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感性放縱,理性自控

5.第五章 感性放縱,理性自控

釋放內心的熱

熱是人的生活態度,積極投入,時時充滿熱,才是人的最佳狀態。

一個濃霧之夜,當拿破崙·希爾和他母親從新澤西乘船渡江到紐約的時候,母親歡叫道:“這是多麼令人驚心動魄的景啊!”

“有什麼出奇的事呢?”拿破崙·希爾問道。

母親依舊充滿熱,“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那麼令人不可思議。”

或許是被母親的熱所感染,拿破崙·希爾也着實感受到厚厚的白色霧中那種隱藏着的神秘、虛無及點點的迷惑。拿破崙·希爾那顆遲鈍的心得到一些新鮮血液的滲透,不再沒有感覺了。

母親注視着拿破崙·希爾,“我從沒有放棄過給你忠告。無論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不接受,但這一刻的忠告你一定得聽,而且要永遠牢記。那就是:世界從來就有美麗和興奮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動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須要對她敏感,永遠不要讓自己感覺遲鈍、嗅覺不靈,永遠不要讓自己失去那份應有的熱。”

拿破崙·希爾一直沒有忘記母親的話,而且也試着去做,就是讓自己保持有那顆熱忱的心,有那份熱。

生活,其實是一種態度。當你態度積極的時候,你的生活也隨之熱高漲。因此,我們對待生活,要時時刻刻充滿熱,這樣生活才會少幾分無奈,多幾分精彩。

傑克是某商務公司的一個推銷員,憑着高超的推銷技藝,他叩開了無數經銷商森嚴壁壘的大門。有一次,他路過一家商場,進門后先向店員作了問候,然後就與他們聊起天來。通過閑聊,他了解到這家商場有許多不錯的條件,於是想將自己的產品推銷給他們,但卻遭到了商場經理的嚴厲拒絕,經理直不諱地說:“如果進了你們的貨,我們是會虧損的。”傑克豈肯罷休,他動用了各種技藝試圖說服經理,但磨破嘴皮都無濟於事,最後只好十分沮喪地離開了。他駕着車在街上溜達了幾圈后決定再去商場。當他重新走到商場門口時,商場經理竟滿面堆笑地迎上前,不等他辯說,經理馬上決定訂購一批產品。

傑克被這突如其來的喜訊搞懵了,不知這是為什麼,最後商場經理道出了緣由。他告訴傑克,一般的推銷員到商場來很少與營業員聊天,而傑克先與營業員聊天,並且聊得那麼融洽;同時,被他拒絕後又重新回到商場來的推銷員,傑克是第一位,他的熱感染了經理,為此也征服了經理,對於這樣的推銷員,經理還有什麼理由再拒絕呢?

可見,熱是可以感染人,也是最能打動人的。它能夠深入到人的內心,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形成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在生活中,你充滿熱話,你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熱將會把夢想變成現實。

熱是自內心的激,是一種意識狀態,是一種重要的力量,它具有巨大的威力。美國文學家r·w愛默生曾寫道:“人要是沒有熱是幹不成大事業的。”大詩人s·烏爾曼也說過:“年年歲歲只在你的額上留下皺紋,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熱,你的心靈就將佈滿皺紋了。”一個人如果激洋溢,熱地面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

美國着名的人壽保險銷售員法蘭克·派特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就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他被開除了。他的動作無力,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他走人。球隊經理對他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場混了二十年?我告訴你,無論你到哪裏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法蘭克離開原來的球隊以後,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他介紹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法蘭克的一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因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知道他過去的形,他就決心變成新凡最具熱忱的球員。為了實現這點,當然必須採取行動才行。

法蘭克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他強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法蘭克以強烈的氣勢沖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法蘭克就盜壘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攝氏39c,法蘭克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因中暑而倒下去,但在過人的熱忱支持下,他挺住了。

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真令人吃驚。由於熱忱的態度,法蘭克的月薪增加到原來的七倍。在往後的兩年裏,法蘭克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三十倍之多。為什麼呢?法蘭克自己說:“就是因為一股熱忱,沒有別的原因。”

後來,法蘭克的手臂受了傷,不得不放棄打棒球。接着,他到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保險員,整整一年多都沒有什麼成績,因此很苦悶。但後來他又變得熱忱起來,就像當年打棒球那樣。

再後來,他是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不但有人請他撰稿,還有人請他演講自己的經驗。他說:“我從事推銷已經15年了。我見到許多人,由於對工作抱着熱忱的態度,使他們的收入成倍地增加起來。我也見到另一些人,由於缺乏熱忱而走投無路。我深信唯有熱忱的態度,才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因素。”

由此可見,偉大的熱能戰勝一切困難。因此,一個人,當他有無限熱時,就可以成就任何事。

一個人如果沒有熱,不論他有什麼能力,都很難揮出來,也不可能會成功。成功是與熱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要想成功,就要讓自己永遠沐浴在熱的光影里。

別讓嫉妒填滿你的心靈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幸運地遇見了上帝。上帝對他說:從現在起,我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願望,但前提是你的鄰居必須得到雙份。那人聽了喜不自禁,但仔細一想后心裏很不平衡:要是我得了一份田產,那鄰居就會得到兩份田產;要是我得到一箱金子,那他就會得到兩箱金子;更要命的是,要是我得到一個絕色美女,那個註定要打一輩子光棍的傢伙就同時擁有兩個絕色的美女!那人想來想去,不知該提出什麼願望,因為他實在不甘心讓鄰居佔了便宜。最後,他咬咬牙對上帝說:“萬能的主啊,請挖去我一隻眼珠吧!”

