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十四章一個庭院(5)
不錯,在這裏,時隔那麼久,具體的學術觀點是次要的了,讓人反覆細思的,是一些執著的人和一項崇高的事業。***
五
對於一個真正的教育家來說,自己受苦受難不算什麼。他們在接受這個職業的同時,就接受了苦難。最使他們感到難過的,也許是他們為之獻身和苦苦企盼的“千年教化之功”,成效遠不盡如人意。
我們如果不把教育僅僅看成是接受知識和技術的過程,而是看成是陶冶人性人格的事業,那麼我們不能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當老一代教育家頹然老去時,新一代教育家往往要從一個十分荒蕪的起點重新開始。
這是因為,人性人格的造就總是生命化的,而一個人的生命又總是有限的。一個生命的終結,也可以看成是幾十年教學成果的斷絕。這就是為什麼幾個學生之死會給朱熹帶來那麼大的悲哀。當然,被教師塑造成功的優秀學生會在社會上傳播美好的能量,但這並不是教師所能有效掌握的。很多學生所散佈的消極因素,很容易把美好的東西抵消掉。還會有少數學生成為有文化的不良之徒,不斷剝蝕社會文明,使善良的教師不得不天天為之而自責自嘲。
我自己,自從四十多年前的那個傍晚闖入嶽麓書院后,也終於做了教師,一做三十餘年,其間還在自己畢業的母校——一所高等藝術學院擔任了幾年院長,說起來也算是嘗過教育事業的甘苦了。我到很晚才知道,教育固然不無神聖,但並不是一項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事業。一個教師所能做到的事十分有限。我們無力與各種力量抗爭,至多在精力許可的年月里守住那個被稱做學校的庭院,帶着為數不多的學生參與一場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傳遞,目標無非是讓參與者變得更像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但是,面對這個目標,又不能期望過高。
突然想起了一條新聞,法國有個匪徒闖進了一家幼兒園,以要引爆炸藥為威脅向政府勒索錢財。全世界都在為幼兒園裏孩子們的安全擔心,而幼兒園的一位年輕的保育員卻告訴孩子們,這是一個沒有預告的遊戲。她甚至把那個匪徒也解釋成遊戲中的人物。結果,直到事件結束,孩子們都玩得很高興。
保育員無力與匪徒抗爭,她也沒有辦法阻止這場災難,她所能做的,只是在一個庭院裏鋪展一場溫馨的遊戲。
孩子們也許永遠不知道這場遊戲的意義,也許長大以後會約略領悟到其中的人格內涵。我想,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個縮影。面對社會歷史的風霜雨雪,教師掌握不了什麼,只能暫時地掌握這個庭院、這間課堂、這些學生。
是的,我們擁有一個庭院,像中國古代的書院,又像今天和未來的學校。別人能侵凌它,毀壞它,卻奪不走它。很久很久了,我們一直在那裏,做着一場文化傳代的遊戲。至於遊戲的結局,我們都不要問,因為事關重大,甚至牽涉到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點評一:
作者追憶嶽麓書院和朱熹傳學的故事,驚心動魄。文脈的傳承竟然要承受如此大的磨難。這篇哀傷之文,實則是夫子自道。教育背離人格塑造,蛻變為晉級財之雕蟲小技,身為教師,心緒難平。(老愚)
點評二:
作者的歷史散文,向來只談古不論今,但結語暗示了通向現實的棧道,讀者不難暗度陳倉。比如,書院“會講”式的學理交鋒和自由講座引領學生相互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為“現代科舉”填鴨式的中學應試教育,以及大學不再是知識實驗的課堂而淪為就業培訓班的教育體制提供借鑒。(馬策)
點評三:
簡樸的庭院,千年的傳承。嶽麓書院的成功先是管理操作上的成功,在山長的執掌下,其教學方法比較自由,但學規明確,考核嚴格,這種極有彈性的教學方式,“釀造出一種令人醉心的學習氣氛”;同時,書院以其獨特的內蘊,吸引上下的達官貴人前來“叩門拜見”,以自身的文化品格把各級官員身上存在的文化品格激出來,並最終受惠。這是嶽麓書院管理者的想,也是切合國的關於教育的理想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