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三部故事新編(19)
他自然就想到茯苓。但山上雖然有松樹,卻不是古松,都好像根上未必有茯苓;即使有,自己也不帶鋤頭,沒有法子想。接着又想到蒼朮,然而他只見過蒼朮的根,毫不知道那葉子的形狀,又不能把滿山的草都拔起來看一看,即使蒼朮生在眼前,也不能認識。心裏一暴躁,滿臉熱,就亂抓了一通頭皮。
但是他立刻平靜了,似乎有了主意,接着就走到松樹旁邊,摘了一衣兜的松針,又往溪邊尋了兩塊石頭,砸下松針外面的青皮,洗過,又細細的砸得好像麵餅,另尋一片很薄的石片,拿着回到石洞去了。
“三弟,有什麼撈兒1沒有?我是肚子餓的咕嚕咕嚕響了好半天了。”伯夷一望見他,就問。
“大哥,什麼也沒有。試試這玩意兒罷。”
他就近拾了兩塊石頭,支起石片來,放上松針面,聚些枯枝,在下面生了火。實在是許多工夫,才聽得濕的松針面有些吱吱作響,可也出一點清香,引得他們倆咽口水。叔齊高興得微笑起來了,這是姜太公做八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他去拜壽,在壽筵上聽來的方法。
香之後,就泡,眼見它漸漸的幹下去,正是一塊糕。叔齊用皮袍袖子裹着手,把石片笑嘻嘻的端到伯夷的面前。伯夷一面吹,一面拗,終於拗下一角來,連忙塞進嘴裏去。
他愈嚼,就愈皺眉,直着脖子咽了幾咽,倒哇的一聲吐出來了,訴苦似的看着叔齊道:
“苦……粗……”
這時候,叔齊真好像落在深潭裏,什麼希望也沒有了。抖抖的也拗了一角,咀嚼起來,可真也毫沒有可吃的樣子:苦……粗……
叔齊一下子失了銳氣,坐倒了,垂了頭。然而還在想,掙扎的想,彷彿是在爬出一個深潭去。爬着爬着,只向前。終於似乎自己變了孩子,還是孤竹君的世子,坐在保姆的膝上了。這保姆是鄉下人,在和他講故事:黃帝打蚩尤,大禹捉無支祁,還有鄉下人荒年吃薇菜。
他又記得了自己問過薇菜的樣子,而且山上正見過這東西。他忽然覺得有了氣力,立刻站起身,跨進草叢,一路尋過去。
果然,這東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他還是在溪水裏洗了一洗,這才拿回來;還是用那烙過松針面的石片,來烤薇菜。葉子變成暗綠,熟了。但這回再不敢先去敬他的大哥了,撮起一株來,放在自己的嘴裏,閉着眼睛,只是嚼。
“怎麼樣?”伯夷焦急的問。
“鮮的!”
兩人就笑嘻嘻的來嘗烤薇菜;伯夷多吃了兩撮,因為他是大哥。
他們從此天天採薇菜。先前是叔齊一個人去采,伯夷煮;後來伯夷覺得身體健壯了一些,也出去采了。做法也多起來:薇湯,薇羹,薇醬,清燉薇,原湯燜薇芽,生曬嫩薇葉……
然而近地的薇菜,卻漸漸的采完,雖然留着根,一時也很難生長,每天非走遠路不可了。搬了幾回家,後來還是一樣的結果。而且新住處也逐漸的難找了起來,因為既要薇菜多,又要溪水近,這樣的便當之處,在陽山上實在也不可多得的。叔齊怕伯夷年紀太大了,一不小心會中風,便竭力勸他安坐在家裏,仍舊單是擔任煮,讓自己獨自去採薇。
伯夷遜讓了一番之後,倒也應允了,從此就較為安閑自在,然而陽山上是有人跡的,他沒事做,脾氣又有些改變,從沉默成了多話,便不免和孩子去搭訕,和樵夫去扳談。也許是因為一時高興,或者有人叫他老乞丐的緣故罷,他竟說出了他們倆原是遼西的孤竹君的兒子,他老大,那一個是老三。父親在日原是說要傳位給老三的,一到死後,老三卻一定向他讓。他遵父命,省得麻煩,逃走了。不料老三也逃走了。兩人在路上遇見,便一同來找西伯——文王,進了養老堂。又不料現在的周王竟“以臣弒君”起來,所以只好不食周粟,逃上陽山,吃野菜活命……等到叔齊知道,怪他多嘴的時候,已經傳播開去,沒法挽救了。但也不敢怎麼埋怨他;只在心裏想:父親不肯把位傳給他,可也不能不說很有些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