故事中的主人公為了不讓鄰居過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不惜傷害自己的行為,真是可怕之極。這種強烈的嫉妒心理,實際上是把自己置於一種心靈的地獄之中,折磨自己。但折磨來折磨去,卻一無所得。

嫉妒是心靈的地獄。嫉妒使人心中充滿惡意、傷害。一個人有了這種不健康的感,就等於給自己的心靈播下了失敗的種子。

生活中,愛嫉妒的人常常會詆毀別人的成績,還會怨恨自己的無能,心中充滿唯恐被別人超越的苦惱,身心備受雙重煎熬。嫉妒心強的人還會惹是生非,拆人家的台,給人家處處出難題,使絆子。同時也會使人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如果一個人心中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那麼他距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遠。

魏國有一名大將叫龐涓,他指揮魏軍打了不少勝仗,自以為是了不起的軍事家。可是他心裏明白,他的同學齊國人孫臏,本領比他強得多。據說孫臏是着名的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只有他知道祖傳的13篇兵法。

龐涓妒忌孫臏的才能,他居心不良,安排了一條陷害孫臏的詭計。他向魏惠王(魏國國君)舉薦孫臏,魏惠王很高興地派人請來孫臏,共議國事。孫臏的才華處處顯露出來以後,龐涓在魏惠王面前誣陷孫臏私通齊國謀反。魏惠王大怒要殺孫臏,龐涓又假意講,結果孫臏被治了罪,剜掉了雙腿的膝蓋骨,成了殘廢。

後來孫臏知道了這是龐涓的詭計,一怒之下,燒掉了即將寫成的兵書,裝成瘋癲,麻痹龐涓,再設法逃脫虎口。

恰好齊國的一位使臣到魏國辦事,偷偷把孫臏藏在車內,混過了關卡,帶到齊國。

齊國國君十分敬重孫臏,想拜他為大將,孫臏極力推辭:“我是個受過刑的殘廢,如果當了大將,眾人會笑話的。”齊威王就讓他作軍師,行軍時坐在有篷帳的車裏,協助大將田忌作戰。

在孫臏的策劃下,齊軍連打勝仗。公元前342年,龐涓帶魏軍攻打燕國,田忌、孫臏率齊軍救燕。但孫臏指揮軍隊不去燕國,而直接攻打魏國。

龐涓得到報,忙從燕國撤兵趕回魏國。路上龐涓觀察齊軍扎過營的地方:第一天的爐灶數,足夠10萬人吃飯用的;第二天的爐灶數,夠5萬人吃飯用的了;第三天的爐灶數,只夠3萬人吃的了。龐涓放了心,笑着說:“我就知道齊兵都是膽小鬼,到魏國才3天,10萬大軍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齊軍。

魏軍一直追到馬陵(現河北省大名縣東南),天漸漸黑了,馬陵道在兩山之間,路很窄,兩旁都是深澗。這時,有士兵報告:“前面山道都用木頭給堵住了。”龐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樹沒被砍倒,大樹上還有一大片樹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還寫着字。龐涓命人拿火把來,借火光一看,他大驚失色,原來上面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落款是“孫臏”。龐涓想撤兵已來不及了。這時四面殺聲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齊射來,齊軍已把魏軍團團圍住了。龐涓身中數箭,他已無路可走,就在樹下自刎了。

原來孫臏使用誘兵之計,一路上造成齊軍逃散的假象。他料定了龐涓會在追到馬陵,早在此處設下了埋伏,他吩咐士兵:只等樹下火光一起,就一齊放箭。

孫臏的名氣傳遍了諸侯國,後來孫臏不願再作官,就隱居去了。但他寫的兵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教訓,嫉妒者無不以害人開始,以害己而告終。

嫉妒是萬惡的根源,是美德的竊賊。越是嫉妒別人,就越容易消磨自己的鬥志和銳氣,越會陷入無止境的嘆息,使自己的人生之舟擱淺在嫉賢妒能的荒灘上。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要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別和自己過不去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想創造好的心,先得擺平自己,凡事都要想開點,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

有這麼一位母親,多年從事高科技的研究,在事業方面很有成就。可是,在生活方面,她卻是個孤僻怪異、憤世嫉俗之人。她聽不慣年輕一代喜歡的流行音樂,不是一般的“不喜歡”,而是一種“憤恨”,只要聽到什麼搖滾音樂啊、網絡歌曲的,她就會憤憤然痛斥一番,甚至採取用棉花球堵耳朵的方式以示抗議。她也不喜歡那些什麼青春小說,一看到什麼可愛淘啊、郭敬明啊的書就扔掉,也不允許別人在她面前談論什麼狼之誘惑、夢裏幻城。

她的女兒很孝順也很優秀,研究生畢業后被分配在研究所里做學問。母親說,做什麼學問啊,掙錢太少,我都做了一輩子學問了,沒什麼意思。女兒聽了母親的話,就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應聘到一家跨國大公司做白領,工資很高,生活得也很好。可這位母親還是不滿意,一天到晚嘮嘮叨叨,說女兒的工作沒有前途,公司總歸是別人的,以後老了怎麼辦。女兒一賭氣,不做白領了,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又憑着自己的努力,很快成為行業內有名的女強人。

女兒很感激母親的培育之恩,她也千方百計順着母親的心,為的是讓母親能有個幸福的晚年。她以為母親這下總該滿意了,可惜她錯了,母親仍然嘮嘮叨叨,還是莫名其妙地脾氣,說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生着無關緊要的人的氣。她總是陷入雜事中不能自拔,經常為找一個很小的東西把家裏翻得亂七八糟。生修水修電甚至是送水工人的氣,一會兒埋怨他們事沒做好,一會兒又懷疑他們偷了東西。

