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歐亞的西半部(6)

10.歐亞的西半部(6)

完全不管地理環境條件的不足,打從一開始就將游牧傳統及游牧民視為次等,將農業過度視作萬能的錯覺,已經造成許多不幸。胡亂地在中亞擴大棉花栽培,就是其中一個範例。

現在,鹹海的燥化持續擴大中。鹹海曾是面積約與北海道相同的大湖,但為了在阿姆河、錫爾河兩河中游地區種植棉花而大規模灌溉,結果流入鹹海的水量變少。鹹海的蒸與匯入速度失衡,水位大幅下降13公尺,湖面也急速縮小。湖水的鹹度極度濃縮,漁獲也變成不可能的事。其周邊地區則持續沙化中(以上鹹海的內容,是以1992年11月由石田紀郎表的“哈薩克大草原緊急報告”演講為基礎撰成)。

據稱鹹海在21世紀前半期就會消失,俄羅斯帝國曾積極遷移農民進入開墾的七河之地,巴爾喀什湖也在縮小中。由國家主導的犯罪,不只是壓制或迫害個人及群體,甚至也會經年累月地在大地刻畫出破壞環境和改造自然的痕迹。

若只把它當做“人性是恐怖的”這樣的事,像一般人嘆口氣就算了是無意義的,關鍵在於,必須思考這類歸因於某種“文明意識”所導致的偏見或傲慢。若真如此,所謂的“近代文明”及“近代精神”到底是什麼呢?當然無可否認地,既有好的也有助益的部分,以及本身所具備的絕佳事物,但不全然都如此這一點也是事實。而且,其衍生的“不幸”,與其說是偶然演化,看起來更像是從一開始就註定會隨其擴張、展而更加顯著、擴大。

我們對這一個半世紀以來襲卷世界的西式文明和以它為基準而構建的價值體系,是否已經到了應該就其影響而來評論整體、回顧檢討的時刻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10.歐亞的西半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