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急進冒險會讓自己輸得精光
生意做到一定程度自然要擴張,擴張最忌諱的事就是不顧自身件和客觀現實,盲目冒進。***擴張應講究穩中求進,穩不是慢,而是說看得准、分析透再下手。
“浪漫”是做生意的大敵
愛需要浪慢,但如果做生意跟浪漫沾上邊,那就離“危險”不遠了。
對於穩中求進的展戰略,可能有不少人士持異議,認為過於保守。日本前八佰伴社長和田一夫就屬於其中之一。雖然八佰伴一度取過成功,但其潰敗也因為過於浪漫、不知求穩的經營風格顯得過於突然。
20世紀80~90年代初期,當亞洲經濟處在全盛時,八佰伴集團曾在16個國家,擁400多間百貨公司。那時的和田一夫因霸佔世界零售業第一把交椅而揚名。他在香港太平山頂上蓋的白色洋房,曾讓不香港太平紳士既妒又羨……八佰伴倒閉經過如下:八佰伴百貨破產之時,正值亞洲金融受肆虐的劣勢時期,這或許是其清盤的原因之一,但其管理層的經營作風卻決定性的主因。在急速的擴張過程中,八佰伴背離了原來的超市路向,不僅不斷改變經營手法,且在物業市場上大額投資,當遇上金融風暴,這些物業便成了負資產,集團被迫拖欠貸款以維持經營。但市場經營持續不景氣,拖欠的款項亦越積越多,最終只有踏上結業清盤的不歸路。1990~1996年的短短6年內,八佰伴在中國內地的零售點由零擴展至50多處,銷售額在1997年取得近八億元人民幣。那幾年內地經濟展緩慢,消費疲弱,導致預期營業額不斷減少,然而,營運資金卻不斷投入,集團的財政狀況每況愈下。為了實現集團主席和田一夫的夢想,八佰伴只有靠信貸維持高速擴展,因而信貸利息由1993年的8500萬元激增兩倍至1997年1億6000萬元,其占利潤的百分比由24%躍升至49%。換句話說,在1997年的收益近50%是用作支付貸款息。在結業時,集團欠下的款項高達7300多萬元,可見八佰伴因急速擴展業務,給企業帶來沉重的利息負擔。
人當然不能沒有夢想,但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顧實際,那麼夢想是很難實現的。這與當年李嘉誠經營房地產時的謹慎形成強烈的對比。李嘉誠堅持不向銀行抵押貸款,不炒“樓花”,不去投機,而是穩紮穩打,慢慢做大,終於坐上香港“地產大王”的頭把交椅。
而和田一夫顯然低估了經營非核心業務的風險,在和田一夫眼中,對顧客提供各式各樣的商品服務是大趨勢,因此傳統的百貨零售業必須做出改變。為實踐“一站式”的經營策略,八佰伴的業務變得多元化:
飲食、食品加工、娛樂事業等。八佰伴為容納其綜合零售業務,必定選擇大型購物中心;為減輕租金負擔,八佰伴開始自購物業。購物商場每每因為八佰伴進駐而被帶旺,物業價格亦隨之升值。隨後,即出售全或部分購物中心面積,集團取得可觀溢利。例如在1994年,八佰伴以每平方米近18000元的價格售出會展廣場物業,為集團帶來3億1000萬元的驚人利潤。在地產市場暢旺,而百貨業表現卻持續萎縮的況下,地產投資在八佰伴的業務便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八佰伴於1997年度的地產業務收益竟有近4億元,抵消了其百貨零售業和其他業務的虧損,且全年的總收入有12000億萬元,可見地產投資成為八佰伴的續命甘泉。然而,因金融風暴的衝擊,資產價值下跌,集團的物業變成負資產,失去這個財源支柱后,八佰伴的衰亡便不能避免了。低估開新興市場的風險是導致八佰伴失敗的又一因素。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由於日本經濟低迷,和田一夫把八佰伴擴展至其他國家和地區。而巴西便是其第一個海外市場。可是1972年的海外擴展的第一步結果是以失敗收場。和田一夫開巴西市場動機很可笑,因為他信仰巴西的某個新興宗教。隨後和田一夫轉移目標到中國市場,於是香港成為他實踐“中國夢”的第一步。1989年,他把八佰伴的總遷往香港。1990年,八佰伴分別在紅、沙田和屯門開設3家大型百貨公司。1991年,投資近500萬元在沙頭角開設第一家中、外合資形式經營的大型百貨公司。1992年,八佰伴正式進軍中國內地,與上海第一百貨合資在上海開辦一座全亞洲最大的百貨公司。在北京,八佰伴以合資形式建立一個最新的貨品分銷中心和網絡,以提高內地的零售的效率。最後,和田一夫乾脆把八佰伴總部由香港搬往上海。並豪萬丈地宣佈,要在中國開1000家超市。然而,內地的消費習慣尚在不斷轉型,還未全面接受百貨公司的銷售模式,而且,和田一夫亦高估了內地消費者的購買力,適逢中國進行“宏觀調控”政策,冷卻了經濟的速展,也減低了市民消費的意欲,以高消費定位的八佰伴立刻受到嚴重衝擊。另一方面,國內合資夥伴的已核資金也不能如期到位,為了維持業務順利進行,八佰伴只能以外資身份繼續投入更多資金。面對遠較預期為差的回報及不斷擴大的資金需求,八佰伴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由於八佰伴擴張過速,在舊店未上軌道前便大力擴張新店,以致債台高築,銀根緊絀,又缺乏銀行的後盾支持,這成為八佰伴倒閉的根本原因。在日本八佰伴破產後,供應商紛紛登門討債,令銀根本已緊絀八佰伴在海外的分店更加捉襟見肘,資不抵債立現,產生雪崩效應。