這位母親真是“沒事老跟自己過不去”的一個典型。其實,她完全可以過另外一種生活,一種愉悅內心的、完全沒有壓力的、自己喜歡的生活。她事業上有所成就,經濟上沒有壓力,有什麼事女兒隨叫隨到。按說她應該活得很好。可是,事並不是這樣,她整天愁眉苦臉,總覺得誰欠了她似的。多少人想要這樣的生活都只是夢想,她卻把這種生活當作負擔。

生活中苦惱總是有的,有時人生的苦惱,不在於自己獲得多少,擁有多少,而是自己想得到更多。人有時想得到更多,而自己的能力很難達到,所以我們便感到失望和不滿。然後,我們自己折磨自己,說自己“太笨”、“不爭氣”等等,就這樣經常跟自己過不去,與自己較勁。

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生活中的許多事,並不是你的能力不強,恰恰是因為你的願望不切實際。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天賦具有做種種事的才能,當然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強求自己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事實上,世間任何事都有一個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好對事都可能是極其荒謬的。我們應該常常肯定自己,儘力展我們所能夠展的東西,剩下的,就安心交給老天。只要盡心儘力,只要積極朝着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的心中就會保持着一份悠然自得。從而,也不會再跟自己過不去,責備、怨恨自己了,因為,我們儘力了。即使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也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那麼,你真正地此生無憾了!

別跟自己過不去,是一種精神的解脫,它會促使我們從容走自己選擇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是我們所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制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只有活着,就有希望。別跟自己過不去,只要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的人生就一定不會失色,能夠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收斂起你的鋒芒

從前,有一片海,自以為了不起,越來越狂妄。它漫出海岸,想把大地淹沒。

“你有什麼用?”它呵斥大地,“你為什麼讓周圍的岸邊困住我,使我的波濤不能到處隨意翻滾?”

“不要粗魯無禮。”大地勸告它。

“什麼?對你還講禮貌?”海怒氣沖沖,“瞧,我把你全部淹沒,連同你的山峰、森林一塊兒淹沒!”

海說著,夥同流浪漢風,一起撲向岸邊。

花草樹木、各種動物,害怕極了,全都哭喊着。

“別狂,小傻瓜!”大地向海出警告,“快別跟四處流浪搗亂的風混在一塊兒,快別漫上岸來,要不,你會變淺,直到乾涸為止。”

海的回答是掀起渾濁的浪濤,扑打大地。它還咒罵:“住口!你會整個兒被淹沒的!”

這時候,大地把胸脯一挺,海底聳起一群山,接着,它又深深地吸口氣,海底就升得比浪濤更高了。

海水朝各個方向流散,變成了一些大江和小河。這片海終於乾涸了。

這雖然是一個寓故事,但卻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學會收斂鋒芒,低調行事,否則就會像那片狂妄的大海一樣,最後只會走向失敗。

《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無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無此時。鋒芒對於你,只有害處,不會有益處,額上生角,必觸傷別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別人必將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傷害更多,而鋒芒就是人額頭上的角啊!

鄭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眾將一聽露臉立功的機會來了,都躍躍欲試,準備大顯身手。

第一項目劍擊格鬥。眾將都使出渾身解數,只見短劍飛舞,盾牌晃動,斗來衝去。經過輪番比試,選出了6個人來,參加下一輪比賽。第二個項目是比箭,取勝的6人領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為勝。有的射中耙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來射箭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親不把別人故在眼裏。只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昂着頭,瞟了最後那位射手,退下去了。最後那位射手是個老人,鬍子有點花白,他叫穎考叔,曾勸庄公與母親和解。穎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瞍瞍”三箭射擊,也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射了個平手。只剩下兩個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樂抱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輕蔑地看了一眼對手,哪知跑了一半時,公孫子都卻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穎考叔已搶車在手。公孫子都哪裏服氣,二話不說就來奪車。穎考叔一看,拉起米飛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佈穎考叔為先行官。公孫子都懷恨在心。

穎考叔果然不負庄公之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上中上許都城頭。眼見穎考叔大功告威,公孫子都嫉妒得心裏疼,竟抽出箭來,搭弓瞄準城頭上的穎考叔射去,一下子把穎考叔射了個“透心涼”,從城頭栽下來。另一位大將假叔盈以為穎考叔被許兵射中陣亡了,忙拿起戰旗,又指揮士卒沖城,終於拿下了許都。

可見,一個人事業有成、春風得意,難免鋒芒畢露。若不知收斂,一味賣弄乖巧,耍小聰明,甚至逞強斗勇,定會傷及上下左右,招致詆毀誹謗,最終落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下場。

隋唐着名才子薛道衡,13歲時就能講《左氏春秋傳》,隋高祖時,做內史侍郎。大業五年,被召進京,當時已是自負才氣的隋煬帝楊廣在位,薛道衡為了顯示自己文章水平,呈上了《高祖頌》,煬帝看了就很不高興,說:“這只是文詞漂亮而已。”有一次,煬帝與下臣談天,說自己才高八斗,傲視天下文士,御史大夫乘機說薛道衡自負才氣,不聽訓示,有無君之心。於是煬帝便下令把薛絞死了。看來,薛道衡由於不懂得深藏不露、明哲保身,得罪了不少人,不但有隋煬帝,也有那個進讒的御史大夫,甚至可能還有其餘的那些大臣,否則怎會沒人替他求於煬帝呢?因為鋒芒太露而把人得罪光了,薛道衡算得上是一個典型。

正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當你志得意滿時,且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否則就會被別人當靶子打。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也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掌控好自己緒的起伏

