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歐亞的西半部(1)

5.歐亞的西半部(1)

中亞地區的縱向切割地形

接下來要敘述的是西半部,阿姆河及錫爾河兩大河川從帕米爾高原向西流,兩河之間形成一片大綠洲。***這片綠洲是歐亞中部各勢力興起、滅亡時為之一決勝負的兵家之地,除了土地豐饒之外,還兼具東西南北、四通八達之樞紐,自古以來商業即相當達,也是人來人往、物資報、文化等傳播集散處。

在古代,說希臘語的人曾稱它為“超越奧克薩斯河(oxus,阿姆河)之地”,拉丁字源是“transoxiana(阿姆河對岸流域)”。疆域東起阿姆河的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empire,波斯語hakhamanish),以它“文明之地”的角度來看,阿姆河對岸就是“化外之地”。

當回教東傳之後,它的阿拉伯語名喚“māwarā‘an-nahr(中文古稱河中,今稱河中地區)”,意思是“河對岸的地”。這裏的“河”指的是阿姆河,因此可說還是從西方看東方的角度,並沒有改變把阿姆河當做界線的意義。

粟特族(sogdians)曾住在此區,在這裏從商的人以此為據點向四方展,並在各地建立腹地。他們是強勢的民族,曾讓打算并吞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大軍東進時,花了三年仍一無所獲。

6世紀時,短時間內成功建立橫跨東西歐亞大陸版圖的土耳其帝國,即所謂的突厥,於政經、外交及諜報交換等都與粟特人合作,這是草原軍力與綠洲的商業、資合作的典範。回教人來了之後,伊朗系穆斯林商人也依循這樣的傳統,而且以此活躍商場。十三四世紀的蒙古時代,他們與蒙古結盟,足跡遍佈歐亞大陸且不斷擴張幅員。

若從歷史地理兩方面交叉比對,從河中地區為中心,範圍廣及帕米爾高原西側的中亞和周邊,可歸納有趣的事實:有別於聯結東西的“橫向”挪動,多重堆積而成、縱貫南北的大規模區域,是由大幅“縱向切割地形”所形成的。

從南到北,共有五段連貫結構:第一是錫爾河以北的草原,且延伸至天山北側的綠色牧野。第二是河中地區,為撒馬爾罕(samarkand)、布拉哈(buxoro)下方城市及聚落的肥沃綠洲,位於卡什卡達里州(qashqadaryo)河附近的優良牧草地帶。第三是阿姆河以南到興都庫什山脈的阿富汗·土耳其(afghanturkestan)地區,在乾燥的砂礫地上有綠洲點點。東側昆都士(qunduz)附近往上攀升的地方,利於游牧民以地形高低差異依季節遷徙。第四是從興都庫什山脈南邊山麓經開伯爾山口(khyberpass)到犍陀羅(gandhara)印度西北部。西亞與印度在此交錯,看似分隔卻又像是整體。接下來第五是北印度的中央平原,雖說已從乾燥進入濕潤地帶,但從歷史、政治角度來看,許多在此生的關鍵事件是由中亞擴展而來的。

這五個地段在景觀、環境、居民及生活形態等,都各有其特徵,地理形勢也有差異。在歷史滾輪中,第二、三段及四、五段各連成一氣並相互影響,雖然各段都有自己的角色,但又被某些政治權力系統牽連而休戚與共。

大月氏貴霜王朝(kushan)及嚈噠(ephthal,又稱白匈奴),都是以興都庫什山脈北側為根據地的游牧民型的軍事政權,曾以軍權降服印度西北部。10世紀時,中亞的突厥系回教政治勢力突起,伽色尼王朝(ghaznavid)可是這一波的開端。接續的古爾王朝(ghurid)以現在的阿富汗(afghanistan)為根據地,疆域似乎曾擴及印度中央平原。緊接着在蒙古世界帝國崛起的13世紀初,眾德里蘇丹國(delhisultanate,以德里為都的蘇丹政權)成為北印度的主人。在其中雖然時期短暫,14世紀的圖格魯克王朝(tughluq)曾建立史上第一個疆域擴及印度次大陸的統合政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5.歐亞的西半部(1)

%