一個企業從無限擴張到轟然倒塌,顯然與決策者擴張過程中的浪漫結有關,把生意當成戀人,只見優點不見缺點。這也反襯出穩健的生意信條高明。
欲求展先要穩健
即便你是一個勇於進取的商人,在進取的過程中也千萬別忘穩健。
恐怕我們很難想像得到,全球華人富李嘉誠念得最多的生意經竟“穩健”二字。
不錯,在李嘉誠的經商哲學中,穩健一直是其中最主要的指導思想。就拿買賣股票來說吧,進入股市一般是兩種人:一種是投資家,種是投機家。投資家與投機家的區別在於:投資家看好有潛質的股票,作為長線投資,既可趁高拋出,又可坐享常年紅利,股息雖不會高,但持久穩定;投機家熱衷短線投資,借暴漲暴跌之勢,炒股牟暴利,自然會有人一夜暴富,也更有人一朝破產。香港股壇上赫赫有名的香大師香植球、金牌莊家詹培忠,都曾股海翻船,數載心血幾乎化為烏有。
20世紀80年代末,李嘉誠的集團已經十分龐大,他的精力智力都不夠應付同時管理多個大型公司。李嘉誠就改變經營策略,他大多通過債券股票投資,利用富有進取心的商家為他賺錢生利。這樣,雖不自己投資自己經營獲利大,卻比較省事。
李嘉誠曾就自己的經營思路打過一個游泳的比喻:“我的游泳技術很普通,划船亦很普通。如果我要達到對岸,我要肯定我的能力不是僅可以劃到對岸,而是要肯定回來時還要大有餘力。正如我要游泳到浮台,我不會想着游到浮台上休息,而是預計我到游台立即再游回來也餘力。”可見,李嘉誠是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但一旦看準的事,他便會全力以赴,毫不遲疑。
股市中既有人算(個人的決定),也有天算(股市規律),但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再聰明的人,都有失算之時。故而李嘉誠大進大出,都是一待良機,急速拋出,而從不眼看着股價一路攀升而等待所謂最好的機會。這樣雖然他的決定屢屢讓旁觀者遺憾,但他很少失手,倒是那些遺憾者中遭滅頂之災者大有人在。
典型的例子是1987年,李嘉誠在半小時內就下定決心投資3.27億美元,購買英國電報無線電公司5%的股份。這是一支值得長期保留明星股。
3年後,股價高升,李嘉誠又以同樣快的速度,將股票拋出套現,凈賺近1億美元。
從這裏看到,李嘉誠在股市中穩紮穩打、善抓機會的優勢是他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
想當年,離開塑膠花而投資地產時,李嘉誠沒有關閉塑膠花廠;其後,香港形勢一直不太明朗,李嘉誠就堅持“所有的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的哲學,開拓了向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投資市場,而後來李嘉誠搞起了股票,除股票外,還投資債券。
購買債券不可不謂之保守的投資策略,持有人只能享有略高於定期銀行存款的利息,而無權分享公司的紅利。李嘉誠購買債券有一個特色,就是可以交換股票。
當時,債券有1至3年的期限,若認定該公司業務有可靠的增長,便以債券交換股票。假若交換不成,就將債券保留至期滿,連本息套回。1990年,李嘉誠購買了約5億港元的合和債券。另又購買了愛美高、熊谷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兌換債券計25億港元。
結果是胡應湘的合和債券表現十分出色。李嘉誠馬上把合和債券兌換成股票。當初價值5億港元的股票,3年後升值到近9億港元,賬面溢利達3億港元。
李嘉誠購入的其他可兌換債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現。
“穩健中求展,展中不忘穩健。”張弛有道,使利潤與風險得以平衡,游刃餘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