緒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產生的內心體驗,在面對一些煩瑣的事時,人都容易產生焦躁不安,或者悲觀,或者焦慮,或者沮喪,或者憤怒……這些都是緒的一種表現。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緒的海洋中。緒這東西十分微妙,難以傳,它看不見,摸不着,對我們的影響往往超乎想像。

生活中,擾人心的事時有生,並成為影響我們緒的罪魁禍。因此,我們要看清自己的弱點,不要受到緒的影響,用意志來控制自己,從容應付突事件。

在拿破崙·希爾事業生涯的初期,他就曾受到個人緒的困擾。有一次,拿破崙·希爾和辦公室大樓的管理員生了一場誤會。這場誤會導致了他們兩人之間相互憎恨,甚至演變成了激烈的敵對狀態。這位管理人員為了顯示他對拿破崙·希爾一個人在辦公室工作的不滿,就把大樓的電燈全部關掉。這種形已連續生了幾次,一天,拿破崙·希爾在辦公室準備一篇預備在第二天晚上表的演講稿,當他剛剛在書桌前坐好時,電燈熄滅了。

拿破崙·希爾立刻跳起來,奔向大樓地下室,找到了那位管理員並破口大罵。他以無比火更**辣的詞來對管理員痛罵,直到他再也找不出更多的罵人的詞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這時候,管理員直起身體,轉過頭來,臉上露出開朗的微笑,並以柔和的聲調說道:“你今天早上有點兒激動,不是嗎?”管理員的話似一把銳利的劍,一下子刺進拿破崙·希爾的身體。拿破崙·希爾的良心受到了譴責。待他控制了憤怒的緒后,他平靜了下來,他知道,他不僅被打敗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主動的,又是錯誤的一方,這一切只會更增加他的羞辱。於是,拿破崙·希爾歉意地說:“對不起!我為我的行為道歉——如果你願意接受的話。”管理員臉上露出那種微笑,他說:“憑着上帝的愛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這四堵牆壁以及你和我之外,並沒有人聽見你剛才說的話。我不會把它傳出去的。我也知道你也不會說出去的。因此我們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拿破崙·希爾向他走過去,抓住他的手,使勁握了握。拿破崙不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辦公室的途中,拿破崙·希爾感到心十分愉快,因為他終於鼓起勇氣,化解了自己做錯的事。

之後,拿破崙·希爾下定決心,以後絕不再失去自製。因為當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緒時,另一個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識丁的管理員還是有教養的紳士——都能輕易地將自己打敗。

看來,學會控制自己的緒,對於每個人而都是相當重要的,它是我們成功的前提,更是我們身心健康的保證。做自己緒的主人,不僅讓你重新獲得主導權,而且會使你現,掌控自己的緒以後,所有的難題都能夠輕鬆駕馭了!

緒應該時時受到理智的支配,能否控制自己的緒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體現。有效地管理和調控自己的緒,就能夠改變自己的處境,面對不如意的現實。

以下是成功人士關於控制和調節自己的緒的經驗之談:

(1)要保持理智,遇事冷靜些。

理智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理智地對待自己遇到的麻煩,不能頭腦熱,意氣用事。

(2)凡事要想長遠,顧及後果。

時刻以大局為重,以友誼為重,把個人的利益榮辱放在次要地位,這種品質往往能幫助人成就一番事業。

(3)加強自我修養,通達事理。

成熟的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調節自己的氣質。思想修養愈好,自覺調節氣質的能力就愈強,遇事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處理。遇到不愉快的事,採取自我分心的辦法,自覺地把注意力轉到別的事上。

(4)保持良好的心境,排除不良緒。

應防止因身體不適或疾病而影響心,做到樂觀、開朗、豁達。當心好的時候,即使別人把自己一件心愛的東西弄丟,也不會怒,心不好時,別人友好地問個路,也會不耐煩。

不要讓小事影響了你的心

現實生活中,讓人生氣令人怒的事也許會隨時生,而作為一個有頭腦的理智的人,為了安寧地、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理智地處理各種不愉快,就需要忍氣制怒,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縱自己的感,先傷害的是自己。

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中,有一隻駱駝有氣無力地向前走着。正午的太陽簡直就是一個大火球,把駱駝曬得又餓又渴,焦急萬分。裝了一肚子火的駱駝正不知該往哪兒走時,它的腳掌就被一塊小小的玻璃片胳了一下,駱駝頓時火冒三丈,它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玻璃片踢了出去,卻不小心將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血液頓時把沙粒給染紅了。

氣呼呼的駱駝因為疼痛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身後留下了一串血跡,血跡引來了空中的禿鷲。它們在駱駝上方的天空中不停地嘶叫和盤旋着。駱駝心裏一驚,不顧傷勢狂奔起來。極速的跑動使傷口不斷地撕裂,血也越流越多,在沙漠上留下一條長長的血痕。當駱駝跑到沙漠邊緣時,濃重的血腥味兒又引來了附近的沙漠狼,疲憊加之流血過多,無力的駱駝只得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東奔西突,倉皇中跑到一處食人蟻的巢穴附近。鮮血的腥味兒惹得食人蟻傾巢而出,黑壓壓地向駱駝撲過去。就在一剎那,食人蟻就像一塊黑毛毯,把駱駝裹了個嚴嚴實實。一會兒工夫,那隻可憐的駱駝就滿身是血地倒在了地上。

