是,以往很多年被小人扯來扯去的視線,至今還沒有恢復仰望精神文化的功能。結果,小人被冷落了,而精神文化也被冷落着。
我相信,這種雙向冷落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