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譯者序(3)
在第七章,也就是本書最後一章里,作者提出了全書的一個終極問題:信息技術是否能夠推動中國的政治變革?作者先就政治變革的核心——政權變革作出了解釋,同時對中國政治精英的政權變革觀念作了分析;隨後,作者闡述了三種政權變革的方案,並討論了信息技術在各種方案中的可能作用和局限。在分析了以上內容后,作者認為,從漸進的政治自由化中生變革是中國更為現實的政權變革方案。其結果是政治自由化與國家和社會的相互改造。這也就是作者在本書中所要回答的問題的最終答案和所要得出的結論。
(2)構建一種政治學的分析
作者一直以來都認為,西方的社會科學從15世紀以後開始展到近代,出現了馬克思、韋伯等等,建立起一個宏大的體系,後來慢慢地展進入微觀研究,而中國在宏大體系上還沒有走過,就直接跑到了微觀,這是“見樹不見林”。鄭永年:《中國知識分子改造世界的心太急》,原載《時代周報》,2011年9月29日,轉引自鄭永年:《通往大國之路:中國的知識重建和文明復興》,第203頁。這種“宏大敘事”的缺失,導致了對中國許多問題的分析僅僅停留在一個受到時間和地點限制的框架內,一旦具體的被分析事項生了變化,所有的分析就要推倒重來。作者試圖在這部著作中,對互聯網對國家-社會關係的影響建立起一種政治學的分析。這種政治學的分析,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經受不住考驗。作者最後沒有為本書再寫一個新的序,就是認為他對這一領域的政治學思考基本沒有變化,而依然保留了其原來的觀點。超越簡單的政策分析思路和簡單的二元對立思路,正是經典著作得以脫穎而出的原因。在當下中國受到熱議的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就是極佳的例子。法國大革命之後,對這場革命進行研究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大多數都是站在階級對立或階級鬥爭的角度去評判。托克維爾的分析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正是因為他的眼光跳出了簡單的階級分析視角,以一個更加宏大而超然的角度來觀察法國大革命生的原因。因此,任何對於此類作品的評論,如果僅是從政策和細節的角度批評,或是脫離了作品建構的寫作基礎和論述的環境,都會顯得蒼白無力,因為這些評論和它們所批評的對象相比,完全不是在一個平台上交鋒,從而失去了評論的意義。
馬凱特大學(marquetteuniversity)的中國問題專家麥康勉(barrettmccormick)曾經為《技術賦權》一書寫作了一個書評,並對本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如果你只有時間來閱讀一本有關中國互聯網的書,那麼這本簡明扼要且可讀性極強的書將會是一個好的選擇。”thepolicystudiesorganization,reviewofpolicyresearch,volume17,no。1(2010),pp。89-91。麥康勉對這本書的詳盡評述基本涵蓋了本書的特色,不過在其提出的批評意見上,譯者認為與此書所要論述的話題並不在一個平台上。麥康勉認為此書未能夠就不文明網絡暴行的興起進行討論,例如“人肉搜索”,但是在譯者看來,此書寫作的背景設定是國家與社會之間的互動,而“人肉搜索”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和問題,還沒有進入到國家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領域中,即便是國家也沒有採取相對應的措施來針對這一行為。相反,對這一問題討論較多的是學界、思想界和媒體界,因此,這一問題在本質上還是“社會的”,在本書中不進行討論是無可厚非的。
因此,政治學分析的框架就是要超越一時一地的現象,通過剝離現象及現象之間的關係,探索出事物背後的本質和相互聯繫的邏輯,並使得這種觀察能夠經受住新的同類現象的檢驗。我們不難現,許多成書於幾十年前、上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的著作,對今天依然具有極大的啟意義,就是因為這些著作的作者站在了一個超然的高度進行一種規律的解析。《技術賦權》的英文原作出版於2004年,當時盛極一時的互聯網現象還是博客、bbs、聊天室等。今天,信息技術的展已經日新月異,手機的上網功能已經大大提高和普及,微博、微信、飛信等新事物已經逐漸使舊的互聯網產品黯然失色,並以各種新的“網絡問政”方式繼續深深影響着中國的政治展。然而我們會現,作者在書中的觀察不僅沒有過時,而且隨着這些新事物的展進一步得到驗證和鞏固,因此,這就是《技術賦權》一書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