臨死前,這隻駱駝追悔莫及地嘆道:“我為什麼跟一塊小小的碎玻璃片生氣呢?”臨死前才明白不應該動不動就生氣,這隻駱駝顯然明白得太晚了。

英國着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經說過:“為小事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那麼你就不會再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生氣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人們愁眉苦臉,抑鬱傷感,脾氣,說起來不過多是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人生是多麼的短暫,因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為這些小事而浪費你的時間、耗費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1965年9月7日,世界桌球冠軍爭奪賽在美國的紐約舉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遙遙領先,只要再得幾分便可穩拿冠軍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現一隻蒼蠅落在主球上,他揮手將蒼蠅趕走了。可是,當他俯身擊球的時候,那隻蒼蠅又飛回到主球上來了,他在觀眾的笑聲中再一次驅趕蒼蠅。這隻討厭的蒼蠅破壞了他的緒,而且更為糟糕的是,蒼蠅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對,他一回到球枱,蒼蠅就又飛回到主球上來,引得周圍的觀眾哈哈大笑。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亂,連連失利,而他的對手約翰???????迪瑞則愈戰愈勇,趕上並且超過了他,最後奪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們在河裏現路易斯???????福克斯的屍體,他投河自殺了!

為了和一隻小小的蒼蠅鬥氣,路易斯???????福克斯丟了冠軍甚至自己的生命,這真可謂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實在太在意身邊一些瑣事了。其實,很多人的煩惱,並不是由多麼大的事引起的,而恰恰是來自對身邊一些瑣事的過分在意、計較和較勁。

我們的心靈在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沉着的,不要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生氣,生氣與煩惱只是展現自己面對困難時的無能而已,只有沉着與冷靜才是面對困難並消滅它的最好辦法。所以說,我們不應讓一些小事影響了自己的心,而是用豁達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才會有一個好結果。

心浮氣躁容易使人盲目衝動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力量使我們茫然不安,讓我們無法寧靜,這種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氣躁,是成功、幸福和快樂最大的敵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浮躁不僅是人生最大的敵人,而且還是各種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現形式呈現多樣性,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這樣說,我們的一生是同浮躁鬥爭的。

《郁離子》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晉鄭之間的地方,有一個性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搗碎;下圍棋敗了就把棋子兒咬碎。人們勸告他說:“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過錯,你為什麼不認真地想一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他聽不進去,最後因脾氣急躁得病而亡。

遇事急躁,氣浮心盛的例子還不止這一個。不少人辦事都想一蹴而就,應該知道,做什麼事都是有一定規律、有一定步驟的,欲速則不達。

事往往就是這樣,你越着急,你就越不會成功。因為著急會使你失去清醒的頭腦,結果在你奮鬥過程中,浮躁佔據着你的思維,使你不能正確地制訂方針、策略以穩步前進。

做事戒急躁,人一急躁則必然心浮,心浮就無法深入到事物中去仔細研究和探討事物展的規律,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氣躁心浮,辦事不穩,差錯自然會多。所以成大事者先應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躁緒。

戰國時期魏國人西門豹,性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條柔軟的皮帶來告誡自己。魏文侯時,他做了鄴縣令。他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克服暴躁的脾氣,要忍躁求穩求安求靜,才在鄴縣做出了成績。

唐朝人皇甫嵩,字持正,是一個出的脾氣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兒子抄詩,兒子抄錯了一個字,他就邊罵邊喊,叫人拿棍子來要打兒子。棍子還沒送來,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兒子的胳膊,以至咬出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寬容別人?這樣教育後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後來他也意識到這樣急躁,氣性過大,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便開始學習忍耐。

相反,忍躁不亂行事,於人於事有從容的風度,東漢時的劉寬,就是這樣。漢桓帝時,他由一個小小的內史遷為東海太守,後來又升為太尉。他性柔和,能寬容他人。有一次,劉寬正趕着要上朝,時間很緊,他衣服已經穿好,夫人想試試他的忍性,就讓丫環端着肉湯給他,故意把肉湯打翻,弄髒了劉寬的衣服。丫環趕緊收拾盤子,劉寬表一點不變,還慢慢地問:“燙傷了你的手沒有?”他的性格氣度就是這樣。其實湯已經灑在了身上,時間也確實很緊,即使是把失手灑湯的人罵一頓,打一頓,時間也不會奪回來,急又有什麼用處呢?倒不如像劉寬那樣,以自己的容人雅量,從容對事,再換件朝服,更為現實和有用。

從正反兩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浮躁的危害很大,往往給生活和事業帶來損失。所以,我們要戒急戒躁,遇事沉着、冷靜,多分析思考,然後再行動。

有一位德國考古學家,為了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迹,不遠萬里來到南美的叢林中。他僱用了一些當地的土着人作為嚮導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着叢林的深處行進的過程中,總是考古學家先喊着需要休息,所有的土着人才只好停下來等候他。

那些土着人的腳力確實過人,儘管他們背負笨重的行李和器材,仍是健步如飛。考古學家雖然體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一償平生的夙願,好好地研究一番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秘。

到了第四天,考古學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着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不料,翻譯卻說土着人拒絕出。

在整個拒絕行動,令考古學家惱怒不已。經過詳細的溝通,考古學家終於了解,這裏的土着人自古以來便流傳着一項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皆會竭盡所能地拚命向前沖,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考古學家對於這項習俗產生了強烈的好奇,通過翻譯詢問嚮導,為什麼在他們的部族中,會留下這麼耐人尋味的休息方式。嚮導很莊嚴地回答考古學家的問題,道:“那是為了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三天路的疲憊身體。”

考古學家聽了嚮導的解釋,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他心中深深地認為,這是他這一趟考古旅行中,最有價值的一項收穫。

事往往就是這樣,你越着急,你就越不會成功。因為著急會使你失去清醒的頭腦,結果在你奮鬥過程中,浮躁佔據着你的思維,使你不能正確地制訂方針、策略以穩步前進。所以,我們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不會盲目地讓自己奔向一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而是踏踏實實地去做自己能夠做的事。

