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歐亞世界史的構想(3)

3.歐亞世界史的構想(3)

既然草原、荒野、半沙漠都是缺水地域,無怪乎漢字中用“沙”或“漠”表現,不過“沙漠”和“砂漠”的意義又不同。***

在前近代亞洲,與漢語同樣歷史悠久的波斯語中,水的音為“a-b”,“bi-a-ba-n”,是指沒有水的地方,相反的,“a-ba-d”是指有水之處。草原、荒野及沙漠就是“bi-a-ba-n”,農耕地、綠地及聚落就是“a-ba-d”。例如islamabad(伊斯蘭堡)就是由“islam”及“a-ba-d”組成,亦即“伊斯蘭之城”之意,是個適合穆斯林建國的巴基斯坦(此為意指“乾淨之地”的波斯語,就是指穆斯林之地)都之名。

所有的土地都以有沒有水源區分,這是乾燥地區特有的二分法,漢字的“沙”及“漠”也有某些共通處。歐亞或包括北非地域的“歐亞非”,都有廣大的“沙”、“漠”及“bi-a-ba-n”,在中央歐亞,更是以其為主要中心,沙礫的砂漠比較少見。

雖說是草原、荒野及沙漠,卻無法在字面上表達缺水程度或草皮苔原植被密度的細微差異,稍微有點綠意就稱為草原,稀疏的就是荒野或沙漠,其中差異程度並非像字面顯示(尤其因常用漢字的表義思考慣性使然,光以字面臆測,可能導致不切實際聯想)。

想要強調的是,在這樣的地區,即使廣義的綠洲,也不過是從山麓的地下水、泉源地、山間的溪谷或河川陡流到平地的涓涓滴水,土地中的鹽分都還沒被完全稀釋,人類在這樣乾燥的環境安居樂業相當困難,不僅農耕不易,連定居型的畜牧都相當艱辛。

然而卻有人在此無垠遼闊的地帶生活、畜牧移動——就是所謂的游牧民——借逐水草而居的方式在既廣且燥的“荒涼不毛地”生存繁衍而不辭勞苦,實在意義番茄。

游牧民的移動,串連起點狀的大小綠洲,不僅如此,一般當做“文明圈”指標的北耕地帶,也因此而免於互相孤立。或可大膽地說,歐亞中間的大陸塊是借游牧民所串連的點連成線、擴及面而成為一個整體“世界”。

在以西歐國家觀點為中心的現在,不施農耕、不住在城市還居無定所的游牧民,其地位極被忽視,因此游牧民及他們創建的國家在歷史上也很容易被邊緣化、矮小化。

但若沒有游牧民,人類的世界及歷史展應該和現在完全不同吧?

在涵蓋歐亞及北非的“陸地世界”里,要是沒有以游牧民為中心的中央歐亞,就沒有內部連結。於是,要描述“歐亞世界史”的全貌,不能避談歐亞中間的“連結點”,不僅如此,對全球性的“世界史”來說,它應該也是極重要的部分吧?這歸因於“世界史”的設定應該蘊藏超越地區,而以整體來解釋的宏觀視角,才符合深入研究根本問題的敏銳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3.歐亞世界史的構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