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國的經濟特區(1)

1.4.中國的經濟特區(1)

鄧小平在南方沿海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這些地方可以進行自由交易並且接受外國投資。***事實證明,這些特區非常成功,其他14個沿海城市很快也獲得了同樣的特權。價值觀改變行為。中國**在創建這些特區以前,曾認為375經濟繁榮的南部省份廣東因為靠近繁華的香港,所以已經被西方野蠻的生意人污染了。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后,成了中國現代化的典範。

中國**放開了許多領域,派出了一批年輕的領導人去西歐、美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參觀學習。這些人考察回來后,認為中國應該效仿一個世紀以前日本明治維新的應急計劃。蘇聯解體使鄧小平否決了一些黨內領導人的提議,他們依然贊成中央計劃。統治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鄧小平擁有着作為政黨主席必要的管理技能,他知道如何授權和斡旋。10他沿襲了**分散化決策的方針,在農村地區紮下深根的**官員是貫徹這個方針的基礎,**把很多責任託付給了他們。改革派想戰勝保守派的反對,於是在文辭上耍了些花招,他們把改革行動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他們以前的中央計劃看成是需要再加工的方法論。

為了適應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並存的狀況,中國**推出了零售和批都適用的價格和匯率的雙軌制。因為差距大,所以除非產品質量明顯不同,人們一般都會爭先購買法定的物品。雙軌制也鼓勵了受賄。人們利用自己的黨內關係以較低的價格購買物品,或以較高的價格把工業材料倒賣給私營企業。這種**形式使**飽受批評,而且加速了向私人生產的邁進。1993年,浮動匯率制度代替了中國人民銀行的特殊匯率,雙軌制被淘汰了。行賄受賄對中國其他方面的直接進步也構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賄賂絕不只存在於東方世界。2008年,偉大的德國西門子公司因為過去60年在世界各地的非法付款而支付了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罰金——16億美元。11

1978年,中376國從農業經濟開始啟動了它的改革方案。中國的農村人口從**上台時的89%下降到了71%,但這個佔比仍然很大。困擾中國經濟的還是兩個老掉牙的問題:糧食不足,農村人口的就業崗位不夠。121978年末,也就是鄧小平啟動改革的前夕,一個集體農場偷偷把土地出租給了個體農戶,並且分配了強制的採購定額。這次秘密改革的成功證明了私有化農業的好處,儘管天氣乾旱,這個安徽省的集體農場的糧食產量仍然增加了30%。因此**妥協了,至少在貧困地區和山區,它放棄了集體農業。後來,中央政府注意到地方官員可能剝離舊的集體所有制的資產,於是加快了農業私有化的進程,這使得地方官員不能以極低的價格將集體財產出售給他們的親信。這項新制度被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中國的鄉鎮企業把工業帶到了農村地區,部分解決了農村過剩人口就業的老問題。在農村300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中,超過2/3是由農村工業化創造的。人們各就其位,節省了基礎設施的成本,也吸收了農村農閑時節的廉價勞動力。這個方案最初規定,15年後,私營企業將恢復集體所有制,但是這一條款的執行期限後來延長了30年,而且目前看來很可能會完全取消。1998年,農村人口數量開始下降。鄧小平的改革方案甚至讓遙遠的西部內陸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提高到了74%,而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更是驚人地達到了12。8%。

農戶如果想避開針對私營企業的歧視,往往會登記成集體所有制。村民把這種做法叫做戴紅帽。戶籍制度把農民綁在了土地上,但是1992年後,針對私有制的歧視逐漸減少。1994年,《中國日報》的一篇文章指出,民營企業不用再費心去捏造一頂紅帽子了。14因為國內的市場不斷擴大,這些地方企業變得更具競爭力。一個事實可以用來判定民營企業對377於中國出口經濟的貢獻,中國某市生產的襪子約佔全世界襪子總銷量的35%!充足的勞動力在中國的經濟展中仍然揮着重要作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情的革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無情的革命
上一章下一章

1.4.中國的經濟特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