對於渴望成功的人,應該記住:你着急可以,切不可以浮躁。成功之路,艱辛漫長而又曲折,只有穩步前進才能堅持到終點,贏得成功;如果一開始就浮躁,那麼,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後就會累倒在地。

因此,一個人只有控制了浮躁,他才會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會有足夠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步,最後走向成功。只有自己控制好了自己的浮躁緒,才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誘惑而迷失方向。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禍根

所謂“猜疑”,就是無中生有地起疑心。它是人際關係的文化腐蝕劑,它可以使所有幸福的東西毀於一旦。如果在與人交往時總是猜疑別人,那麼彼此的關係就難以繼續維持。

有了猜疑之心,對待朋友,看待事實,就不能從客觀實際出,進行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而是憑藉一點表面現象,主觀臆斷,隨意誇大,進而扭曲事物,得出一個不切實際的結論,或者先入為主,先設框框,然後察觀色,甚至無中生有,把幻覺當真,把一些毫無關係的現象也當作事實材料,生拉硬拽來當作證據。

大學畢業后,李葉被一家知名外企錄用,他欣喜不已,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績。他十分注意自己的談舉止,唯恐稍不留意影響到領導和同事對自己的看法。一次,他成功地完成了一張設計圖,高興之餘,不自禁脫口而出:真是太棒了!鄰桌的同事聞聲抬頭瞄了他一眼,他馬上緊張起來,糟糕!同事一定覺得我太得意忘形了。又一次,聽到部門主管與人談話中提到“新員工”三個字,並表嚴肅,他的心一下縮緊了,一定是說我什麼不好的事。上班路上,遇到一位年長的同事,對方隨口一句:年輕人,走路都是昂挺胸啊!他馬上將頭垂了下來。壞了!這分明是在批評我盛氣凌人,不尊重老同事。此後,每當見到別人臉色不好或兩三個人低聲交談,他擔心是不是在針對自己,過分猜疑讓他身心疲憊,感覺周圍的環境越來越差,苦惱萬分。

李葉之所以會苦惱,就因為患了“猜疑”這一不良心理疾病。從心理學上講,猜疑是由不信任而產生的一種懷疑心理,十分有害。猜疑是一個可怕的心理誤區,因為猜疑會破壞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東西——信任,引起對方的反感和抵觸,這就暗藏着彼此關係破裂的危險。它像一片陰暗的沼澤地,使人越陷越深,甚至失去理智。猜疑會增加思想壓力,打破心理平衡,使人陷入惴惴不安之中,天長日久可以導致心理崩潰。猜疑,不但是對對方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

培根曾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是迷惑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你的事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人因為猜疑疏遠了朋友,中斷了友誼,甚至毀掉事業。

范增是項羽得力謀士,許多次,劉邦的計謀都被他識破,劉邦要打敗項羽,先想到的就是除掉范增,在陳平的協助下,劉邦導演了一次反間計。當楚漢兩軍在滎陽相持不下時,項羽為了打敗劉邦,便借議和為名,派遣使者入漢,順便探察漢軍的虛實。陳平聽說楚國使者要來,正中下懷,便和劉邦布好圈套,專等楚國使者上鉤。

楚國使者進入滎陽城后,陳平將他帶入會館,留他午宴。兩人靜坐片刻,一班僕役將美酒佳肴擺好。陳平問道:“范亞父(范增)可好!是否帶有亞父手書?”楚國使者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來議和的,並非布亞父所派遣。”

陳平聽了,故意裝作十分驚慌的樣子,立即掩飾說:“剛才說的是戲,原來是項王使臣!”說完,起身外出,楚國使者正想用餐,不料一班僕役進來,將滿案的美食全部抬出,換上了一桌粗食淡飯,楚國使者見了,不由怒氣上沖,當即拍案而起,不辭而別。

回到楚營后,使者立即去見項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添油加醋地告訴了項羽,並特別提醒項王,范增私通漢王,要時刻注意提防。

其實,陳平的反間計並不高明,如果稍微考慮一下,就不難找出其中的破綻,只是項羽寡斷多疑,加之性格剛愎自用,自然也就不會想到這些。

項羽聽后,憤恨地說道:“前日我已聽到關於他的傳聞,今日看來,這老匹夫果然私通劉邦。”當即就想派人將范增拿來問罪,還是左右替范增勸解,項羽這才暫時忍住,但對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一直對項羽忠心耿耿,他心無二用,對此事一無所知,一心協助項羽打敗劉邦。他見項羽為了議和,又放鬆了攻城,便找到項羽,勸他加緊攻城。項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滎陽,恐怕滎陽未下,我的頭顱就要搬家了!”范增見項羽無端怒,一時摸不着頭腦,但他知道項羽生性多疑而剛愎,不知又聽到了什麼流,對自己也產生了戒心。

范增想起自己對項羽忠心耿耿,一心助楚滅漢,他不僅不聽自己的忠,反而懷疑自己,十分傷心。他再也耐不住了,便向項羽說道:“現在天下事已定,望大王好自為之。臣已年老體邁,望大王賜臣骸骨,歸葬故土。”說完,轉身走出。項羽也不加挽留,任他自去。

項羽之所以失去了一個得力的謀士,就是吃了猜疑的虧,猜疑實在是害己又殃人。對成功路上艱難跋涉的追求者來說,猜疑是一個隨時可能吞沒你整個宏偉事業的陷阱。

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歷來是害人害己的禍根,是卑鄙靈魂的夥伴。一個人一旦掉進猜疑的陷阱,必定處處神經過敏,事事捕風捉影,對他人失去信任,對自己也同樣心生疑竇,損害正常的人際關係。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減少猜疑,學會信任別人。少一份猜疑,多一份信任,成功的道路就會在你的腳下。

