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歐亞的西半部(2)

6.歐亞的西半部(2)

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握有中亞的察合台汗國為了實現統治印度的夢想,經常從印度中央平原北方攻擊德里蘇丹國,但由於德里蘇丹國和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幾乎都是與穆斯林同化的突厥軍系,在印度上演的“蒙軍入侵”自然常無功而返。***

最能展現這種縱橫南北聯盟爆力的,即是帖木兒王朝(timur),它是史上第一個將根據地設置於河中地區的大帝國,也是最後一個,開國的帖木兒以這裏為中心,將勢力範圍大規模橫向挪移。

接着是巴布爾(babur)出場,身為帖木兒五世孫子,是位於撒馬爾罕的帖木兒王朝末代皇帝,與從錫爾河北方南下的烏茲別克(蒙古帝國的一部分,金帳汗國的後代)苦戰之後,退至興都庫什山中的喀布爾(kabu),將其當做據點保留小王國政權實力,便往印度南方展新天地。

繼承中亞權勢的巴布爾後來也成為印度的皇帝,這個出現於16世紀初,其後被英國佔領並成為其殖民地的帝國,一般稱蒙兀兒王朝,波斯語稱蒙古為“mughul”(蒙兀兒),或許它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印度人也許將它當做北方來的蒙古族,但其實是第二個帖木兒王朝。

蒙兀兒王朝佔據了印度中央平原北方及克什米爾(kashmir),克什米爾是個高海拔、乾燥但富饒之地,“居,唯克什米爾”是印度人普遍的願望,但事與願違,從第一代巴布爾開始,有很長的時間軍隊僅停留在興都庫什山北方的巴達赫尚(badakhshan)。

若單純地將蒙兀兒王朝當做印度帝國,則無法窺其全貌:蒙古人不只從中亞進入印度建國,還難以割捨思鄉返家的想望。這些記錄都載於巴布爾以端正書法親筆寫的回憶錄《babur-nama》中。(《巴布爾之書》,原書僅名為“事迹錄”,因大眾多不識原文,故以拼音“babur-nama”通稱。)

該書是當事人親書的最佳歷史見證,也是相當棒的文學作品,日文版由間野英二先生以察合台原文最原始的校訂教科書謄本為基礎,用最高水準的現代日文翻譯、研究,並按序持續印行(《babur-nama的研究》i、ii,1995、1996年,松香堂出版),這是足以在世界誇耀的重大功業,在此推薦大家閱讀。

其實巴布爾的兒子、第二代的胡馬雍(humayun)也曾一度失去印度,藉由取道中亞並寄身薩非王朝(safaviddynasty),從中亞動攻擊而再取印度,蒙兀兒帝國勢力即在父子兩代兩度征討下確立。

一般描述蒙兀兒王朝的歷史,與事實相差甚遠,很容易以西方角度的“亞洲舊式大帝國”來定位,與清朝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empire)類似,將它當做“印度最後的帝國”。當然,以上的表現方式沒錯,然而事實並非全然如此。那是從海洋的觀點來看,也可說是以西歐為基礎的近代視野。

若以宏觀的歐亞世界史來俯視整體脈絡,範圍就會變大。將視線放在“時間”面向,在10世紀初巨大的“突厥·伊斯蘭時代”潮流中,就會看到中亞·印度版的歸結有帖木兒王朝和第二次帖木兒王朝的蒙兀兒王朝。若將眼光轉到“空間”面向,直通中亞·印度的“縱向切割地形”靜靜矗立在歷史長河中,且賦予人類及歷史極大的展動能,而最佳的例證即是兩個帖木兒王朝。

這個南北貫連的陸路貫穿歐亞大陸東西向之正中處的重疊構造,後來也得以和海洋連結。其中隱含更巨大的佈局,16世紀中葉頻繁出沒印度海域的葡萄牙即是以此自然地理為背景所開展的故事。

內陸有帖木兒南攻,海路有葡萄牙出沒,在這塊“縱向切割地形”中,“陸上的弓箭時代”及“海上的槍炮時代”其實同步交錯,世界史上的巨大轉變,在環繞着蒙兀兒王朝的遼闊雙重交會地區引。

這個“縱向切割地形”的地理效應也存於蒙兀兒王朝之後,如英國佔領印度次大陸、為了防衛該地的北上攻擊、與打算南下進攻的俄羅斯對峙、多次阿富汗戰爭、作為緩衝國所建立的阿富汗王國(阿富汗王國以興都庫什山南北為國境,其代表的意義相當明顯)等,都生在其後的歷史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6.歐亞的西半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