欲掌控人生先掌控習慣

常道:習慣成自然。習慣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定型性的行為,就會變成人的一種自覺需要,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好的習慣使人立於不敗之地,壞的習慣把人從成功的巔峰拉下來。

有個時期,美國第一富豪蓋蒂的香煙抽得很兇,有一天,他度假開車經過法國,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別泥濘,開了好幾個鐘頭的車子之後,他在一個小城裏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後他回到自己的房裏,很快便入睡了。

蓋蒂清晨兩點鐘醒來,想抽一支煙,打開燈,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煙,現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尋衣服口袋,結果毫無所獲。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個箱子裏能現他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館的酒吧和餐廳早就關門了,心想,這時候要把不耐煩的門房叫過來,太不堪設想了。他惟一能得到香煙的辦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車站,但它至少在六條街之外。

景看起來並不樂觀,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車停在離旅館尚有一段距離的車房裏。而且,別人提醒過他,車房是在午夜關門,第二天早上六點才開門。這時能夠叫到計程車的機會也將等於零。

顯然,如果他真的這樣迫切地要抽一支煙,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車站,但是要抽煙的**不斷地侵蝕他,並越來越濃厚。於是他脫下睡衣,開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這時他突然停住了,開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體會到,他的行為多麼不合邏輯,甚至荒謬。

蓋蒂站在那兒尋思,一個所謂的知識分子,一個所謂的商人,一個自認為有足夠的理智對別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舒適的旅館,冒着大雨走過好幾條街,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煙。

蓋蒂生平第一次認識到這個問題,他已經養成了一個不可自拔的習慣。他願意犧牲極大的舒適,去滿足這個習慣。這個習慣顯然沒有好處,他突然明確地注意到這一點,頭腦便很快清醒過來,片刻就作出了決定。

他下定決心,把那個依然放在桌上的煙盒揉成一團,放進廢紙簍里。然後他脫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帶着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感覺,他關上燈,閉上眼,聽着打在門窗上的雨點。幾分鐘之後,他進入一個深沉、滿足的睡眠中。自從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沒抽過一支煙,也沒有抽煙的**。

蓋蒂說,他並不是利用這件事來指責香煙或抽煙的人。常常回憶這件事,僅僅是為了表示,以他的形來說,被一種壞習慣制服,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程度,差一點成為它的俘虜!

習慣是所有偉人們的“奴僕”,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凶”。偉人之所以偉大,得益於習慣的鼎力相助,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習慣同樣責不可卸。由此可見,習慣對於我們的一生,是多麼重要。

我們知道,常常做一件事就會成為習慣,而習慣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我們每個人都受到習慣的束縛。習慣是由一再重複的思想和行為所形成的。有些自以為聰明的人總是不在意自己的壞習慣,結果弄的自己狼狽不堪。因此,只要能夠掌握思想,養成正確的習慣,我們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李嘉誠在茶樓當夥計的時候,每天都把鬧鐘調快10分鐘,定好響鈴,最早一個趕到茶樓。後來,他一直將這一習慣保留了大半個世紀。而在今天,大家都知道,李嘉誠的手錶永遠比別人的快10分鐘,早已成了商界交口讚譽,津津樂道的美談。正是因為這種良好的習慣,才使李嘉誠獲得今天的成功。

好的習慣可以使你走向成功,而壞的習慣容易耽誤一生。一個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但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只要摒棄壞習慣,培養好習慣,我們就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蕭伯納是英國傑出的戲劇作家、世界着名的幽默大師、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正是由於他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他的一生才過得成功並快樂。蕭伯納享年94歲,他不僅才思敏銳,有“當代人中最清楚的頭腦”,還有着可與着名運動員相媲美的強健體質。

蕭伯納少年時代,其父就對他說:“孩子,要以我為前車之鑒,我乾的事你都不要效仿!”原來,他的父親喜歡亂吃東西,一頓飯吃很多的肉,喝很多的酒,並且整天抽煙,又不愛活動。他聽從了父親的教導,從小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喝酒。蕭伯納成名之後,財富如潮水般地湧來,但他卻毫不奢侈。在服裝方面,蕭伯納講究的是整潔、舒適、方便,從不追求華麗,不趕時髦,而且總喜歡穿棉織物品。

蕭伯納一生都堅持鍛煉。每天很早起床,天天堅持洗冷水浴、游泳、長跑、散步,他還喜歡騎自行車、打拳。在70多歲時,他曾與當時世界着名的運動家、美國人丹尼同住在波歐尼島上的一家旅館,每天兩人過着一樣的生活:起床后洗冷水澡,接着游泳,然後躺在海邊沙灘上進行日光浴。午後,他們還一塊去長途散步。

蕭伯納在談到良好的生活習慣時說:“衛生並不能治療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個人過着合理的生活,安排適當的食物,就不至於生病。如果能夠數十年孜孜不倦地堅持身心鍛煉,保持樂觀的態度,就一定能保持身心的健康,並且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由此可見,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里逐漸形成的,培養好習慣,改掉壞習慣,只需做好三步即可。先要分清哪些是好習慣,那些是壞習慣。這件事是最容易的,每個人心裏都清楚得很。其次是你是否想改變。這是一個比較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人害怕改變,喜歡安於現狀。儘管他們有時對現狀不滿,但如果真的讓他做出行動,他就會退縮。你要記住,如果你不想改變,那你就只能看着別人成功,而你卻原地不動。最後要行動起來。對於已有的好習慣要繼續保持,對於壞習慣要堅決改掉,對於不具備的好習慣要悉心培養。可以先從小事做起,循序漸進。如赴約時,至少要提前五分鐘到達;如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就應該立刻行動起來……

我們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和生活的樂趣,我必須明白習慣的力量是如何的強大。我們必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應時時警惕,去除那些危害我們生活的壞習慣。

丟掉可怕的虛榮心

虛榮心是人類一種普通的心理狀態,無論古今中外,無論男女老少,窮者有之,富貴者亦有之。它深藏在人的心靈深處,是一種骯髒的污垢,是一個需要摘除的毒瘤。心理學上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感。

受虛榮驅使的人,只追求表面上的榮耀,不顧實際條件去求得虛假的榮譽。有人說虛榮心是一種扭曲的自尊心,死要面子、打腫臉充胖子,這就是對虛榮心的生動描述。

男孩和女孩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

有一天,男孩女孩牽着手去逛街。當經過一家飾店門口時,女孩一眼看見了擺在玻璃櫃中里的那條心形的金項鏈。女孩心想:我的脖子這麼白,配上這條項鏈一定好看。男孩看見了女孩眼中的那依依不捨的目光,他摸摸自己的錢包,臉紅了,拉着女孩走開了。

幾個月後,女孩的20歲生日到了。在女孩的生日宴會上,男孩喝了很多酒,才敢把給女孩的生日禮物拿出來,那正是女孩心儀的那條心形的金項鏈。女孩高興地當眾吻了一下男孩的臉。過了半晌,男孩才憋紅着臉,搓着手,囁嚅地說:“不過,這、這項鏈是……銅的……”男孩的聲音很小,但客廳里所有的客人都聽見了。女孩的臉驀地漲得通紅,把正準備戴到自己那白皙漂亮的脖子上的項鏈揉成一團隨便放在了牛仔褲的口袋裏。“來,喝酒!”女孩大聲說,直到宴會結束,女孩再也沒看男孩一眼。

不久后,一個男人闖進了女孩的生活。男人說,他什麼也沒有,只有錢。當他把閃閃光的金飾戴到女孩身上時,同時也俘虜了女孩那顆愛慕虛榮的心。他們很快便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同居了。男人對女孩百依百順,女孩暗暗慶幸自己在男孩和男人之間的選擇。對於女孩來說,那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

但是好景不長,在女孩現自己懷孕了的同時,也現男人失蹤了。當房東再一次來催她繳房租時,她只得走進了當鋪,把自己所有的金飾擺在了櫃枱上。老闆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說:“你拿這麼多鍍金飾來幹什麼?”女孩一下子愣住了。接着老闆的眼睛一亮,扒開一堆飾,拿出最下面的那條項鏈說:“嗯,這倒是一條真金項鏈,值一點錢。”女孩一看,這不正是男孩送她的那條假金項鏈嗎?當鋪老闆把玩着那條心形的項鏈問:“喂,你打算當多少錢”女孩忽然一把奪過那條項鏈就走了。

可見,虛榮,是人生的一記暗傷。輕者,累及一時;重者,痛苦一生。太愛慕虛榮,不是自己為自己增光,而是自己給自己添累。

在虛榮心的驅使下,人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的條件,最後造成危害。因此,虛榮心是要不得的,應當把它克服掉。

做人起碼要誠實、直正,絕不能為了一時的心理滿足,不惜用人格來換取。有的少女為了滿足物質的追求,犧牲自己最寶貴的貞操,是值得深思的。只有把握住自尊與自重,才不至於在外界的干擾下失去人格。

其實,一個人的需要應當與自己的現實況相符合,否則就要通過不適當的手段來獲得滿足,在條件不具備的況下,達到自尊心的滿足就產生的虛榮心。因此,有的人說虛榮心是一種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愛慕虛榮的查理夫婦一直都嚮往一種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

這天,夫婦二人去參加一個上層人士舉辦的酒會,在漫無邊際的閑聊中,話題轉到了莫扎特。

“一個絕對的音樂天才!才華橫溢,無人能及!”有人簡練地評價道。

加入這種對名人品頭論足,陽春白雪的討論是查理夫人一生的夢想。於是,她不失時機卻又故作輕描淡寫地說道:“噢,莫扎特,我非常同意您的見解,我喜歡他這個人,也許你們不敢相信,今天早晨我還在21路車站和他聊了幾句,他正要去音樂廳客串一場演出,上車之前他還禮貌地向我道了別,真是一個非常懂禮節的人。”

查理夫人的話音一落,周圍便頓時安靜了下來,大家都輕蔑地看着她。

查理覺得自己蒙受了巨大的恥辱,他走到查理夫人面前,略帶慍怒地耳語道:“我們現在就走,快穿上你的外套,我們得趕快離開。”

駕車回家途中,查理一不。

“查理,你是不是生氣了?”查理夫人打破沉默。

“噢,是嗎?你終於注意到了?”查理用嘲諷的口吻說道,“你今天讓我丟盡了面子!你看見莫扎特坐21路車去音樂廳了?你這個自以為是的傻瓜!誰都知道21路車根本就不路過音樂廳!”

有時,人們為了自己可憐的虛榮心,通過炫耀、顯示、賣弄等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榮譽與地位,但結果往往是弄巧成拙。虛榮心很強的人往往是華而不實的浮躁之人。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說: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他的話雖然未必全對,但至少反映了相當一部分生活的真實。讓我們用實事求是的武器,去戰勝虛榮心理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拋開感性 保持理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拋開感性 保持理性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五章 感性放縱,理性自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